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24k暑假「鄙視鏈」,戲精or扎心?

這份24k暑假“鄙視鏈”,戲精or扎心?

暑假悄悄來了

這幾天你是不是

一邊忙著在職場打怪升級

一邊操心要怎麼安排孩子的暑假?

這個話題

這兩天在家長群裡討論得也很熱烈

A媽媽

澳州遊學,報名費才三萬。有一起去的嗎?我想讓孩子暑假出去透透氣,長長見識!

@ B 媽媽

哎呀,xx媽媽,怎麼不早說?!早說就跟你們一起去了,我剛給孩子報了一個歐洲夏令營。15天才四萬多。據說能全程體驗英式教育……我覺得咱們以後應該多通通氣,孩子們一起出去才好玩。上個暑假我家熊孩子就說,一個人去美國沒意思!

B媽媽

……

emmm

然後

就有好幾位家長悄悄退群啦!

這份24k暑假“鄙視鏈”,戲精or扎心?

這份24k暑假“鄙視鏈”,戲精or扎心?

家長的隱形鄙視鏈

有錢的選擇出國遊學

工薪階層搞個國內夏令營

最不濟的也得在家門口

給孩子報個暑期培訓班

其實對孩子而言

這些並無優劣之分

但在家長那裡

卻有一條隱形鄙視鏈

在悄然傳遞

這份24k暑假“鄙視鏈”,戲精or扎心?

叮噹梳理了一下

這條鄙視鏈

大致如此:

出國遊學>國內遊學>補習班>戶外郊遊>自學>看電視、玩玩具、運動>家方圓5公里內遊蕩......

大家還記得去年那篇很火的推文《教育鄙視鏈:絕不讓娃和沒英文名、看喜羊羊的孩子同讀幼兒園》麼?由於資源緊張或不自願的攀比,家長間已經形成了一條條教育鄙視鏈。

前方高能預警,請繫好安全帶。五大育兒鄙視鏈,看看你家孩子在哪一層?

這份24k暑假“鄙視鏈”,戲精or扎心?

現在孩子看個動畫片還有鄙視鏈?!

在這張總結出的“動畫片鄙視鏈”圖裡,國產動畫片明顯不受“待見”,排在金字塔的底端,為什麼呢?

一對父母坦言,“一方面是希望孩子學英語,另一方面和當下國產動畫片不分年齡有很大關係。國外那些動畫片都有年齡分級,會直接說明適合幾歲小孩看,家長選起來也方便放心。”

這份24k暑假“鄙視鏈”,戲精or扎心?

“出遊鄙視鏈”,是指帶孩子出遊回來後,同學間互相攀比,比如私人定製旅遊鄙視歐美旅遊,歐美遊鄙視日韓遊,日韓遊鄙視國內遊,國內遊鄙視老家遊。

這份24k暑假“鄙視鏈”,戲精or扎心?

孩子學個興趣班,本來是一個培養愛好的過程,無所謂高低之分,現在塔頂的馬術、冰球等鮮見的貴族愛好,和傳統的畫畫、跆拳道等興趣培養區分開,有家長稱,“貴族愛好的培養費用並不低,但是愛好相同,以後圈子才能相同,也不得不令人反思。”

這份24k暑假“鄙視鏈”,戲精or扎心?

想了想周圍的幼兒園收費,對照這張金字塔,確實透露著些許現實的無奈。

小孩正在上幼稚園的一位母親說:“沒有比較就沒有踐踏。”她的想法代表部分想要逃避這個相對的爸媽,

而正在為女兒“幼升小”犯愁的父親則說:“想給小孩更加的生活和學習環境是人之常情吧?身為爹奮力打拼不就是為了小孩可以上更好的學校,有更厲害的同學、更空闊的視野麼?” 不同的觀念,都有各自成立的理由。

這份24k暑假“鄙視鏈”,戲精or扎心?

早教對於現在新一代8090年輕父母來說,是啟發孩子成長教育很重要的一環,很多父母都會選擇給孩子在幼稚園之前,選擇早教來啟發孩子潛能,但早教動輒就是上萬塊的費用,塔頂的費用更是讓很多家長望而卻步。

這份24k暑假“鄙視鏈”,戲精or扎心?

對家長而言

把孩子培養為人中龍鳳的心態值得理解

不管是哪一個階層的父母

都想讓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

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怎樣才是最好的教育?

什麼樣的孩子是一定能成才的好孩子?

實際上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這份24k暑假“鄙視鏈”,戲精or扎心?

孩子間的鄙視鏈,更扎心

而更扎心的是,在家長的影響下,不要跟民工的孩子玩,不要跟不會說英文的孩子玩,不要跟某個小區的孩子玩,這種赤裸裸的鄙視,不經意間在孩子的人際交往中體現出來。

“我叫Lucy,你叫什麼?”

“我叫Eva”

於是兩個人開始玩耍,當旁邊沒有英文名字的小男孩想要加入時,Lucy拉著Eva跑開了。

這份24k暑假“鄙視鏈”,戲精or扎心?

或許你家孩子此刻在頂端

但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

換個環境

你家孩子就可能是被排擠的那一個

所以

不管你家孩子在身處在“鄙視鏈”的哪一層

有一點很重要

身為家長的我們

要培養小孩漠視“鄙視鏈”的強大心理

不睥睨弱者

不畏懼強者

這份24k暑假“鄙視鏈”,戲精or扎心?

孩子如何才能漠視“鄙視鏈”

而現實是

很多時候我們的孩子無法漠視“鄙視鏈”

當孩子們也相互攀比“我的鞋子是名牌你們買不起”或者“我爸帶我去迪士尼樂園玩,你爸爸怎麼不帶你去”等等時,請先想想自己在教育過程中是否做了不好的榜樣?是否在教育中傳遞了不適當的“鄙視鏈”理念?

很多家長愛比較孩子們的成績

比較孩子們的才藝

比較孩子們的言行舉止

比較孩子們的方方面面

從家長的這些比較中,我們窺視到這些“鄙視鏈”的影子,一些家長爭先站上攀比金字塔的頂端,通過碾壓別人的孩子,來實現“我的孩子很優秀”的自我催眠。

而這些比較對孩子造成的影響

你真真切切瞭解過嗎?

沒有鄙視就沒有攀比

沒有對比也就沒有傷害

家長們要警惕鄙視攀比

在孩子間落地生根

讓孩子過早地承受到

來自這個社會的惡意

所以身為家長的我們

首先要樹立公平包容的教育觀

也要教導孩子客觀地看待自己

教導孩子儘可能地和自己的昨天縱向比較

成為更好的自己

而不是盲目地和周圍其他人的橫向比較

最後

叮噹分享知乎上一個有趣的話題

為什麼老師和家長攀比孩子的學習成績是理所當然

而小孩攀比就會被批評?

試想如果你家孩子也用你的對比邏輯回應你

那會是下面這種畫風——

這份24k暑假“鄙視鏈”,戲精or扎心?

這份24k暑假“鄙視鏈”,戲精or扎心?

圖自少年商學院

說了這麼多

其實歸納起來

就一句話

父母好好說話

孩子才能好好聽話

身為家長的你get了嗎?

這份24k暑假“鄙視鏈”,戲精or扎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