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叫疼兩天後,媽媽才發現真正的原因……

一位朋友最近找吉哥訴苦,原來他家3歲的寶寶,有天在公園玩耍時,從滑梯上滑下來時用手撐了一下地面,當即就哇哇大哭。

孩子叫疼兩天後,媽媽才發現真正的原因……

實際上,小孩子脫臼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小孩子的身體比較脆弱,有時候稍微磕碰一下,家長還沒發覺,孩子的關節就已經脫臼了。吉哥朋友圈裡有位寶媽,在孩子叫疼兩天後才懷疑是骨頭的問題,讓孩子白白疼了兩天。

脫臼是如何造成的

脫臼也稱“扯肘症”,醫學術語是“橈骨頭半脫位”(Radial head subluxation),是一種五歲以下兒童的常見傷害。

我們的韌帶連接著關節處的骨骼,成年人的韌帶是比較堅韌的,但是由於孩子的骨骼和肌肉都處在快速發育的階段,孩子的韌帶受到很小的衝擊很容以就會造成骨頭的輕微脫位,也就是脫臼。兒童脫臼部位大多為胳膊,年齡大概在4歲以下,6歲後較少發生。

孩子叫疼兩天後,媽媽才發現真正的原因……

這是因為4歲以下的兒童橈骨頭上段發育還不完全,肘關節囊也相對薄弱和鬆弛。因此年齡越小的寶寶越要多加註意,一些看起來很普通的動作都有可能給孩子帶來傷害。除此之外孩子的大腿根部、肩膀也都是非常容易脫臼的部位。

如何發現孩子脫臼

脫臼發生時,孩子通常有以下表現:

1.孩子通常會放聲大哭,並告訴家長自己手臂、肩膀等關節處非常疼痛;

2.孩子的手肘可能會稍微彎曲並壓在他們的腹部上;

3.脫臼一段時間後疼痛可能會大大減輕,但是如果觸碰或移動關節仍然會疼痛。因此,如果孩子拒絕大人觸碰和移動關節那麼很可能是發生了脫臼。

4.比較嚴重的脫臼,手臂伸直後肉眼可能看出孩子的肢體出現縮短或者延長,關節處有畸形的表現。

總之,如果家長髮現孩子不對勁,但是又看不出來外傷,那麼就一定要警惕了。

孩子叫疼兩天後,媽媽才發現真正的原因……

脫臼以後怎麼辦

1.讓孩子的關節保持最舒服的姿勢,直到見到醫生。

2.可以在孩子受傷關節處放一個冰袋,減輕疼痛,但如果孩子抵制,不要堅持。

3.送醫途中,家長切忌不要反覆亂動或試圖屈曲肘關節,以免加重損傷。

4.醫生檢查時,通常會根據孩子的體檢結果和家長的敘述來判斷,一般不需要照X光,但是X光可以幫助醫生判斷孩子是否受了諸如骨折一類的更為嚴重的傷害。

孩子叫疼兩天後,媽媽才發現真正的原因……

需要提醒家長的是,家長最好不要嘗試自己復位,雖然復位看起很簡單,但是復位不好反而會加重孩子的傷情。

.在沒有條件及時送醫救治的情況下,家長可暫時使用橈骨小頭半脫位的固定方法:用大圍巾折成三角形,將小孩的患肢懸吊在胸前。

如何避免孩子脫臼

孩子的身體十分脆弱,想要避免脫臼,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避免以下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的行為。

1.有些家長很喜歡拉著孩子的胳膊轉圈圈,或者兩人拽著孩子的胳膊盪鞦韆,對於骨骼還未發育好的幼兒,這其實很容易造成脫臼。

2. 平時儘量少做牽扯孩子手臂的動作,譬如說要舉起孩子的時候儘量不要拉孩子的手腕或者小臂,而是胳膊下方將孩子舉起來或者拉起來。

3. 如果情況緊急,比如說孩子要摔倒了,要記住儘量拉住孩子的大臂。

4.另外,給孩子脫衣服時、讓孩子牽著寵物散步時、讓孩子上樓梯時都可能會引發脫臼,家長必須得時刻注意。

孩子叫疼兩天後,媽媽才發現真正的原因……

但是,愛玩愛鬧是孩子的天性,絕不能因噎廢食,因為怕發生意外就不讓孩子活動,畢竟孩子只有多運動,才能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