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階的父母,從不做孩子的差評師!

高階的父母,從不做孩子的差評師!

“你看看你叔家的孩子,這次考試又得第一名!”

“你看那誰誰誰多聽話,你要是有人家一半就好了!”

“你跟那誰誰誰比比,你看人家小姑娘多知道替她媽媽幹活,你呢!”

......

小時候是否經常聽到父母嘮叨這些熟悉的話語,您現在是否也常對孩子這樣說呢?

中國的家長總會拿自己孩子的短板跟別人家孩子的長板相比。

其實孩子不是隻有別人家的好,自己家的孩子也很努力,但中國家長喜歡打著“為了孩子好”“激勵孩子”的名義,進行打擊型教育。

做的不好當然得打擊,做得好更得打擊,要不驕傲了咋辦,飄了咋辦,堅決得打擊啊。

其實每個孩子都不希望自己的父母是差評師。

高階的父母,從不做孩子的差評師!

若說娛樂圈最有名的才女,相信非徐靜蕾莫屬。

但在某訪談節目中主持人問她,你這麼優秀,小時候是不是“別人家的孩子”類型?你父親是不是經常誇你?

沒想到徐靜蕾毫不猶豫地回答“從來沒有”。

徐靜蕾人長得漂亮,會演戲,會拍電影,會寫書,還因為一手好字開創了“方正靜蕾簡體”。

可就這樣一個公認的才女,卻因父母的打擊式教育而深深自卑,一度懷疑自己不行,甚至差點放棄學業。

在電影學院,老師和同學說她不積極不努力。

在那期訪談節目中,她解釋說別人五分鐘能學會的東西,有可能是她這輩子都學不會的。

所以她選擇了逃避,她害怕自己堅持練習但是學不會被嘲笑,所以寧願讓別人說她不努力。

高階的父母,從不做孩子的差評師!

打擊式教育下的徐靜蕾,自卑情節根深蒂固。即使拍了《將愛情進行到底》名聲大噪,仍然懷疑自己不夠優秀。

徐父給出的解釋是,謙虛是美德,批評是鞭策,我這樣做只是想讓她更優秀一些。

很多父母秉承“謙虛使人進步”的觀念,不敢輕易肯定和誇獎孩子,恐怕孩子因此“驕傲使人退步”。卻不知,孩子會因此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喪失自信,甚至抑鬱成疾。

父母的打擊,就像一根根稻草壓在孩子心頭,雖然一根稻草不致命,但是長年累月的累積,不知道哪一句差評就會成為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

父母的打擊式教育,打掉了孩子的未來,也打掉了家庭的未來。

差評師父母,毀娃又毀己。

調查顯示,我國青少年罪犯,40%以上的都受過父母語言上的打擊。

高階的父母,從不做孩子的差評師!

一個經常得不到肯定的人,他的潛能僅能被開發到20 %~30%;而一旦得到肯定,他的潛能將會被開發到 50 %;如果這個肯定來自於家庭,那麼他的潛能將會被開發 到70 %~80%。

父母的打擊,會潛移默化的傳遞給孩子一種做什麼都做不好的心態。

當孩子遇到困難,會潛意識的逃避, 推卸責任,缺乏獨立和擔當意識,失去了直面困難迎難而上的勇氣。

心理學上有句話,越是親近的人,越是肆無忌憚。父母依仗孩子的親近,喜歡打擊和否定孩子,即使遭到孩子反對,也會振振有詞:我都是為了你好。

我們無界限的要求孩子,無界限的打擊孩子,卻忘了問孩子,你的想法是什麼?你有什麼需要?

法國文學家拉伯雷說過,人和人之間,最痛心的事莫過於在你認為理應獲得善意和友誼的地方,卻遭受了煩擾和損害。

中國式家長有一個通病:生個孩子完成自己小時候的夢想。當孩子達不到自己的期望時,劈頭蓋臉的責罵嘲諷孩子。

其實有些只是孩子正常天性的表現,也會被父母看做錯誤。就算孩子有委屈想解釋,反而被家長認為是狡辯,會越描越黑。

父母的打擊式教育,從來都不是為了鞭策孩子,只是對愛的綁架,只是自己面子的遮羞布,對自己無知的家庭教育的擋箭牌。

差評師父母,才真正需要一個差評。

高階的父母,從不做孩子的差評師!

孩子需要鼓勵,被鼓勵的孩子會充滿自信,相信自己真的很棒,身上的潛質就會被激發出來。

給大家講一個老掉牙的故事:

一位母親第一次參加兒子幼兒園家長會的時候,老師說:“你的孩子有多動症,在板凳上連三分鐘都坐不了,你還是帶他看看去吧。”

但她卻對兒子說:“老師表揚了你,說你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鐘,現在能坐三分鐘了。其他媽媽都非常羨慕媽媽,因為全班只有寶寶進步了。”

那天晚上,她兒子破天荒地的吃了兩碗米飯,並且沒有讓她喂。

但她卻對兒子說:“老師對你充滿了希望,他說你要是再細心一點,就可以超過你同桌了。”

她發現,兒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滿了光,第二天上學,去的比平時都要早。

高階的父母,從不做孩子的差評師!

第三次是參加兒子初中的家長會,老師說:“按你兒子現在的成績,考重點高中有點危險。”

她告訴兒子:“班主任對你很滿意,他說了,只要你努力,一定能考上重點大學。”

高中畢業後,她兒子被清華錄取了......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和不足。沒有人生可以複製,同樣沒有孩子可以複製。

父母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努力發現孩子的閃光點,經常對孩子進行誇獎。

靜待孩子成長,鼓勵孩子做好最努力的自己,未來自然更精彩。

聰明的家長尊重孩子,讚賞孩子以自己的孩子為驕傲。

德雷克斯說過,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每片葉子都有自己獨特之處,孩子也是一樣的。

少打擊,多讚美,多鼓勵,孩子就像得到雨水滋潤的鮮花,在合適的時候,自然會含苞待放,花開喜人。

高階的父母,從不做孩子的差評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