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泪:年仅38岁的隆昌老师詹于健,走了!

在隆昌一中南大门旁的优秀教师展示窗里,曾经张贴着一张让很多学生印象深刻的优秀教师照片,照片中的年轻小伙,有细碎的短发、神采奕奕的眼神、自信的微笑——他叫詹于健,在隆昌一中教书育人16年。

“一年站稳讲台,三年形成风格,五年成为骨干”——詹于健用勤奋与执着践行着学校对青年教师的要求。他两次获得市县级优质课比赛一等奖,五次获得市县级各类表扬,34岁就晋升为数学高级教师。

今年4月,38岁的詹于健被病魔夺去了生命。生病住院期间,他还曾因放不下学生而强撑着回学校上课……

詹于健病逝后,他教过的学生闻讯赶来,只为送别这位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好老师——

勤业:住院期间,抱病回讲台

在凤凰花开的火热季节里走进隆昌一中的校园,提起优秀教师詹于健,从老师到学生,几乎无人不识,也无人不扼腕叹息。在他去世后的近3个月里,全校掀起了学习他、追忆他的热潮。

69岁的詹定权眼睛潮红,带着悔意:“早知道是这样的结局,我一定想办法把他留在身边!”2003年,他含泪送走妻子时,儿子詹于健刚刚到隆昌一中教书不久。

詹定权是泸州人,退休前也是一名教师。詹于健到隆昌一中工作的事是在签订了合同后,詹定权才得知的。按照詹定权的本意,他是希望儿子能够回泸州工作,却拗不过儿子,想到泸州离隆昌不算太远,也就不再多说。

流泪:年仅38岁的隆昌老师詹于健,走了!

平时,父子俩见面的机会很少,“每次一来,他都忙着上课,再不然就是带班级,我也只能在寝室里等他回来……”一年里,两人只有假期才有机会见面。

詹定权眼里闪着泪光,他透过寝室的窗户目送儿子去上课的场景最近时常浮现在他的脑海:“如果我能把他留在身边照顾他的起居,说不定他的病情不会发展到这么重……”

流泪:年仅38岁的隆昌老师詹于健,走了!

此前,詹定权了解儿子的病情多是在电话里,而每次詹于健都是轻描淡写地告诉父亲:没什么大事,已经好很多了。

而事实上,詹于健病情最严重的2017年,他还在坚持上课。高一学生廖叶峻回忆,那时,詹老师面部肿胀,关节疼痛还流着脓水,行动变得缓慢。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向学校说明自己的病情,依然带病坚持工作。课堂上,他总是用卫生纸裹住指关节,竭尽全力写板书;操场上,他还要拖着沉重的脚步,监督学生跑操;考试后,他会第一时间找到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悉心指导。有时,实在不能坚持站着上课,他总是先郑重地向学生道歉:“同学们,对不起,请允许老师坐下来……”慢慢坐下后,他又继续专注地讲课。

流泪:年仅38岁的隆昌老师詹于健,走了!

“我们还一直等着他回来给我们上课……”廖叶峻告诉江小弟,2017年10月,詹于健因病缺席了一段时间,班上同学很想念他,但没想到会这么严重。一个月后,詹于健的身影出现在了窗边,引起了同学们的一阵欢呼。那次,他还是和往常一样上完课,然后等待着同学们把问题问完,离开教室时却怎么也站不起来了,最后只能由学生将他背下了楼。

敬业:爱生如子,严厉柔情并举

高一年级20班的讲台,是詹于健最熟悉的地方,连同隔壁的那个厕所。一年前,他就是以这样的调侃式开场白,赢得了该班学生的青睐。

学生龚艳记忆里的詹老师,对于学生既严厉又爱护,更接近传统教育中亦师亦父的严师形象。一次,龚艳考试成绩不太理想,詹于健首先严厉“理麻”了她,但之后又逐题给她分析错误的地方。“接下来的一次考试后,他还表扬了我,让我心里很激动。”龚艳说,她也由此爱上了数学课。

流泪:年仅38岁的隆昌老师詹于健,走了!

郑敏以前是詹于健的学生,现在是詹于健的同事。高中时,詹于健开始教郑敏的数学,但郑敏和几名同学的数学成绩一直上不去,失去了信心,便开始不做数学作业。詹于健了解情况后,每次布置作业时,单独给他们布置了相对较简单的作业,一直持续了几个月,郑敏和其他几名同学的成绩得到了提升,大家又重新有了信心。

2010年,张才平来到隆昌一中担任数学老师,詹于健身上迸发出来的那股气质让他佩服:“那时他当班主任,早自习时间是早上7点20分,他总是严格要求班上的学生必须提前5分钟到教室,如果有学生迟到,他必定会叫到一旁苦口婆心地教导。”在张才平印象中,詹于健给学生上课从未迟到过,即便是后来生了病,也会准时出现在教室。

流泪:年仅38岁的隆昌老师詹于健,走了!

在很多学生印象里,詹于健声如洪钟,逻辑缜密,与捣蛋学生的“较量”往往三五句就宣告完胜;每次考试完的第一时间,迎接学生的保准是一顿“暴风疾雨”般的警醒鞭策;即便是在其他老师的课堂,那些讲废话开小差的同学,冷不丁也会遭遇窗外的一道犀利目光。2017年高考前夕,他问全班同学:“你们有谁没被我批评过?”全班同学略带自豪地齐声回答:“没有!”

流泪:年仅38岁的隆昌老师詹于健,走了!

可是,这些都不妨碍学生们记住他的好:

高2017级学生张诺诺回忆,2015年元宵节,正值学校上课时间,詹老师自掏腰包为学生们购买了节日礼物,在班上开展红包抽奖活动,奖品是带有“新年快乐”的小纸条、面值不一的零钱奖励以及詹老师的亲笔签名等。这次别开生面的班会,温暖了学生们的心。2017年高三后期,年级要求每天都要喊班级口号,詹老师却要求学生唱《好运来》,为繁重的高三生活注入灵动的音符。

流泪:年仅38岁的隆昌老师詹于健,走了!

高考第一天,他给每个学生派发杨梅,寓意“扬眉吐气”;高考第二天,他派发巧克力,寓意“克服阻力”,同时请来三位理综老师为学生们加油打气。他的暖心举动,让2017届20班的学生们至今想来依然很感动。

“他就像一个风风火火的侠客,带着一种近乎苛刻的严厉,从一群孩子的生命里穿过,搭起一座小木桥,又洒脱而去。”张诺诺的评价充满了诗意,也满含着悼念。

精业:多次获奖,34岁成为高级教师

或许是从小就在学校里生活,詹于健耳濡目染也想成为老师。父亲詹定权告诉江小弟,小时候,詹于健跟自己的表兄妹玩的游戏都是扮老师。

到了工作岗位上,詹于健同样很热衷提升自己。

隆昌一中语文教师魏皓月谈到,詹于健平时积极钻研教材,了解学情,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把学生需求放在第一位,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另一方面,他积极向老教师请教,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学习,踊跃参与各种公开课比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业务水平。

流泪:年仅38岁的隆昌老师詹于健,走了!

2004年,初出茅庐的他参加内江市数学优质课大赛,一举夺得全市一等奖。

在魏皓月印象里,詹于健思维严谨,环环相扣,讲课情绪饱满,慷慨激昂,教学语言机智诙谐,妙语连珠,能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新知。

“詹老师的数学课特别有意思,他讲话很有趣,有一次他为了让我们理解几何证明的强大逻辑性,生动地形容‘几何证明如果没有强大的逻辑性就好比是泼妇骂街,捕风捉影。’随后手一叉,头一甩,眼一瞪,摆出一副‘泼妇’的架势。”詹于健在课堂上留下的点滴,廖叶峻至今记忆深刻。

流泪:年仅38岁的隆昌老师詹于健,走了!

课堂之外,詹于健坚持撰写教育论文和随笔。仅2005年,就在各级刊物上发表教学论文四篇。

“一年站稳讲台,三年形成风格,五年成为骨干。”他用勤奋与执着践行着学校对青年教师的要求。教书16年来,他两次获得市县级优质课比赛一等奖,五次获得市县级各类表扬,34岁就晋升为数学高级教师。

2017年12月,詹于健躺在病床上,父亲詹定权还帮他代领了一本“2017年度优秀教师”证书,父子俩围绕着教学工作聊了很多。

流泪:年仅38岁的隆昌老师詹于健,走了!

隆昌一中校长舒平告诉江小弟,詹于健工作上很踏实,无论是当班主任还是教数学,带出来的学生,成绩都超过了学校平均水平:“失去这么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感觉特别遗憾!”

詹于健去世前的两个星期还给同事张才平打了一通电话,告诉他,自己很想回学校,很想再给孩子们上一堂课,但是很有可能再也回不去了。

詹老师没有再回来,可是他却永远住进了学生的心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