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

跟着马语逛吃完朝阳路,现在继续跟着马语的照片文字,逛吃老药洲。

老药洲

“老药洲”用福州方言音称“老鸹洲”。坊间流传说,昔时瀛洲河以西地带的商市先繁荣起来,以东的洲地仍沙汀和农田交错,常有成群的乌鸦在此低飞或栖息,发出阵阵“鸹、鸹”声传于西岸,人们便顺称河东洲地为“老鸹洲”。自瀛洲桥筑通后,“老鸹洲”也发展成商业地带,这时人们又取谐音,将“老鸹洲”改雅名为“老药洲”了。另有解释说,早先常有老鹰在河东洲地上出没,因福州方言称老鹰为“佬药”,于是才成了“老药洲”,可以肯定的是老药洲和药材没有关系。

而今的老药洲街,西起五一南路,邻近中亭街、台江广场和榕城古街,东至六一中路。

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

记忆中的瀛洲

老药洲在瀛洲地区,不是老福州人不会懂得当年瀛洲经济的繁荣,在我读大学那个年代,还没有元洪步行街啥事,全城最火的除了五一广场先施商贸城就属瀛洲的批发市场,我经常出没在这一带,穷学生时候我会从师大坐20路车到小桥,下车后吃鱼丸拌面,一路逛到小商品批发市场,买各种生活用品,师大学生街一双“华山泉”纯棉袜要5元,可到小商品批发市场3双才10元,干净的袜子穿在脚上的幸福感真的是谁穿谁知道。老家有啥喜寿丧宴,必定前去帮忙采购,海鲜批发市场半夜12点才到货,我和堂兄弟们11点就蹲在排尾路边抽烟等候,蛏虾鱼蟹鳗,在批发市场直接买可要比镇上便宜许多,很多做海鲜批发的也都是亲戚,看见我们来都会预留好货,走的时候还会随手送上几只刚刚压死的膏蟹红鲟,我们几个就在批发市场门口的小店里煮碱面,一碗面可以放两只膏蟹,真的美味啊。现在海鲜批发市场已经迁往南屿西营里,堂兄弟们各奔东西,下一代的年轻人如何肯吃这些苦,再办酒席就是师傅全包。

南台农贸市场还在,里面最多的是红鲟批发,几乎都是福清人。

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
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

老药洲是典型的台江小商品经济区域,这几年城市拆迁,陆续的市场都搬走了,原来的木板阁楼也都成了高楼大厦,这里尚留一些几十年前的老建筑,还有许多人在此生活,只是多是外来务工人员。

我们经常看见许多文章说要保留这些古老文化,我是持异议的,曾经在类似棚屋区居住过,生活极为不方便,卫生间是极大考验,木板结构每年都因电路短路而失火,说要保留的都是不住在这里的人。

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

老药洲美食

老药洲的美食很受福州美食爱好者追捧,认为这里保留着原汁原味原始风貌,但你只有自己亲口尝过后,才知不尽然。世界在变生活在变,老药洲的曾经美食许多早已物是人非。

台江是生意区,老药洲更是小商品经济的集散区,这里的食客有个共性,既要便宜又要好吃,但其实某种意义上这两点是互相矛盾的,一分钱一分货,便宜又好吃很难觅。

把老药洲的美食和鼓楼的华侨新村之类作比较是自取其辱,来老药洲就是感受这里市侩的环境平民的生活,如果你在乎添加剂在乎环境在乎服务,那就不用往下看了。

我按照五一路往六一路方向逐步介绍老药洲美食,五一路口边上就是榕城古街,这又是一处类似茶亭街的令人可惜地名,当年它的繁荣如果还继续传承下来,就没其他综合体啥事。

01

福信鱼丸

福州有N处的鱼丸店都自称是交通路福信鱼丸,我几乎都吃过,吃鱼丸除了肃威李记最多的就是福信,你要说它会比大福星、可信、可胜、可隆、永和好吃许多,也没到那地步。

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

鱼丸一大三小。

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

是我喜欢的鱼丸,外层较硬,鱼味较足,肉馅有油有汁,老字号就是老字号。吃鱼丸最怕就是粉多,好像在吃一粒泡水馒头,遇到这样的鱼丸都恨不得把店主抓来打一顿,你就不能按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做鱼丸吗?

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

02

没牙伯花生汤

老药洲第一招牌,台江有几个伯很有名,一个是苍霞的耳聋伯元宵,还有交通路的土伯捞化,另外就是这家没牙伯花生汤,经常有人说什么不好喝太甜之类,我想反驳,花生汤不甜能叫花生汤吗?没牙伯的甜度这么多年都没变,变的只是你自己。

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

大洋百货后有家叶记,花生汤感觉差不多,糯米饭会更软一些更油一些,喝花生汤一定要搭配糯米饭。

厦门黄则和花生汤已经开遍全国,而没牙伯只是从街的这一面搬到另一面。

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

03

兵俤粉干卤味

又要回忆当年在高桥和一群的士司机路边民工挤在一起吃小推车大红塑料桶的粉干日子,那味道就是兵俤的味道,福州粉干卤味牌子有许多高仔、依眼、清俤等等,兵俤名头最响,甚至成了行业标准。你可以说它环境战乱,碗筷不卫生,生意最好却是不争的事实。

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

兵俤的卤味摊是我见过除庆城大都会外最大的,品种最多的。

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

各取所爱,鸭肝鸭肠是我的最爱。

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

这碗熟鱼粉干是标配,在家里或许海鲜辅料更多粉干更精细,但我们外出吃饭有时不就是不想做饭。

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

04

忠惠酱鸭捞化老铺

关于这家忠惠有许多故事,大多围绕着它和新玉环路那家忠惠哪家才是正宗,这里不想多究,以自己喜欢作为去哪家的标准。

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
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

忠惠和兵俤面对面,卤味的品种也大致相同,味道无法区分。

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

卤味剪切后还要过一遍卤水,这卤水我个人觉得味道一般,不够油不够香,兵俤也一样,都要蘸蒜头酱才好吃,不过一蘸又都是变成蒜头酱味道,总是吃不到卤味的原味,这点真不如孝宝或南街。

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

鸭汤粉干很失望,哪有鸭汤味道,尤其你吃过鼓山的老鸭汤面馆,会对这碗粉干嗤之以鼻的。

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

05

古街炖罐

古街炖罐只有傍晚才营业,我没吃过曾经的古街老牌,所以也不能确认是否就是原来那味道。

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

炖罐都在瓷杯里,本来这种感觉就可以了,店家却要把内容倒在一个不锈钢碗,加了一大勺味精和老酒再端给你,想喊不要味精又觉得和这里格格不入而咽下不语。

都是味精老酒的味道,边叹气边吃,我个人吃过最好吃的炖罐应该是福清市政府对面那个夜市的,很有名,就一家,鸭脚翅或鸭内脏最抢手,原味端来,稍微一晃荡,汤底的粉末就扬起,感觉这才是炖汤,其他那叫煮水。

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

06

淑英饮食店

这么老的店门面只存在照片中,没想到还能再见,有人推荐这家,说猪血化好吃。店里都是老人在聊天,这店应该是很有年头了。

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

小笼包一定是自制的,但我吃不来,太甜,而且是香菇肉馅,我爱吃香菇,但在包子饺子馅里加香菇无法接受,香菇味道太重,抢味。

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

猪血化福州人都知道,林依嫩土伯大家都吃过,特色是大锅猪血,加了豆瓣酱之类,汤略咸,淑英这家猪血没有豆瓣酱味道,但可能吃过其他家猪血化,觉得豆酱味道才是正统,不合我口味,另外我还是喜欢在大锅炖煮许久已成蜂窝状的大块猪血,条状不爱。

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

07

老尚干里拌面扁肉总店

这肯定是新店,尚干打出名牌那是二十一世纪的事情,尚干的拌面扁肉一定比沙县连锁小店(不指沙县县城)好吃,可是名声却输许多,沙县已经成为全国餐饮知名品牌,这和政府支持力度也有关。

去过尚干依心,再尝福州这些打着尚干招牌的拌面扁肉店,总觉得缺了一个档次,依心把拌面扁肉当做招牌来经营,而其他家只是用这个招牌谋生,二者区别很大。

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

拌面扁肉已经不是主打,简餐小菜摆满一桌,虽然看起来也很不错,不过类似的店家许多许多,能好到哪里去。

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

肉末炖蛋、荔枝肉、上排萝卜、米饭,对于周边的小生意人来说,这是一顿足够热量足够吃饱的简餐,而你要是以美食的标准来评估,不值一说。

生活中岂能事事精细,人生蛮去太多。

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

08

百味鱼丸

没听过这家招牌,本着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态度进店一试。

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

鱼汤中规中矩,汤较寡,味精主味。

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

鱼丸输福信,外皮粉多较软,鱼味不足。

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

有现做的肉燕挣分不少。

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

新鲜肉燕吃起来不错,只是汤头满满的味精味,只能捞着吃,汤是不敢喝完。

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

09

尽好肉燕

就在百味鱼丸隔壁,看见招牌丹阳肉燕,决定一试。

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

肉燕是福州独有的特产,大家都知道同利肉燕这个金字招牌,许多人批评同利商业味道太浓,但我们不应该忘记,同利肉燕几乎是凭一己之力把福州小吃这个招牌打造成全国皆知,木金肉丸、永和鱼丸都跟着沾光。

同利好吃不好吃另当别论,丹阳肉眼我是真的爱吃,曾经专门驱车前往丹阳镇那家最有名的肉燕店,相比其他肉燕,丹阳肉燕皮更韧更有嚼劲,煮起来汤不糊。

尽好肉燕和我吃过最好的丹阳肉眼还是有距离,个人觉得丹阳肉眼福州城比较好吃的是温泉派出所边的榕哥。

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

10

捞德化粉干

这个店名很吸引人,一直琢磨啥意思,福州话音译还是英语?

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

点了一碗捞化,猪肝甲骨肉,汤头很一般,比伟榕差了十万八千里,简单吃了几口,兴趣全无。

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

11

排尾依国卤味

这家许多人推荐,说是老牌,卤味店是越老越好吃,那锅卤水有了年份放根木头都能卤出滋味。

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

但令我略感失望的是,卤档的规模略显小气,可能是因为选用的这个台偏小,造成许多卤味都叠压在一起,影响食欲。

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

很多年没吃过猪尾巴了,肉燕称肉包肉,猪尾巴号称皮打皮,胶质感好,也贵。想起当年大学假期坐火车回邵武,只有鹰潭慢,晚上七八个小时,还是硬座,上车时候按别人经验指点买一根卤猪尾巴和一瓶黄华山米烧,准备一路小酌回家,结果火车还没开到杜坞,猪尾巴已经下肚,米烧是盖都没开。

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

点了一碗海蛎粉干,这就对味了,汤头很好。

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

和为当地居民服务的朝阳美食不同,老药洲这些店更多的是为小生意人服务,因为靠近批发市场,各种食材近水楼台先得月,足够新鲜,但小生意人食客精打细算,所以售价不能太高,味道还要够好,这就造成了老药洲餐饮普遍靠味精来开道,这个不奇怪,人均消费不过十几元的店甭指望凌晨起来给你吊高汤,只是老药洲的店味精加的量超过市场平均水平,我几乎是一店一瓶水才能吃完,曾经想把我在老药洲喝的汤拿去小火慢熬,最后结晶的一定是味精不是盐巴。

老药洲的红火还在于夜市,拉面烧烤小炒,将来有空再另写。

▼给马语打赏二维码▼

跟着马语逛吃在老药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