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滴滴不死,天理難容」到底有多大的仇恨.

一句“滴滴不死,天理難容”到底有多大的仇恨.

但是話說回來,一個給大家帶來出行便捷,創造就業崗位的滴滴公司平臺,怎麼會如此遭人討厭呢。而且都是你情我願的事,沒有強制誰一定要坐滴滴快車,也沒有強制哪個車主一定要做滴滴司機,是什麼讓廣大人民群眾和網友如此痛恨滴滴平臺呢。

一句“滴滴不死,天理難容”到底有多大的仇恨.

一,作死的節奏太明顯了,主要表現在抽成收費不夠透明化,乘客端和司機端收費差異比較大。收取高額的綜合抽成後,給與滴滴司機的福利和保障太少。

二,坑人的運營管理方式讓人受氣委屈,乘客取消訂單滴滴司機就得浪費時間和油錢,被惡意差評不能有效維權,接客途中成本不計算在車費內,滴滴車送客結束後,返程放空行駛成本較大,出事沒人管只能自己承受。

三,讓滴滴司機們感覺到自己為滴滴公司打工,每天要交很多抽成,又享受不到服務和保障,每天還要小心翼翼的,前面怕被查被抓,後面還要交高額的綜合抽成。

三,乘客打滴滴車被繞路多收費,被滴滴司機騷擾,遇到沒有素質道德的滴滴司機。

四,一家獨大,樹大招風,遭人記恨,每天賺太多錢又沒看到拿錢出來做公益或者福利。

五,經常把乘客和司機當傻子玩,各種忽悠,坑人。

六,有問題諮詢客戶都是機器人似的回答,讓人非常上火。

七,乘客還沒上車就開始扣錢收費。

一句“滴滴不死,天理難容”到底有多大的仇恨.

至於那些花幾塊錢就要裝大爺的乘客是不屬於滴滴平臺問題,乘客讓司機委屈受氣了這能怪滴滴平臺嗎,但是那些素質道德低下的滴滴司機就是滴滴平臺的問題,人是你招來的,你就得管,至於乘客是消費群體,確實也不好去管,只能給與乘客評分等級,依靠評分等級增加或減少打車成本以此告示乘客出行注意自己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