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整版说咱乌海!

又一个整版说咱乌海!

《内蒙古日报》2018年7月13日4版发表题为《乌海:以五区打造为抓手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文章。

又一个整版说咱乌海!
又一个整版说咱乌海!

乌海蓝星玻璃建成目前世界最大的以焦炉煤气为燃料的生产线。

又一个整版说咱乌海!

技术领先的循环企业黑猫炭黑厂区一景。

又一个整版说咱乌海!

新建的保障房让百姓实现安居梦。

又一个整版说咱乌海!

首届农牧民文艺汇演展现农区居民新面貌。

又一个整版说咱乌海!

乌海市成功举办了2018中国公路自行车联赛总决赛。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乌海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人大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坚守发展底线、生态底线、民生底线,积极主动推动经济转型城市转型,扎实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聚力转型发展示范区、城乡融合先行区、生态环保攻坚区、投资贸易首选区、优教优医普惠区“五区”打造,用“乌海行动”全力谱写“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乌海篇章。

新旧动能转换 破除资源依赖

不久前,笔者走进了位于乌海市千里山工业园区的陕汽乌海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在装配车间,伴随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和机器的轰鸣声,一辆辆新能源重卡正在走下生产线。“去年,新能源车产销均超过6000辆,产值超过15个亿。”陕汽乌海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销售部部长李明兴奋地说。

以陕汽为龙头,乌海市近年来积极打造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通过产业链招商,先后引进20多家装备制造业企业,经过6年多发展,该市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实现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开始形成规模化发展趋势。除了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外,乌海近年来还着力在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云计算、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成为乌海转型发展的新亮点。目前,乌海全市拥有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20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3.4%,产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23%。

又一个整版说咱乌海!

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齐头并进的还有乌海市的传统产业。多年来,乌海市努力推动传统产业向清洁化延伸,支持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加快焦炭气化示范项目建设,推动煤焦产业向天然气、液化天然气等清洁燃料领域转型发展。同时,该市还加快氢等离子体煤制乙炔技术工业示范项目、洪远40万吨聚乙烯多联产示范项目、京运通硅材料、宝武集团炭材料等重大转型升级项目建设,逐步实现了产业链在延伸,环境污染在减少,自身资源的清洁高效集约利用。如今的乌海,挖煤卖煤的场景早已成为过去,煤焦化企业不仅全部达到年产百万吨的生产能力,而且技术装备水平国内领先,过去生产过程中的焦油、煤气等副产品全都成了宝贝。

又一个整版说咱乌海!

在打造转型发展示范区、投资贸易首选区的道路上,乌海还依托乌海湖及周边大河、大漠等自然及人文要素聚集优势,创造良好的转型投资环境。乌海市积极培育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乌海湖获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龙游湾湿地、金沙湾景区分别入选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沙漠公园试点,全市新增4A级景区5家,旅游业收入年均增长25.8%。如今,该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1.1%,产业综合竞争力在稳步提升。

又一个整版说咱乌海!

重拳出击 铁腕治污

在乌海居住工作多年的人如今都在由衷地感叹:曾经那个烟尘滚滚、黄沙漫天的煤城形象已成为人们脑海中的回忆。如今的乌海大地在变绿、水在变清、天空在变蓝,滨水宜居的湖城乌海正在展示着前所未有的绿色活力,乌海多年来生态环保攻坚取得了明显成效。

数据显示,2017年,乌海市中心城区优良天数268天,较2015年增加40天,比5年前更是增加了110天。大气环境的步步好转离不开乌海市近年来以前所未有的工作力度保护大气环境,打出一系列环保组合拳,进行铁腕治污。

又一个整版说咱乌海!

为使蓝天多露脸,乌海市采取最严格的措施,组织实施了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焦化行业提标改造、矿区环境综合整治和城区烟尘扬尘粉尘综合整治“四大工程”。仅“十二五”期间,乌海市就投入大气污染治理资金84亿元。同时,该市大力推进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在全国率先组织实施焦化行业提标改造,焦化、电力、氯碱化工等重点行业基本实现达标排放,全市所有PVC、精细化工、煤焦化工企业全部完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该市还强力推进矿区环境综合整治,全力推进排土场矸石自燃和煤矿采空区煤层自燃治理,截至目前,全市煤矿自燃火点341处,已完成治理318处,完成治理任务的93.3%。

又一个整版说咱乌海!

乌海市地处乌兰布和、毛乌素和库布其三大沙漠交汇处,干旱少雨,风大沙多,曾经全市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达60%。为彻底扭转这一局面,打造山青水秀城市环境,乌海市多年来坚持生态建设和污染治理同步发力,先后深入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等一批国家重点林业工程。如今乌海市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达19.9平方米,该市先后跻身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乌海市还全面加强水污染防治,制定首部地方性法规《乌海市海勃湾生态涵养区保护条例》,2016年以来,完成重点水污染防治项目78个,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7.5%。2017年该市跻身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

又一个整版说咱乌海!

创城惠民 民生优先

行走在乌海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街道宽敞整洁,绿地游园点缀其间,优美的环境让人陶醉,建成的几个大型公园、广场,为广大市民增添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活环境的持续改善离不开乌海市多年来对民生领域真金白银的持续投入,也离不开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乌海市坚持把创建为民、创建利民、创建惠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打造城乡融合先行区、优教优医普惠区,着力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又一个整版说咱乌海!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乌海市突出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这一重点,深入开展了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八大环境”建设,大力实施脱贫攻坚、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生态建设等民生工程。据了解,自2016年以来,乌海市、区两级362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与全市562个住宅小区建立包联共建关系,先后投入5亿余元,为包联共建小区开展“净化、亮化、绿化、硬化、美化”五化达标工作。该市还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工作范围和环卫保洁工作延伸至农区,在全市范围内持续开展环境卫生、交通秩序、集贸市场等专项整治活动。乌海市的城乡面貌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显著改善。

又一个整版说咱乌海!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乌海市还大力实施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网络等公共文明指引工程,不断激活城市文明的“细胞”,夯实城市文明的根基。在持续开展的“德耀长河·善行乌海”主题学雷锋志愿服务品牌活动中,组建志愿服务团队266个,全市55万人口中拥有注册志愿者人数超过7.5万人。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达2.6万余次,市民对志愿服务认同率和满意率达90%以上,志愿服务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又一个整版说咱乌海!

通过创城中这一个个变化,乌海市民切实感受到了创城所带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对创城的满意度和支持度不断增强。

来源/内蒙古日报 记者/郝飚

大家都在看

联系电话 0473-2999700 邮箱 [email protected]

又一个整版说咱乌海!又一个整版说咱乌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