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面试,黄圣依儿子暴露出的问题,美国家长是如何解决的?

最新一期《妈妈是超人》中,黄圣依的儿子安迪参加了幼升小面试。面试内容主要是语数英三科以及生活常识,涉及

英语口语、逻辑推理、故事描述,以及情感分享

幼升小面试,黄圣依儿子暴露出的问题,美国家长是如何解决的?

对英语和数学问题对答如流的安迪,面对语文老师的提问却败下阵来。虽然“龟兔赛跑”是个很老套的故事,安迪讲述故事却并不流畅,而且词汇贫乏,声音忽大忽小,显得底气不足。当老师问,“在赛跑当中你是获得第一名的,你会怎样子?”安迪说,“我什么都不会说”,“就只表现在心里”。

幼升小面试,黄圣依儿子暴露出的问题,美国家长是如何解决的?

语文老师又让安迪分享一件开心的事情,并捉急地说出种种提示,安迪思考了半天,却想不出有什么开心的事情,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场面十分尴尬又令人心酸。要知道,安迪家境富裕,小小年纪就拥有私人游乐场和私人滑雪场,物质生活基本不缺任何东西。

幼升小面试,黄圣依儿子暴露出的问题,美国家长是如何解决的?

正如老师说的,安迪不是特别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

其实不只是安迪,在亲密关系中,很多家长自己都不知道怎么正确表达情感和情绪,更别说引导孩子去表达了。比如,有些家长从不轻易说爱,觉得表达亲昵感情很别扭;有些家长在职场遇到消极情绪,本想一个人默默压制和消解,没想到负面情绪积累过多突然爆发,不小心把弱小的孩子当成出气筒。

幼升小面试,黄圣依儿子暴露出的问题,美国家长是如何解决的?

无论是积极的情感,或是消极的情感,都需要被适当表达出来。表达情感的过程是一个认识自我的过程,也是一个缓解压力、治愈自我的过程,还可能和他人建立更为亲近的关系。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孩子更准确地表达情感,让孩子健康成长?美国著名育儿网站Kiddie Matters、范德堡大学早期儿童社会情感发展基金会(CSEFEL)官网上有很多不错的方法,下面的列出的小技巧,中国家庭也适用。

01

对感受进行认识和命名(适用于0-3岁儿童)

幼儿与成人一样有着多种多样的情绪,但他们往往没有词汇来谈论他们的感受,这时候,幼儿会通过一些肢体行为来表达,尽管有些行为并不合适。所以,第一步是为感受命名,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感受。

1)通过儿歌认识感受

视频链接:

http://www.iqiyi.com/v_19rrceu1x0.html?fromvsogou=1

主要歌词: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clap your hands…

如果感到开心你就拍拍手

If you’re angry and you know it, stomp your feet…

如果感到生气你就跺跺脚

If you’re sad and you know it, cry out loud…

如果感到伤心你就哭出来

If you’re sleepy and you know it, give a yawn…

如果感到疲倦你就打哈欠

If you’re excited and you know it, shout hurray…

如果感到兴奋你就大声说出来

划线部分的情绪用词和动作用词家长可以充分发挥改编~

2)通过图片认识感受

用图片、插画帮孩子识别他人的情绪和面部表情,可以先从下面几种基本表情学起。(在网上搜索关键词“情绪”,会有很多类似图片可以下载,打印来充当教具很不错哟~)

幼升小面试,黄圣依儿子暴露出的问题,美国家长是如何解决的?

(害怕、高兴、伤心、生气、惊讶、搞笑)

3)通过游戏认识感受

A、家长可以制作一个感受立方体,在立方体六个面粘贴感觉面部的照片或图片。让孩子们滚动盒子,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感觉,他们必须表现出来。

幼升小面试,黄圣依儿子暴露出的问题,美国家长是如何解决的?

B、对于有一定语言能力的幼儿,家长还可以带孩子玩“镜子游戏”

比如,家长对着镜子做出情绪表情,问孩子

"Mirror, Mirror…what do I see?”镜子镜子,我看到什么了

孩子用以下句式回答

"I see a sad Mommy looking at me.”我看到一个伤心的妈妈正看着我(在游戏中,做出什么情绪表情,划线词语就得换成相应的描述词。)

家长还可以和孩子颠倒角色来玩,说“your turn.” 轮到你了。句式变为

"Mirror, Mirror…what do I see?”镜子镜子,我看到什么了

"I see a sad Andy looking at me.”我看到一个伤心的安迪(孩子英文名)正看着我

4)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感受

A、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说出他们的感受,让幼儿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发展情感词汇,以便他们可以谈论自己的感受。比如

“妈妈不得不去上班,你感到很伤心。你说你想要你的妈妈。”

“我听到你在笑,你快乐吗?”

B、家长还可以和孩子谈论别人的感受,这将有助于孩子学会共情,注意自身对他人的言行。比如

“她摔倒了,你觉得她怎么样?”

“你抢了妹妹的玩具,她哭得很伤心。如果换做是你,你的玩具被抢了,你会不会伤心呢?”

02

将感受表达出来(适用于学龄前儿童)

学会认识和识别感受、掌握基本的语言描述能力之后,就要学着表达出来了。

1)在孩子面前应积极表达、善于倾听

A、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以积极方式表达感受。孩子就像海绵,家长的言行很可能被他们不加思索地吸收。如果你的孩子看到家长以积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也会学会这样做。如果他们看到你在不高兴的时候大吼大叫,也更容易模仿这种行为。

B、孩子对事件的情绪反应可能很幼稚,但孩子在表达感受时,家长应认真倾听、适当肯定、适时安慰,孩子才会把你当做容易亲近、值得分享心事和情绪的人。

2)借助故事、动画学会表达

家长可以给孩子讲故事,或者一起观看儿童动画,玩角色扮演,讨论故事中的人物有什么感受,他们是怎么处理和表达感受的,这些处理方式是否合理。(这里为学龄前儿童推荐《星际大爆炸》,里面主人公的情绪表达生动有趣,有时候单单是一个小场景,主人公的表情和心理就发生了丰富的变化,是一部关于人际交往和合作之道的情商启蒙佳作。)

幼升小面试,黄圣依儿子暴露出的问题,美国家长是如何解决的?

3)多种方式的表达

鼓励孩子找到值得信任的人(爸妈、朋友)练习情绪表达。使用第二语言有助于让人更容易聊起原本难以启齿的话题。如果孩子觉得实在是很难说出一些情绪,可以尝试用第二语言谈论

除了口头表达外,家长也可以鼓励孩子用其他积极方式表达情绪和情感,例如写作、绘画、肢体语言(亲吻、拥抱、握手)、实际行动(小礼物)等等。口头表达、肢体语言、实际行动比较直接见效,有助于增进感情,而文字与画面可以保存,可以看到情绪表达能力的进步,也能在日后追查到某段时间里情绪的变化,有利于情绪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