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腾飞起 交通谱华章

——访西藏昌都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泽旺四郎

记者:龙代洪 通讯员:尼玛江村

西藏高原,高山重重,激流滔滔,乱石纵横,人马路绝,艰险万状。

“羊肠小道猴子路,云梯溜索独木桥。”这是在旧西藏昌都地区广为流传的一句民间谚语。以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原因,昌都全区不通公路,经济往来全靠人背畜驮,社会发展极为缓慢。

要想富,先修路。

大道腾飞起 交通谱华章

西藏昌都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段中明陪同昌都市市长陈军到防汛抗洪一线

近年来,昌都市交通运输局干部职工五易寒暑,以“让高山低头、叫河流让路”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含辛茹苦,餐风卧雪,齐心协力,征服重重艰难险阻,全市公路路网结构显著提升,农村公路通达、通畅水平不断提升,交通综合枢纽建设明显加快,交通基础数据指标大幅增长。截至目前,全市11县(区)实现通畅率100%,138个乡镇实现通达率100%和通畅率65.22%,1142个行政村实现通达率100%和通畅率28 %,4377个自然村实现通达率41.2%和通畅率4%,518座依法登记寺庙实现通达率98.3%和通畅率4.8%。全市通车总里程为17122.845公里,公路列养里程13378.54公里,占总里程的86.82%。

天堑变通途 建设新昌都

昌都市交通为何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呢?昌都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泽旺四郎告诉记者:“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昌都市交通运输局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内需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区党委、政府对昌都交通发展给予的特殊关怀和政策支持,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升国道、打通乡村、发展航空、争取铁路”的交通发展战略和“ 顺水、沿江、跨河、穿山、架桥、曲直、畅通、安全”的工作理念,展开了一场场声势浩大的交通大会战,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保障作用。”

近年来,是交通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群众出行更加便捷的五年。五年间,全市完成道路运输客运量1566.11万人次,客运周转量98254.66万人公里、公路运输货运量731万吨、货运周转量340417.8万吨公里。全市已开通各类客运班线61条,客运营运总里程为19853公里;11个县(区)客运覆盖率100%;138个乡(镇)中开通直达客运班车的乡镇25个,有途经客运班车的乡镇43个,占43.18%;1142个行政村中2个有直达班车(约0.18%),134个行政村有途经客运班车(约占11.73%),农村客运覆盖行政村254个。全市各类运输经营企业和经营业户达5812家(户),拥有一级和二级客运站各1 个,三级客运站9个,农村客运停靠站16个。客运舒适性、快捷性明显提升,出租车改革顺利完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升。

俗话说“金桥银路”。农村交通事业的发展,在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大道腾飞起 交通谱华章

昌都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泽旺四郎陪同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厅长永吉检查公路建设情况

近五年来,昌都全市共实施国省道项目15个,农村公路项目1182个,新增公路通车里程2914.13公里,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38.04亿元,为昌都市稳增长、扩内需作出了积极贡献。积极吸纳农牧民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建设、养护,5年间,共计吸纳农牧民达600万人次,增加群众现金收入达5.2亿元;吸纳农牧民机具参与农村公路建设30万台班次,增加现金收入1.2亿元;举办培训班120余次,受训农牧民群众达3000余人。

这五年,是交通行业管理扎实推进、“两路”精神薪火相传的五年。五年间,市交通运输局紧紧围绕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热点、焦点问题,依法行政,强化监管,创造了健康、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全市公路建设管理制度逐步规范,公路建养水平明显提升,客运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连续5年无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机关服务型部门职能逐步健全,交通行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交通技术力量进一步充实,交通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两路”精神全面传承弘扬。

“以前,我们村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一下雨,坑坑洼洼,到处是水,非常难走。”昌都市卡若区日通乡雄达村村民江次指着家门前新修好的村级公路对记者说:“公路修好了,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了。我们做运输生意的人开始多了起来。我们家也是靠运输,才把楼房盖起来的。这条公路就是一条幸福路。”

大道腾飞起 交通谱华章

昌都市政府副市长泽仁俊美到施工现在检查项目建设进度

五年间,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以抓党建促发展,抓文明促和谐为目标,以促进工作、推动发展、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为落脚点,在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推动精准扶贫、促进群众增收,整顿运输市场秩序、转变干部作风、打造“阳光交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和群众的称赞。五年来,昌都市交通运输局共帮助群众办实事好事100余件,投入资金约2亿元,开展扶贫济困活动13次,帮扶慰问群众资金约200万元,帮助群众就业、创收,推动群众增收约3.8亿元。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如今的昌都,无论是乡间公路还是高速通衢,交通运输条件的日益改善,不仅拉近了雪域高原与内地省市区乃至世界的距离,更有力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健康发展,为高原上的人们带来了幸福,为雪域腾飞插上了翅膀。

泽旺四郎表示,2018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的开局之年和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昌都市交通运输局将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和新任务,建设交通强国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区党委九届三次全会、市委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升国道、打通乡村、发展航空、建设铁路”的战略部署和“顺水、沿江、跨河、穿山、架桥、取直、畅通、安全”的交通发展思路,统筹推进“四个交通”发展,着眼于建立“东接西贯、南进北联”的交通运输网络,积极靠前衔接、不断强化部署,以更加务实,只争朝夕的作风,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的精神,继续开创交通运输工作新局面,再创一个新的辉煌五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大道腾飞起 交通谱华章

对口援藏单位—福建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许永西在昌都市洛隆县调研交通发展状况

——高效率推动交通项目建设。一是2018年力争交通项目开工496个,计划总投资222.438亿元,其中重点项目3个,计划总投资91.90亿元;农村公路项目493个,计划总投资130.7438亿元。二是做好重点项目建设和协调推进工作。开工建设昌都邦达机场专用公路、G214线俄洛桥至昌都快速通道、G318线林芝至竹巴笼重点路段整治(海通沟段和觉巴山段),力争重点项目投资完成30亿元;确保G214、317线过境线项目、珠角拉山隧道工程、矮拉山隧道工程、G317线丁青斜拉山工程等重点项目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加快推进昌都至德格高速公路、林芝至邦达机场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前期各项工作,确保“十三五”内开工建设。

三是加快农村公路项目建设步伐。力争2018年新建农村公路项目落实投资130.74亿元,总承包项目全部完工,力争全年完成乡镇通畅20个,通畅率达到80%,建制村通畅210个,通畅率达到46%,自然村通达110个,通达率达到43.7%。四是梳理昌都“十三五”公路交通规划未完成项目,力争后三年内全部开工建设,确保“十三五”交通规划顺利落地。五是着手编制昌都市高等级公路规划,完善县县通高速路网布局,并及时开展相关前期工作。六是根据藏政发[2017]29号文件精神,尝试开展政府社会资本合作模式(BOT、BOOT、PPP、BOO)。六是认真总结农村公路施工总承包项目实施经验,进一步规范总承包工作,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高标准推动行业深化改革。一是深化道路运输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班线客运改革各项工作,完成省际、县际及农村客运班线改革和城市公共交通工作。二是推进“放管服”改革。继续精简规范行政权力事项,确保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加强“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和行业指导服务。加大农村公路简政放权,进一步加大下放各县的建设权限。

三是深化建管养运改革。积极探索农村公路铺装路面采取“专业队伍养护”或“专业队伍+农牧民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养护工作;无铺装路面主要依靠沿线受益群众采取“分段领养”或“承包养护”等方式开展养护工作,推动农村公路养护多元化发展;推行沿线农牧民承包养护制度,建立起能进能出的激励考核机制;以察雅县为重点,确保“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建设出成果、见成效,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大道腾飞起 交通谱华章

昌都市交通运输局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为贫困学生发放助学物资

——提升交通运输服务。一是抓好建设项目服务工作。协调市(中、区)直各部门和各县(区)给予更大的理解和支持,共同做好工程建设征地拆迁及施工环境保障等各项工作。二是提高运输服务水平。优化客运运力和线路资源配置,加快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城市公交营运进程,提高农牧区客运通达率。开展服务质量考核,提高运输服务水平。三是推进交通生态环保建设。积极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和污染综合防治,将集约、绿色、人本理念以及绿色设计、绿色施工贯彻到工程建设全过程,大力推进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再生利用、降噪环保改性沥青筑路应用、温拌沥青铺路技术应用,在施工中重视水土保持,做好环境恢复,尽量减少占地,着力打造生态交通。

 ——提升安全生产管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安全发展理念,始终秉承“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始终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紧紧扣住“安全舒适、平安出行”时代主题,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矢志不渝打造“平安交通”昌都名片。

一是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制度,继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积极构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二是抓住工程建设、“两客一危”运输企业安全监管这个牛鼻子,强化动态监管和源头监管,形成安全监管的左右手,不断夯实安全监管体系。三是突出“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初步构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管控双重预防体系。四是全力推进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着力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加快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和危桥改造工程,提高路网安全通行能力,基本筑牢安全生产基础保障体系。五是完善应急机构,加强应急领导,修订应急预案,充实应急队伍,装备应急机械,配备应急物资,强化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安全应急保障能力,全面建成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六是倡导生产企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加快建立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

大道腾飞起 交通谱华章

昌都市卡若区马草坝大桥新改建工程正式建成通车

——提升行业治理能力。一是加快法治政府部门建设,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工作。制定全面推进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的实施意见,研究提出我市交通法治建设的思路、任务、措施和要求。加快交通执法“三基三化”建设和执法队伍形象“四个统一”建设。强化内部审计,完善风险管理,确保资金合法合规使用,依法化解矛盾纠纷,把法治思维和法治要求贯穿到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安全生产各个环节,逐步完善行政调解机制。建立群体性事件预防和调处预案,提前预防和主动化解矛盾纠纷,在法治框架下稳妥解决各种利益诉求和冲突。

二是加强工程项目管理。全面提升交通工程建设管理和工程质量水平。重点完善制度体系,堵塞管理漏洞,提高交通项目设计水平,加强招投标管理,重拳治理转分包问题,开展信用评价,推行工程建设质量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定期公示”和“黑名单”制度,严格落实质量安全监督,治理工程质量通病,确保工程一次性竣(交)工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三是强化运输市场秩序整顿。狠抓源头监管,按照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要求,重点开展运输市场环境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非法经营、倒客宰客、拒载超载等不法行为,加快客货运市场诚信管理体系和市场退出机制建设,对违法运营车辆和从业人员实行告诫制和黑名单制,强化源头管理和动态监管,引导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经营、优质服务。四是加强交通行政执法。持续加大超限超载治理力度,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开展公路货车违法超限超载行为专项整治行动。严格公路运输执法检查,强化“两客一危”车辆监管。加大路政巡查力度,及时查处损坏公路、侵占路权等路政案件,努力构建治超整治工作长效机制。五是
编制好全市交通战备保障计划,加强交通战备专业队伍保障管理,及时协调和调用交通战备物资,做好全市重大军事行动和其他紧急任务的交通保障。六是要认真落实稳定工作责任制,加强日常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强化交通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维稳防控工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的处置能力,维护好行业和谐稳定。

大道腾飞起 交通谱华章

建成后的贡芒公路

 ——提升综治维稳管控能力。继续深入推进维护社会稳定和平安昌都建设,牢固树立稳定是促进一切工作发展的思想,把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三不出”“三稳定”“四无”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十项”维稳措施和市委“十五项”维稳意见,不断细化维稳工作措施,落实维稳工作职责,打牢维稳工作基础,牢牢掌握维稳工作主动权、坚持开展反分裂斗争和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坚持维稳值班守护,加强危化品运输监管,做好公路保通,有效处置涉稳信访问题,严格出租门面社会管控、着力抓好交通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全力维护昌都市的社会局势稳定,促进昌都经济社会和昌都交通运输的持续健康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