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科普|深入理解机器人原理,从这本《机器人学》开始

和你一起 理解科技 认识世界

科普|学科简介|机器人学


“机器人”这个词,相信大家已经习已为常了,很多工作正在逐渐被机器人所代替,因此在未来,我们是要与机器人协作,还是与机器人竞争;是要让机器人为我们工作,还是工作被机器人所取代,就看我们能否把握今天,尽量多了解机器人相关的知识,更“懂”机器人,这样才能不被时代所抛弃。

极速科普|深入理解机器人原理,从这本《机器人学》开始

未来许多工作将完全被机器人所替代

机器人的科普太多了,对于想要让自己对机器人的理解更深一层的同学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就会主动寻找书本,首先从字面上来寻找,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本《机器人学》,打开一看,我去,全是矩阵,到底在讲啥?

极速科普|深入理解机器人原理,从这本《机器人学》开始

《机器人学》——领域内核心教材之一,常见的版本由有蔡自兴或熊有伦任主编

首先澄清一下,《机器人学》这门学科,虽然说是可能涉及到多学科的综合,但并不是研究机器人所能使用到的各种技术,而主要研究机器人领域内的独有技术。举个例子,目前技术水平可以让机器人与人灵活地对话,然而这属于语音识别或人工智能所研究的内容,在《机器人学》中并不涉及。

换句话讲,《机器人学》中的“机器人”是指的一种“狭义的机器人”,我个人给这里的机器人的定义是——拥有关节的机械系统。而99%的关节都属于两类:转动关节R和移动关节P。

极速科普|深入理解机器人原理,从这本《机器人学》开始

狭义的机器人基本就是指机械臂

《机器人学》到底讲什么内容?

A 怎么描述机器人的位置和姿态

机器人就是“刚体”与“刚体”之间,通过“关节”关联到了一起。

机器人上某一点(一般比较关注机械臂末端点)的位置,可以用一个3x1的向量p来表示;其姿态可以用一个3x3的矩阵R来表示。p和R共同表示这个点的位置和姿态。

B 机器人运动学——几何关系部分

分两部分:

正运动学:知道每个关节的转角(R关节)或位移(P关节),一个关节一个关节地逐步推导出末端点的位姿;

一般来说,正运动学主要应用是求解出工作空间的范围,也就是说,看看这个机器人能达到多大范围的位置。

反运动学:知道末端点的需要得到的位姿了,想反求出各个关节的转角或位移;

一般来说,当你知道你想要的机械臂末端的位置和轨迹时,想知道给各个关节应该赋予什么值时,就使用反运动学。

极速科普|深入理解机器人原理,从这本《机器人学》开始

工业机器人主要是各式各样的机械臂

C 机器人运动学——速度关系与力的关系

为什么把它们两个单独提出来?

因为,这两个关系都可以简单地使用一个叫“雅克比矩阵”的东西来表示,所以这个矩阵在机器人学中太重要了。

那么,为什么同一个矩阵可以表示速度关系和力的关系?

功率啊!理想机械臂完全传递所有功率,速度乘以力就是功率呀。

D 机器人动力学——考虑各个连杆的惯量

之前都是假设机械臂都是没有质量的,是为了简化地解决一些问题,而真实的情况是不仅有质量,而且一般还挺沉,所以这时必须考虑惯量(质量和转动惯量)。

E 机器人控制理论

基于自动控制理论的基本方法,结合机器人学中研究内容的特殊性,研究怎么把机械臂控制到想要去的位置,让机械臂能很快地很准确地完成动作。

一句话总结《机器人学》研究什么内容:

研究带关节的机械的运动学、动力学以及如何控制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