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晉中的古廟

從祁縣沿108國道去往太谷,在一進入太谷縣北洸(huang)鄉北洸村地境的時候往右看,就會看到下圖中的這座奇怪的寺廟大殿:該殿宇的下部為青磚整體砌築,而上部則分為三部分,且中間主殿窄小,兩側配殿寬大,形制非常奇特。在沒有前去觀望之前,我幾次看到她都覺得很奇怪,她怎麼是這個樣子呢?

山西晉中的古廟

【“二神廟”大殿背影】

山西晉中的古廟

【“縣保”標誌碑】

國慶六十週年假期,終於尋的一點機會,得以走近她看個究竟:

我到達的時候,廟院的山門剛在建造之中,但是大門沒鎖,我推門走進去,廟院內很寬敞。但是偌大的廟院裡,只剩下了這座大殿,其他附屬建築已蕩然無存。在大門內右側的空地上,我看到了摔倒在地上的“標誌碑”。原來這是合祀在一起的兩位神仙的居所:真武廟和娘娘廟。呵呵,為了方便書寫和稱呼,我借鑑平遙桑冀村碑刻中的稱呼先例,私下叫她“二神廟”。

山西晉中的古廟

【“二神廟”正殿前景】

山西晉中的古廟

【娘娘廟正殿】

該大殿坐北向南,通面闊七間約20m,進深四椽,前簷闢廊。左為娘娘廟正殿,右為真武廟正殿,均四柱三開間,單簷硬山頂。兩殿當中為一間重簷懸山頂隔間,而不是我誤認為的“主殿”。隔間內有木梯可攀登至二層遠眺。

晉中一帶這種形制的大殿雖不普遍,但也不罕見,而且既有二神合祀的,也有一神單祀的,但是性質上都屬於道教建築。我見過三種式樣:(1)就是上面這種;(2)是三殿的外觀為整體建造,殿內分隔開來;(3)三殿單獨建造,一字並列。

山西晉中的古廟

【真武廟正殿】

山西晉中的古廟

【真武廟正殿壁畫】

真武廟和娘娘廟正殿內新近塑立了神像,手法拙劣,不堪入目。但是兩殿的左右山牆上均有滿牆壁畫,其中真武廟正殿壁畫保存完好,色彩鮮亮,內容是“真武大帝”的經歷故事。而娘娘廟正殿內的壁畫曾遭人為刮抹,其狀慘烈,可能已無法恢復。

山西晉中的古廟

【真武廟壁畫細部之二】

山西晉中的古廟

【真武廟壁畫細部之三】

山西晉中的古廟

【真武廟壁畫細部之四】

山西晉中的古廟

【娘娘廟正殿左牆壁畫】

山西晉中的古廟

【隔間正面】

整個“二神廟”大殿前簷下的柱頭及補間,共設有四鋪作斗栱14朵,兩殿內樑架簡單,前壁的隔扇門窗均為舊裝。除形制不同尋常外,建築式樣和裝飾均很普通,看上去應是清代中後期遺作。

但是大殿前的兩株參天古槐,虯枝蒼勁、繁葉茂密,生機勃勃。兩樹主幹相當,直徑都在一米以上,其中西側的一株,樹皮被人殘忍剝去約80%,僅有的寬約50cm的外皮依然供養著一團巨大的樹冠。從外觀上一眼看去,也絕非百年之物。古槐是否能說明此廟歷史久遠,現存建築僅是後世重修?

山西晉中的古廟

【殿前西側古槐】

山西晉中的古廟

【“二神廟”外觀】

其實,早在十幾年前,我就來看過此廟,如今除了殿頂稍加修葺以外,保存狀況無異。從廟前的大街一直向東約三百米處,就是關帝廟;如果繼續向東行進,就到了第六批“國保”--- 曹家大院(三多堂)。因為曹家大院較晉中其他大院開發為晚,加上地理位置稍有偏僻,且宣傳力度不大,故而遊人不多。要不然的話,把這三處古建築統一規劃,一同開發而形成一定格局,也不算壞主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