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周冬雨讓我哭成狗!

这一次,周冬雨让我哭成狗!

大兒童少女的成長之路

《後來的我們》從票房大贏家到退票風波,無疑成了時下最熱的話題之一, 從最早的積極熱議與期待,到負面評論逐漸增多,人們對於這部電影的議論與評價,似乎越來越偏離影片本身。其實對於電影本身而言,它還是一部質量不錯的片子,是資本市場影響了大家對電影的判斷。

說真的,這個電影也太好哭了!電影院裡充斥了抽泣聲,人們在那對充滿遺憾的男女身上,感受到了“失去”和“辜負”的疼痛。

那是“兩個北漂的人,後來什麼都有了,卻彼此走散了”的故事,女孩子沒讀過什麼書,早早踏入社會,她愛笑,長袖善舞,八面玲瓏的,會來事兒,她來了北京就不想回家了,她的心願是嫁給北京人,過上有房有車的好日子,所以她跟看起來土土的能當她爹的人在一起,她還不小心當了小三,就因為那些人看起來能給她好日子過。

怎麼樣,聽到這裡是不是覺得,我天啊這個女生好婊啊,拜金女麼不是。是,小曉這個角色,但凡不是周冬雨來演,換了誰,大概都會讓人在心裡翻無數個白眼,感嘆這是什麼三觀,哪裡還會想為那些情情愛愛掉眼淚。

可週冬雨就是這麼神奇,她身上還真的有一種“沒有人能在我的BGM裡打敗我”的氣質,一個愛情片,無論怎麼狗血,怎麼神奇,邏輯也有點怪怪的,女主人設好似有點綠茶婊,只要是在周冬雨的BGM裡,這一切,我們都能欣然接受,覺得可愛至極,甚至產生代入感,甚至覺得自己戀愛了。

这一次,周冬雨让我哭成狗!

你比如說跟金城武合作的那部《喜歡你》,霸道總裁和廚神少女,我對這種題材風格的定位是愛情神經病喜劇,這種片子最大的問題就是容易陷入尷尬,使人感到莫名其妙。但是《喜歡你》完全不會,它是我2017年最喜歡的愛情片,周冬雨把那個角色演繹得很可愛,鬼馬機靈,活潑有趣,行為雖然出挑,卻顯得真實,沒有一絲絲做作的成分,連我看了都想跟她談戀愛。這種感情就讓人覺得,哦,意料之外,但情理之中呢。

这一次,周冬雨让我哭成狗!

所以,周冬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了這樣厲害的人?我的朋友蛋蛋講過一句話:

自《七月與安生》之後,周冬雨就成精了。

是,大概就在那兩年間,她好像完全打開了,從一個懵懂木納的清純少女,到不斷被提及跟周迅比較的小精靈鬼,周冬雨喚醒了靈魂裡的靈力,並逐漸學會了如何駕馭它。

这一次,周冬雨让我哭成狗!

2010年在參加南京藝術學院藝考的人堆中,周冬雨被張藝謀的副導發現,幸運地成為了《山楂樹之戀》的女主角。憑藉此片,周冬雨拿下國內外多個表演獎項,但並未像同為“謀女郎”的鞏俐和章子怡一樣讓觀眾驚為天人,從而一夜爆紅。也許靜秋這個角色和當時的周冬雨太接近了,揣著明星夢的少女突然被中國最有名的導演看中,來到完全陌生的劇組,和胸懷理想的中學生被革命的洪流裹挾,突然投身到偏遠的鄉村,那種懵懂,膽怯幾乎是相通的,因此,周冬雨的首次表演,可以說是渾然天成,也可以說是無心插柳,沒有人覺得特別驚豔,因為她只是做了自己,而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如何完成了這一切。以張藝謀的評價,周冬雨無疑是有天分的,至於在《山楂樹》中的演技發揮,因為角色的需要,其實是被抑制的,這種抑制不是演技超群的老戲骨的自我意識,而是經驗老道的導演的精準授意:做自己就好。

周冬雨就這麼懵懵懂懂地做了一回自己,而彼時的她,可能並不知道自己是“誰”。

那一年周冬雨18歲,沒有學過專業表演,更沒有學過如何當一個明星。銀幕之外,她穿著“土氣”,羞於表達,一雙怯生生的小眼睛驚恐地看著撲面而來的矚目,她的氣質和戲裡的靜秋如此接近,以至於觀眾很少談及“演技”二字。

这一次,周冬雨让我哭成狗!

“謀女郎”的名號還是給了周冬雨更多機會,很快她主演了由香港導演黃真真執導的《傾城之淚》,她在片中飾演罹患骨癌的美麗少女給力妹,雖然這個角色與周冬雨的本色形象依然相近,但周冬雨的表演明顯更有自覺性了,在經歷高考的磨礪之後,她把成長帶入了戲中。之後的《宮鎖沉香》,周冬雨的表演日臻成熟,這種類型的角色,她已經駕輕就熟,之所以看起來中規中矩,是因為她一直以來飾演的角色都太相似了,也許她也在突破,但導演要的還是靜秋那副楚楚可憐的樣子,小小的臉蛋,纖弱的身板,清純的笑容,除了年輕時的周迅,確實很難找到比周冬雨更合適的人選了。

只是演員的形象一旦被固化,你可能很容易被導演選中,但是你在表演上的努力很難被觀眾看到。所以,同樣在這部電影中,首次出演反派角色的趙麗穎在演技上就獲得了更多的關注。

“最佳人選法則”對老演員是一種困擾,對成長期的新人演員來說還是很受用的,因為一旦有特定的角色,就是你的,演出的機會對新演員太重要了。

《同桌的你》中周小梔的最佳人選當然是周冬雨,最終影片大賣,更多媒體的跟進,也讓她在表演上的努力被更多人關注到。

“最佳人選法則”實際上是一種安全法則,說明你的表演具備了可控制性,不容易跑偏,這當然是對演員演技的肯定,而當你足夠安全了,才有人找你演不一樣的角色。比如葛優把喜劇演成精,然後有了《活著》、《趙氏孤兒》、《羅曼蒂克消亡史》。

於是,就有了甯浩找周冬雨來演《心花怒放》中的殺馬特。雖然只是個小配角,但是周冬雨利用這個機會喚醒了內心的小野獸,這隻野獸就是表演的靈力。

这一次,周冬雨让我哭成狗!

小野獸一旦被喚醒,它就要撞擊你,《暴走神探》、《少年班》、《奔愛》、《冰河追兇》,周冬雨的表演在不同的角色中被撞擊,她的靈力噴薄而出,她開始試圖去駕馭這隻小野獸。

電視劇《麻雀》,周冬雨被罵得很慘,實際上這是她最痛苦的轉型期,正如一名牛仔馴服烈馬,為了找到和諧共處的磨合點,必須經歷一系列劇烈的顛簸、拉扯。在我看來,周冬雨在《麻雀》中的演出並不差,徐碧城做為一名菜鳥特工,在成長過程中的神經質、無所適從、怯懦、分裂都是再正常不過的表現,只是看多了英姿颯爽、老謀深算的特工形象,很多人無法接受一個成天哭哭啼啼的娃娃臉特務。

幸運的是周冬雨找到了駕馭小野獸的方法,她學會了如何控制自己的靈力,《七月與安生》,小野獸爆發,最後一場死亡通知書籤字的戲,從苦笑到隱忍到淚流滿面,情緒層次遞進,一氣呵成,表演的爆發力讓人驚歎,金馬影后落袋。

这一次,周冬雨让我哭成狗!

而這次的《後來的我們》,周冬雨同樣奉獻出了影后級的表演,10幾年的年齡跨度,她準確把握住少女與熟女之間細微的差別,細節的拿捏精準到超出她現實人生的大多數體驗,快要溢出屏幕的靈力,直逼你的內心,周冬雨現在表演絲毫不遜色與以“靈氣”著稱的巔峰期周迅。

許多演員終其一生都在尋找表演的靈力,遺憾的是,很多人的身上並不具備這種東西,“靜秋”時代的周冬雨就像她在電影《奇門遁甲》裡飾演的神秘少女小圓圈,有超能力而不自知,但她憑藉努力與用心發現了隱藏的靈力,並很好地駕馭了它。小圓圈最後用超能力拯救了他人,而周冬雨用這種能力,在殘酷的娛樂圈裡精進、成長、打磨自我。

如今的周冬雨已然成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演員。她會帶著這個靈力走多遠,去到哪裡,這個92年的小女孩會有什麼樣的將來,我都好想看看。

你也許還想看

文藝、情感、電影、八卦、生活

快快掃二維碼關注有趣、有料的我

(ID:sweetpotato521)

圖片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