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穿越大半个中国来抓你?三问鸿茅药酒事件

新华社:穿越大半个中国来抓你?三问鸿茅药酒事件

一篇文章,何以引发千里奔波的追捕?

跨省追捕,须慎之又慎,谨防权力“任性”。

新华社:穿越大半个中国来抓你?三问鸿茅药酒事件
新华社:穿越大半个中国来抓你?三问鸿茅药酒事件

网友评论:谭医生从凉城看守所出来了,前后对比图,这眼神儿,这站姿。从意气风发到痴呆样只需要三个月。如果不是民意,还不知道在里面多久。我们,谁是安全的?

01

穿越大半个中国来抓你?三问鸿茅药酒事件

新华社北京4月17日电 广东医生谭秦东因在网络上撰文称鸿茅药酒是“毒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警方近日对其进行跨省抓捕,引发社会广泛关注。4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研究认为,目前该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指令凉城县人民检察院将该案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并变更强制措施。

回顾这一案件,谭秦东的行为到底属于民事纠纷还是凉城县警方所称的“涉嫌刑事犯罪”?警方跨省抓捕是否涉嫌滥用权力?鸿茅药酒“违法广告”为何屡禁不止?新华社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一问:凉城县警方有权跨省抓捕广东医生吗?

事件开始于去年12月。

2017年12月19日,谭秦东在广州市用手机APP“美篇”发布题为《中国神酒“鸿毛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注:原文将“鸿茅”写作了“鸿毛”)的文章。文章称,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老人并不适合饮酒,“鸿毛药酒”通过电视广告“夸大疗效”,幕后推广公司有巨大商业利润。

几天之后,内蒙古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到凉城县公安局报案,称互联网上有人对“鸿茅药酒”进行恶意抹黑,鸿茅药酒作为国药准字号非处方药,却被称为“毒药”,其不实言论和虚假信息侵犯了商品声誉,致多家经销商退货退款,给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造成重大损失。

2018年1月2日,凉城县公安局对此进行立案侦查。凉城县公安局认为,谭秦东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于1月10日对其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1月25日,经凉城县检察机关批准,对其逮捕,并依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凉城县人民检察院相关司法文书显示,该案于2018年1月、3月两次被退回补充侦查。4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研究认为,目前该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指令凉城县人民检察院将该案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并变更强制措施。

该事件在网上引发广泛关注。

那么,凉城县警方有权穿越大半个中国,去广东抓捕医生吗?

凉城县公安局表示,鸿茅国药的生产中心位于凉城县,退货退款造成的损失都发生在当地,属于犯罪结果发生地,当地警方有管辖权。

部分法律界人士则认为,跨省抓捕本身不是问题,但这样做难以避免地方保护主义的嫌疑,事实上应该由广州警方来立案侦查更为适宜。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建伟表示,根据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管辖是犯罪地为主、居住地为辅。谭秦东在广州上网发文,居住地也在广州,即便要行使刑事追诉权,也应该由广州公安机关启动立案侦查更为适宜。

北京市同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王殿明认为,警方虽然具有跨省抓人的权力,但刑事拘留权是法律授予的重器,凉城县警方在整个事件中行动如此迅速,是否有滥用权力的嫌疑,还值得商榷。

二问:十年来违法广告为何屡禁不止?

鸿茅药酒,到底是酒还是药?

2003年11月25日,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鸿茅药酒为甲类非处方药。鸿茅药酒的商品包装上,标有“祛风除湿、补气通络、舒筋活血、健脾温肾,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脾胃虚寒、肾亏腰酸、妇女气虚血亏”的字样。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4月16日晚就鸿茅药酒有关情况表示,非处方药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规定使用,不能随便增加剂量或用药次数,不能擅自延长用药疗程,更不能擅自改变用药方法或用药途径。

记者调查发现,从2008年起,江苏、浙江、海南等多省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次发布公示,要求停止鸿茅药酒的销售和广告发布。如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连续多年都将鸿茅药酒广告列为违法药品广告予以通告,认为鸿茅药酒广告“夸大产品适应症、功能主治或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保证;含有其它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内容”,及“利用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专家、学者、医生、患者等名义和形象作证明”。

然而,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给鸿茅药酒的广告批文并未间断。2018年3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称“鸿茅药酒广告符合《广告法》《药品广告审查办法》《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的有关规定”。

对此,王殿明认为,“鸿茅药酒注册公司所在地的相关监管部门并未对其经营行为进行有力的监管”。

“药品广告屡禁不止,还在于广告管理流程存在漏洞。”广东国信信扬律师事务所律师罗爱萍认为,“监管部门不能因为企业之前的广告违规,就拒绝对企业新的广告进行审查。鸿茅药酒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即便广告不断受到查处,仍通过修改此前的广告继续不断申请新广告。”

三问:医生吐槽鸿茅药酒值得动用警方吗?

关于谭秦东发文“吐槽”鸿茅药酒的动机,内蒙古警方和律师意见相左。

凉城县公安局办案民警介绍,谭秦东在接受讯问时表示,他发表文章是受朋友鼓动,想吸引读者眼球,为的是“能出名”,所写内容大部分来自互联网。

然而,广东舜华律师事务所律师胡定锋提供的谭秦东的申诉书上写的却是,自己的原始动机是“对‘鸿茅药酒’虚假广告宣传心存反感”。

谭秦东发文“吐槽”鸿茅药酒真的是在损害企业的商业信誉吗?

张建伟认为,专业人员乃至社会公众指出某一产品具有内在缺陷,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通过意见表达, 是在行使监督权。以“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来打压医生,会压缩社会监督的空间,损害公众知情权。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明祥认为,谭秦东的言论即便有不对的地方,也至多是构成民事纠纷。当地警方不应干预民事纠纷,不应成为地方保护主义的工具,要避免“民事纠纷刑事化”。警察是代表国家在执法,行使警权必须慎之又慎。

02

新华社:跨省追捕,须防权力任性

新华社北京4月17日电(记者梁建强)一名广东医生谭秦东,因在网络上发表了一篇吐槽鸿茅药酒的文章,被药酒生产企业所在地的警方跨省追捕,并羁押于当地看守所。这一事件甫一曝光,便引发公众关注。

一篇文章,何以引发千里奔波的追捕?警方的逮捕通知上显示,系因涉嫌“损害商品声誉罪”。其依据是,因为这一文章,导致2家公司、7名个人要求退货,造成损失共计140余万元。

警方的介入,或许有厘清事实、还原真相的初衷。然而,细究其跨省追捕的具体依据,却存在诸多疑问。一方面,这样一篇网帖,与140余万元的损失之间是否存在直接的因果联系?如何判定其具体相关性,需要具体而有力、能够让公众信服的支撑证明。

与此同时,有媒体报道显示,其中一家公司称并未退过货;另一家公司则表示,虽然曾退过货,但目前仍在销售这一品牌的药酒,业务正常。警方在启动跨省追捕程序之前,对相关信息是否进行了详细的核查?对“损害商品声誉”的结果判定是基于独立、客观的调查,还是仅凭报案企业的一面之词,也需要及时公开相关信息。

平心而论,涉事文章标题中直接使用“毒药”表述,存在情绪化之嫌,但正文内容,引述的是公开报道以及政府部门行政处罚公告等,并非杜撰及虚构。有鉴于此,两个问题在做出跨省追捕的决定之前本不容回避——在一条浏览量仅为2000余次的网帖与企业自述的“140余万损失”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尚且存疑之际,启动追捕程序是否应更慎重一些?倘若相关内容并非故意“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那么,急于采取应对刑事犯罪而非民事纠纷的方式是否妥当?

不宁唯是,媒体的公开报道显示,过去的十年间,所涉药酒的广告曾被多个省市级食药监部门通报违法,被暂停销售数十次。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通报显示,2004年至2017年底,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共检索到该药酒不良反应报告137例。在此背景下,更应审慎厘清相关网帖究竟是属于“造谣”还是“质疑”,究竟是基于既有事实的提醒还是恶意虚构内容中伤。反之,难免会被公众揣度,“跨省追捕”是否只是出于报案者利税大户身份的“地方保护主义”?

能真正击退质疑的,从来不是震慑与恐吓,而是有理、有节、有据的沟通与回应。先给讨论多一些空间,让对话多一些可能,效果可能远好于试图“杀鸡儆猴”般的来势汹汹、锋芒毕露。

跨省追捕,须慎之又慎,谨防权力“任性”。全面依法治国与执法规范化的要求一再被重申之际,类似跨省追捕的决策制定与执行,必须经得起法律的审视,经得起事实与时间的检验。

新华社:穿越大半个中国来抓你?三问鸿茅药酒事件

《时间简史》是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创作的科学著作,该书自1988年首版以来,已被翻译成40种文字,累计销售量达2500万册,成为一本畅销全世界的科学著作。

全书十二章,讲的全都是关于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识,深入浅出地介绍遥远星系、黑洞、粒子、反物质等知识,并对宇宙的起源、空间和时间以及相对论等古老命题进行阐述。

公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时间简史”,赠送《时间简史》插图扫描版PDF

新华社:穿越大半个中国来抓你?三问鸿茅药酒事件

《人类简史》是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的一部重磅作品。从十万年前有生命迹象开始到21世纪资本、科技交织的人类发展史。

人类为何能登上生物链的顶端,最终成为地球的主宰?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到科学革命,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吗?我们过得更加快乐吗?理清影响人类发展的重大脉络,挖掘人类文化、宗教、法律、国家、信贷等产生的根源。这是一部宏大的人类简史,更见微知著、以小写大,让人类重新审视自己。

公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人类简史”,赠送《人类简史》插图扫描版PDF

新华社:穿越大半个中国来抓你?三问鸿茅药酒事件

《未来简史》是由尤瓦尔·赫拉利创作的科技理论类著作。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日益成熟,人类将面临着从进化到智人以来最大的一次改变,绝大部分人将沦为“无价值的群体”,只有少部分人能进化成特质发生改变的 “神人”。

尤瓦尔·赫拉利以宏大的视角审视人类未来的终极命运,表达出惊人的预测:“人工智能和生物基因技术正在重塑世界,人类正面临全新的议题。未来,只有1%的人将完成下一次生物进化,升级成新物种,而剩下99%的人将彻底沦为无用阶级!”

公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未来简史”,赠送《未来简史》插图扫描版PDF

(电子书仅供学习参考使用,推荐购买正版纸质书籍。)

- END -

{ 推荐文章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