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九流中三教指的是什么?你确定知道?

我们现代用一个词形容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常用的就是三教九流,稍微有那么点贬义,那么这个三教九流到底是哪三教,哪九流呢?很多人表示都知道,不就是那什么吗?不过不要着急下结论,关于三教九流的具体含义,远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简单,还要从长计议。

先说九流,民间关于九流的说法有很多,不尽相同,还有什么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的分类,所谓上九流大概就是,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中九流:举子、医生、相命、画家、书生、琴棋、僧、道、尼。下九流:师爷、衙差、升秤、媒婆、走卒、时妖、盗、窃、娼。

三教九流中三教指的是什么?你确定知道?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一流佛祖二流天,三流皇上四流官,五流阁老六宰相,七进八举九解元。等等说法,这些大家不用记,因为这些说法都是怎么来的呢?大概都是小说民间故事,整理附会的产物,不见正史记载,没啥研究价值,这也是为什么三教九流带有贬义的原因,都是小说家编的。

九流真正的含义,是源自《汉书》记载,流就是流派的意思,比喻如水流一般,遵循自然规律,源远流长,自成一派,相当于现代的大学专业分类,一共是九流十家,分别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

三教九流中三教指的是什么?你确定知道?

这就是九流的最初含义,外加一个小说家,因为小说家在古代地位比较低,对社会发展没什么贡献,所以被排斥在九流之外,就好比冥王星被踢出了九大行星一样,算是不入流。但小说家流派从古至今屹立不倒,也算坚挺。

说完九流就要说三教,三教不就是儒道释三教吗?这样解释也没什么错,但是九流的说法出自汉代,但道教是东汉末年才兴起的,佛教大约也是在汉朝刚刚进入中华大地,九流十家很早就有,而汉朝之前却没有道教佛教的概念。

三教九流中三教指的是什么?你确定知道?

实际上,三教儒道释的说法,源自于宋朝,而九流的说法最晚成型于汉朝,不同时代的概念结合在一起,很明显有点矛盾和不搭,起码在汉朝来说,三教并非指的是儒释道三教。

因此我们追根溯源,汉朝之前的三教,指的是什么呢?据汉代的《白虎通德论·三教》记载:王者设三教何?承衰救弊,裕民反正道也。三王之有失,故立三教,以相指受。

简单的说就是夏尚忠,殷尚敬,周尚文,是孔子说夏商周三朝品质的典故,这是儒家的施教内容,忠、敬、文,又叫三德,具体这个很难解释,总之就是跟儒家的什么三纲五常六艺之类的差不多的概念。

三教九流中三教指的是什么?你确定知道?

所以,我们追本溯源,最早三教九流的真正内容应该是这样的,三教:忠、敬、文。九流: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

当然话说回来,我们都知道,语文没有标准答案,有的只是对现象的剖析和探索,三教九流具体是什么内容就不重要了,所谓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