于偉國:到2035年,建成美麗新福建

讓群眾享有更好生態更美家園

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和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推進會在榕舉行

于偉國:到2035年,建成美麗新福建

6月27日,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和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推進會在福州舉行。省委書記于偉國、省長唐登傑出席會議並作講話。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的部署要求,對我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作出部署。

于偉國:到2035年,建成美麗新福建

于偉國指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我們推動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的根本遵循。福建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是踐行這一重要思想的先行省份。全省廣大黨員幹部要:

緊密結合學習貫徹習總書記關於生態省建設的重要理念、對福建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指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充分認識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既很細很小又很重很大、既很近很前又很久很遠,生態環境是我們的共同家園,要像建設、保護好我們的小家一樣建設好、保護好大家的家園,持之以恆抓好生態文明建設,把我們的家園建設得更清新、更美麗,把我省建設成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示範區。

到2020年

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並繼續位居全國前列;

到2035年

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美麗新福建建成。

于偉國:到2035年,建成美麗新福建

于偉國說

汙染防治是決勝全面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我們要進一步強化措施、鐵腕治理、精準發力,著力推動綠色發展,著力解決與老百姓密切相關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著力加強生態保護與修復,切實抓好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他要求,全省各級各部門要增強“四個意識”,切實把“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作為政治責任底線,把汙染防治攻堅納入黨政領導責任考核和環保督察,黨政同責,嚴格考核、嚴督嚴察;建設一支規範化、專業化的環境保護隊伍,確保各項攻堅任務完成,確保中央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實,讓群眾享有更好生態更美家園。

于偉國說

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是中央交給我們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兩年來,我們認真落實中央要求,紮實推進各項重點改革試驗任務,推出了一批全國領先的改革經驗和制度成果,發揮出了試驗區的示範引領作用。要進一步深化認識、凝聚力量,把各項改革任務抓得更深、落得更實。嚴格對錶中央要求,緊緊圍繞“四區”戰略定位持續深化、持續突破;堅持“兩手”發力,充分用好政府和市場兩種手段、兩種力量;不斷釋放改革紅利,促進生態環境“高顏值”和經濟發展“高素質”,不斷開創試驗區建設新局面,向中央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于偉國:到2035年,建成美麗新福建

唐登傑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努力建設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的美麗福建。

1

要聚焦重點任務,認真做好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切實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和農村環境治理攻堅戰,精心呵護好福建的綠水青山。

2

要突出節能減排,加快調整經濟結構和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產業佈局,大力發展綠色新動能,全面節約能源資源,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模式,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3

要強化保護修復,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加強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和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持續發揮綠水青山生態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

4

要深化改革創新,紮實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落地見效,改革完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上新臺階。

省領導王寧、雷春美、胡昌升、劉學新、裴金佳、梁建勇、周聯清、王洪祥、蘇保成、張廣敏、檀雲坤、楊賢金、李德金、田湘利、鄭新聰、魏克良、杜源生,省法院院長吳偕林、省檢察院檢察長霍敏出席會議。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志南主持並作會議總結。省直有關部門和各設區市、平潭綜合實驗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三明市、省財政廳、省法院負責同志作交流發言。

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建設得如何?

于偉國:到2035年,建成美麗新福建

2016年6月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25次會議審議通過《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實施方案》(以下簡稱《福建方案》)。

2016年8月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福建方案》(中辦發〔2016〕58號)。

我省堅決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健全工作機制,強化責任擔當,大膽開拓創新,總體推進力度較大,改革試驗任務完成較好,試驗區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

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全國前列,2017年全省主要河流優良水質比例達95.8%,9個設區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6.2%,福州、廈門在全國74個大中城市空氣質量排名中分列第五、第四位,森林覆蓋率65.95%、保持全國首位。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相互促進,全面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減排降碳任務,2017年全省生產總值達

3.23萬億元,總量位列全國前十、增速位居東部地區首位

目前《福建方案》確定的38項重點改革任務中,已有37項按要求形成改革成果,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改革試點、省級空間規劃試點、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試點、按流域設置環境監管和行政執法機構試點等一批中央部署的生態文明體制重大改革舉措在福建集中實施。

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全流域生態補償、河長制、生態司法保護、綠色金融等一批改革舉措形成一批改革經驗、取得積極成效,獲得中央改革辦、國家發改委等中央有關方面的肯定。

一起來看——

1

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

探索出贖買、租賃、置換、改造提升等多種改革方式,目前已完成23.6萬畝。南平、三明等地積極探索利用政策性銀行長期貸款等市場化機制開展贖買,改革模式不斷豐富和深化。

2

林業金融創新

在全國率先探索出“福林貸”、林權按揭貸款、“林權支貸寶”等林業金融創新產品,建立形成資產評估、森林保險、林權監管、收儲擔保“四位一體”的林業金融發展和風險防控機制,每年提供林業信貸資金超過200億元,促進了林業發展、生態保護和林農增收的多贏。

3

全流域生態補償

修訂出臺重點流域生態保護補償辦法,將補償實施範圍擴大到全省12條主要流域,基本實現全省全覆蓋。汀江-韓江跨省流域生態補償試點順利推進。

4

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

在全國率先出臺黨政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實施方案,明確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目標、內容、方法和評價指標體系,基本形成對領導幹部履行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情況的審計評價體系和規範。

5

武夷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理順管理體制。針對保護地多頭交叉管理問題,整合武夷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武夷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有關自然資產管理、生態保護等方面職責,組建省政府垂直管理的武夷山國家公園管理局,實現統一管理。建立跨區域協調機制。針對國家公園涉及多個縣市管理權限問題,組建“國家公園聯合保護委員會”,創新資源保護管理模式。將試點區劃分為特別保護區、嚴格控制區、生態修復區、傳統利用區,實行分類管理、分區施策。構建利益共享機制。實施生態搬遷、資源流轉、生態補償、社區發展扶持以及優先從村民中選聘護林員、撲火隊員和後勤服務人員等措施,促進國家公園建設成果利益共享、社區建設與生態保護共贏。

6

全面推行河長制

建立省市縣鄉四級河長體系和村級河道專管員制度,全省所有河流全部配置河長,省市縣鄉4973名河長、1182個河長辦、13231名河道專管員全部到位,制定河道專管員隊伍管理、河長巡查等配套制度措施,實現全省大江小河全部有專人負責、有監測設施、有考核辦法、有長效機制,打通水生態環境保護的“最後一公里”。

7

生態司法保護機制

出臺全省生態環境資源審判機構、檢察機構設置方案,在全國率先實現省市縣三級生態司法機構全覆蓋,建立生態環境資源保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無縫銜接機制,及時高效懲處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的違法行為。

8

培育農村生活汙水垃圾治理市場主體

制定實施培育發展農村汙水垃圾處理市場主體方案、鼓勵社會資本投資鎮村生活汙水垃圾處理PPP工程包實施方案,吸引社會資本以PPP等模式,對鎮村汙水垃圾處理項目進行統一規劃、建設和運營。全省已推出129個農村汙水垃圾市場化治理項目,目前全省所有鄉鎮建成生活垃圾轉運系統,78%的鄉鎮建成汙水處理設施,75%的行政村建立生活垃圾治理常態化機制,約6000個行政村建成生活汙水處理設施。

9

生活垃圾分類

廈門市堅持探索推進垃圾不落地文明創建和分類工作,抓住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四大環節”,構建了“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工作格局,探索出全民眾參與、全部門協同、全流程把控、全節點攻堅、全方位保障的“五全工作法”,有效推進全市垃圾分類工作。2017年底,全市主城區(思明區、湖里區)、機關單位、駐廈部隊和相關企業全部推行垃圾分類,工作得到住建部充分肯定,2017年11月住建部在廈門市召開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推介廈門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