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頭搶灘AR市場,AR社交化可行性有多高?

科技巨頭搶灘AR市場,AR社交化可行性有多高?

近兩年,有關VR/AR行業的市場預測報告更是屢見不鮮。

全球第二大市場研究諮詢公司MarketsandMarkets發佈了名為《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市場》的預測報告,報告指出:“AR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18年的110億美元增長至2023年的600億美元。其中,AR在醫療、零售、電子商務等領域的需求增長,將帶動AR市場規模和投資的快速發展。”

AR vs VR

什麼是VR?什麼是AR?

VR是虛擬現實,虛擬現實簡單來說就是完全浸入試體驗,你看到的影像就是顯示屏。

AR是增強現實,帶上AR設備,你看到的首先是現實場景,就像帶了個透明的沒有度數的眼鏡,然後在現實場景的基礎上衍生出虛擬的信息。

相比VR,AR行業未來五年市場規模擴大6倍的發展速度,可謂迅猛異常。AR行業之所以勢頭迅猛,很大程度上源於市場需求的增加以及AR相對來說較低的門檻。反觀VR,其市場需求絲毫不少於AR,但由於其頭顯和高端PC價格的高昂,使得很多人對其望而卻步。但我們不能不看好VR的未來,硬件侷限可以克服,到時前景也是一片燦爛。

AR的優勢,即相較於VR而言,AR更易普及也更具市場潛力

“在VR時代,移動終端這一屬性的認知或許不會那麼強烈,但到了AR時代,新型移動智能終端的形態必將會出現,它將是對當下手機形態的更迭。”北京行雲時空科技有限公司CEO王洪亮說。

我們可以輕鬆的在新聞中關注到一些主流社交產品正在置身AR市場。

就比如,Facebook正在與另外的兩家科技巨擘蘋果和谷歌展開一場事關重大的爭鬥,勝出者將會成為AR開發人員的首選平臺,佔據統治地位。

AR技術本身雖然還處於起步階段,但已經迅速普及,這印證了扎克伯格最近的直覺——AR有望在大眾當中快速流行開來,而VR則仍然是一項相對笨拙的技術,它很大程度上只對重度玩家有吸引力。AR的關鍵優勢在於它不依賴昂貴且笨重的設備,不會將用戶與周圍世界隔絕。它適用於智能手機這一已經為全球超過四分之一人口所有的設備。

科技巨頭們之所以紛紛大舉押注AR,是因為它的應用遠遠超出了社交媒體、遊戲和古怪特效的範疇。

該技術有望在從導航到電子商務的各個領域催生實用的應用,如虛擬試衣間可能會促進服飾的在線購買。宜家的應用已經可以幫助購物者通過虛擬形式擺放他們家中的傢俱。製藥公司正在使用AR來展示有關藥物的實時信息。韓國現代公司使用AR應用來引導消費者瞭解一些汽車的功能特性。

科技巨頭搶灘AR市場,AR社交化可行性有多高?

AR社交

越來越多地跡象表明,AR技術作為一種新興技術正在迅速地應用進各個領域。

社交一向是延長產品熱度、維持用戶粘性的不二法寶。AR社交,也就成為眾多公司發展的方向。

幾年前,隨著AR手遊《Pokemon Go》的大熱,加上軟硬件技術上的突破,美國主流社交產品Facebook、Snapchat和Instagram紛紛提出AR社交戰略,即在社交應用中加入AR相機,以增加更多交互玩法。從數據上看,2017年平均每月有約4000萬美國人參與AR體驗,相比同期增長了30%;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預計,到2019年AR的用戶數將達到5440萬,約佔1/5的互聯網用戶。

而國內,騰訊宣佈,旗下首款AR手遊2018年5月10日正式開測,第一個城市選擇成都。其玩法與此前風靡一時的《Pokemon Go》(口袋妖怪)類似。在《一起來捉妖》中,玩家將化身為封妖師,通過AR技術實現在現實生活中捉妖。B612、Faceu、秒拍、美拍、花椒相機等視頻化社交應用已在發力AR相機。第一視頻研究院在AR視頻化社交上佈局了兩款應用——Rememball 和見文。

一家專注於AR技術的初創公司Blue Vision Labs宣佈獲得1700萬美元A輪融資,此次融資由Alphabet的風投部門GV領投,共1450萬美元。此外,還有 Accel, Horizons Ventures, 和SV Angel聯合參投,其中 SV Angel曾在2016年對其進行了250萬美元的種子輪投資。Blue Vision Labs聯合創始人兼CEO Peter Ondruska表示:“

可共享的,持續性的AR程序一直都是這個行業中的空白,估計到2021年AR行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830億美元。”傳統的AR技術僅能支持單個用戶與設備進行交互,而Blue Vision Labs致力於幫助開發人員創建協作型AR應用。這種應用能夠讓多個用戶同時擁有相同的AR體驗,從而賦予AR技術社交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