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庄村的新鲜事:变着“花”样“马”上富

新华网兰州7月5日电 “之前一直在跑运输,4月份左腿查出伤病之后,就不干了。”正值盛夏时节,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南龙镇马家庄村村民王继宏每天都在马家庄众兴集体经济产业合作社做些维修器材的活儿。

“家里有不到一亩的地,都种了玉米。”王继宏说,之前靠自己跑运输和大儿子在外打工以维持7口人的温饱。如今,伤病在身的他难以继续往日的工作,而合作社离家近,每天能有100元的收入,活也不是太累,在他眼里是“顶好的营生”。

马家庄村的新鲜事:变着“花”样“马”上富

南龙镇地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南郊。自古以来,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甘川古道在这里交错延伸,悠久的茶马互市衍生出了临夏马具文化。如今,马家庄村所产的马具销往全国,甚至还出口国外。“马家庄村离不开马,更离不开马具制作技艺。”南龙镇马家庄村党支部书记马源来说。

依托着深厚的马具文化底蕴,马家庄众兴集体经济产业合作社对村中闲置已久的空地进行土地平整绿化,牵头组织村民以入股分红的方式参与,集资兴办了马家庄村马术游乐城,共占地2.33万平方米,引进了来自四川三十多人的马术演艺团,设有马术表演区,矮马娱乐区、蒙古包休闲体验区、饮食保障区4大活动区。

马家庄村的新鲜事:变着“花”样“马”上富

如今,村里为进一步扩大乡村生态游产业,将马术、玫瑰、牡丹联动发展,成立了马家庄村众兴花卉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已有包括63户精准扶贫户在内的118户村民入股。同时,还解决了50余名村民的就业问题。截止6月,马家庄村剩余贫困户3户14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1%下降至0.58%。

马源来掰着指头算了笔账,之前全村种植玉米时,一亩地就需要30个工人,每人每天工资80元,算下来,“种玉米等于没种”。如今马家庄村以种植玫瑰、牡丹和蔬菜为主,一亩地可种1000株玫瑰,3年之后,1株玫瑰能产4斤左右的湿玫瑰,每斤20元,可做成玫瑰茶和玫瑰糖,而每4斤湿玫瑰可加工1斤玫瑰干,每斤收入可达60-80元,“相比于之前种植玉米的所得,‘小花卉’为我们带来了大实惠。”

“通过产业的联动发展,有效地推动村子的脱贫攻坚进程,真正成为马家庄村群众脱贫致富的富民产业。”马源来表示,这为马家庄村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变化提供了“别样的景致”。

此外,马家庄村依托大夏河三十里牡丹长廊风景线区位优势,借助临夏市牡丹文化节、省运会、美食节等节会,积极动员精准扶贫户架设钢架大棚71栋,培育种植四季玫瑰2万株,种植面积22亩。同时,组织村社干部赴陕西袁家村学习考察,计划今年整合辖区2到3个主巷道打造特色生态巷,并逐年扩大实施范围,力争在5年内将马家庄村建成一个真正的生态旅游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