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的情况下,如何看待有些人在慢慢的远离淘宝?

有鼻子有眼儿

我是一名淘宝卖家,有着深刻的感触,就来回答一下为什么有些人慢慢的离开了淘宝你这个问题。

首先,互联网电商经过这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不管是对于网店卖家,还是对于网购消费者,都十分熟悉了。现在对于卖家来说,淘宝只是一个开网店的平台而已,从当初的一家独大,到现在电商平台越来越多,开网店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了;对于消费者来说,在网购上,也不仅仅局限于淘宝了,还有其他电商平台的网店卖家可供选择。


其次,今天的淘宝市场环境也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家都知道,在淘宝初期,第一个“吃螃蟹”的那一批淘宝卖家绝大多数都赚到了钱,但现在开淘宝店,要想赚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相反,由于竞争的激烈,淘宝开店失败的几率越来越高,所以淘宝上有不少卖家因为经营不善而离开了。而我与其他淘宝创业人员有很大的不同,是通过网店转让平台易佰店接手的他人退下来的淘宝在继续经营,相比新店从零开始而言,走了一个很大的捷径,所以到目前为止,店铺的经营状况还比较良好。


第三,因为卖家在淘宝上开店的成本越来越高,加上这两年“拼多多”的火热,吸引了非常多的淘宝卖家转投拼多多的怀抱,进而主要将精力放在拼多多上了,只有淘宝店铺的生意如何,更多的是自生自灭了。反正,我一个开淘宝店的朋友就是这样的,淘宝店铺几乎没有怎么管理了,将重心放在了拼多多上。


个人总结起来,就是现在的淘宝开店,成本是越来越高,流量也越来越少,小卖家在淘宝上开店是非常的吃亏,因为赚不到钱,所以越来越多卖家离开淘宝,转向网店开店成本更低的平台去开店。


小东哥电商记

淘宝网,几乎可以算作是国内电商的鼻祖。从2003年5月创立以来,已累积注册用户近5亿,每天有超过6000万的固定访客,同时每天的在线商品数已经超过了8亿件,平均每分钟售出4.8万件商品。是亚太地区较大的网络零售、商圈。

像大多数互联网企业一样,淘宝网在早期的运营中也存在一些打法律“擦边球”的情况,在用户基数规模较小,影响还没有达到一定量级的时候,其负面的消息不会引起太大的关注。这给淘宝网进行前期的用户积累赢得了时间。但是,当用户规模上来以后,淘宝网的相关运营依旧是创立初期的做法,尤其是一些见不得光的行为,就会引发舆论地震。

淘宝自身吸引力下降

淘宝卖假货,这是淘宝一直备受诟病的地方。虽然淘宝网的母公司阿里巴巴近年来一直在致力于打假,但是根植于淘宝网先天基因里的缺陷,一直未得到真正的治理。京东董事长兼CEO在一次采访中公开吐槽,淘宝是中国最大的假货来源。刘强东这么公开吐槽可能会被曲解为是竞争对手的故意抹黑,但是淘宝卖假货的事实却是真实存在的。除了假货,淘宝还曾被央视报道存在刷单的行为,在用户心中的形象日渐走低。

竞争对手崛起

人们慢慢远离淘宝除了淘宝自身的原因外,还与近年来垂直电商的崛起有关。在消费升级的当下,人们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产品的质量成为他们选择一件商品需要考虑的第一要素。在这样的现状下,垂直电商获得了一片生存空间。

首先,淘宝的母公司阿里巴巴集团,在2008年4月成立了淘宝商城,2012年正式更名为天猫。同样是B2C,天猫商城与淘宝网的主要区别在于品牌的选择。入驻天猫平台的都是大品牌,在产品质量上具有较高的保证。并且天猫还能提供七天无理由退换货、正品保障等服务,对于网购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其次,唯品会、京东、当当、宝宝树等电商的崛起。这些电商都在某一垂直领域具有头部优势,比如唯品会的服装、京东的家电数码、网易严选的生活用品、当当的书籍、宝宝树的母婴产品等,这些电商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积累的庞大的忠实用户。用户在选择相关分类的产品时,首先想到的是在相关的垂直电商上购买,而不是淘宝。

最后,社交和短视频电商入局。社交电商发展较早于短视频电商,基于朋友圈的微商经过前期的低质量的野蛮生长,在市场机制的淘汰下,留下的基本上都是具有品质保障的品牌,微商进入常规化运营。除了微商,微博等社交媒体入局了电商。

短视频是近两年迅速崛起的一股新力量,尤其是最近爆火的抖音。根据“互联网女皇”发布的《2018互联网趋势报告》的数据显示,从2016年到2018年,用户花在移动短视频上的时长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2017年以后,这种增长日益明显。如此巨大的流量自然也是电商争夺的赛道。今年3月,在多个百万级以上的抖音号中,出现了购物车按钮,点击后便出现商品推荐信息,该信息直接链接到了淘宝,抖音悄然入局电商。

综上,淘宝在自身吸引力下降的情况下,不断地有竞争对手入局,从而导致用户的远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