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交系的概念

在蜜蜂育種實踐中,新品種( 品系) 培育、良種保存與雜種優勢利用等都涉及不同程度近交和不同近交系統的選擇。可見,近交系建立在蜜蜂遺傳研究與育種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蜜蜂近交系相當於畜禽育種中的配套系,不同之處在於蜜蜂近交系的純度要比配套系高的多,這主要與蜜蜂獨特的生殖方式有關。在長期進化過程中蜜蜂形成了兩種生殖方式: 孤雌生殖和有性生殖。雄蜂由未受精卵發育而來,屬於單倍體,只具有母親的一套染色體; 工蜂和蜂王屬於雌性蜂,由受精卵發育而來,具備了雙親的染色體組型,屬於正常二倍體生物。因此,雌性蜂的產生是有性生殖,而雄性蜂的產生是孤雌生殖。自然條件下,蜂王有性生殖是通過一雌多雄的方式,在空中飛翔完成。蜂群由此獲得豐富的遺傳物質,以適應複雜多變的自然環境。也就是說蜜蜂的生存天性就是要保持自身蜂群的高度雜合狀態。然而,這一特性卻給蜜蜂的保種和育種工作帶來了極大困難,在生產實踐中,我們往往希望蜂群的某些優良性狀可以保存下來,即穩定遺傳給後代,而不發生性狀分離。根據孟德爾自由組合與分離定律,只有進行純種間的同質交配,性狀才可以一代代遺傳下去,而不發生分離。因此,採用人工干預蜜蜂交尾的方式定向培育蜜蜂近交系是蜜蜂保種、育種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遺傳手段。此外,又鑑於蜜蜂這種獨特的生殖方式,其近交系的建立、發展速度、純度必然與普通有性生殖的二倍體生物不同。因此,本文系統綜述了蜜蜂近交系的建立及其在蜜蜂繁殖體系和育種工作中的應用,以期給蜜蜂育種工作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近交系的概念

近交系是指通過親代與子代或者半同胞、全同胞等方式進行近親交配,使具有不同性狀的個體產生分離,獲得遺傳型相對純合的個體,近交系中個體性狀會逐步趨於穩定一致。由於其後代性狀將不再發生分離,因此,近交系是動植物育種研究中的重要材料。育種工作中,通常採用近交係數( F,coefficient of inbreeding) 來評價近交系的近交程度,近交係數最初由 Wtight ( 1921) 提出,用來描述相結合的雌雄配子之間的遺傳性相關。1948 年,Malcot 正式提出了近交係數的概念,認為近交係數是用於描述近親交配個體中基因純合程度的數量指標,是指近交個體的等位基因來自於共同祖先的概率,即同質基因或純合子所佔的比例[1]。在蜜蜂育種工作中,也經常把“近交系”稱之為“純系”,用純度來描述“純系”的近交程度。純度的概念與近交係數相近,是指每個合子中“純合染色體對”的數量佔合子本身染色體總對數的比例。

近交系的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