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被伊斯兰征服前的伊朗——安息帝国

安息帝国又名帕提亚帝国(公元前247年-公元224年),古伊朗地区的奴隶制帝国。建于公元前247年,开国君主为阿尔沙克,公元226年被萨珊波斯代替。安息帝国位于罗马帝国与汉朝中国之间的丝绸之路上,成为了商贸中心,与汉朝、罗马、贵霜帝国并列为当时亚欧四大强国之一。汉朝取阿尔沙克的汉语音译"安息"作为国名。

安息原为古波斯阿契门尼德王朝、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塞琉古帝国治下的一个郡,安息直到米特里达梯一世(前171~前138或前137)时期,才大大强盛起来。他即位后几年间,击败东邻大夏和西边塞琉古治下的叙利亚,在中东建立了东自大夏、身毒,西至两河流域,北自里海,南至波斯湾的大帝国。在米特里达梯一世统治末年人口达到580万人。他和他的继承者弗拉特斯二世(前138或前137~前128或前127)统治时期是安息最繁荣强盛时期。

塞琉古帝国皇帝安条克七世在前130年发兵进攻由安息帝国皇帝弗拉特斯二世控制的美索不达米亚。安息帝国将领因达迪斯在大扎卜河沿岸被击败,使安条克七世得以征服巴比伦尼亚和攻占苏萨。塞琉古帝国的军队进一步逼近米底亚,逼使安息人求和,安条克七世要求安息帝国放弃其领土的控制权或者进献大量钱财并释放德米特里二世,否则拒绝和谈。帕提亚帝国释放了德米特里二世,并将他护送到叙利亚,但没有答应塞琉古帝国的其他要求。安条克七世的军队耗尽了米底亚郊区的资源,激使当地人在前129年春季公然反抗安条克七世,安条克七世的军队试图镇压叛乱,而安息帝国则乘机肃清了该地区的敌军,并杀死了安条克七世。安息帝国将安条克七世尸首遣送到叙利亚,安条克七世的儿子塞琉古成为了安息帝国的亲王,而安条克七世的一名女儿则成为弗拉特斯二世的妃子。

可能由于大月氏南下的压力,中亚好几支塞人(Sakas)南下侵入安息北部,经几年的骚乱,直至米特里达梯二世(前124~前87)继位后,安息才派贵族率大军赴东部镇压入侵的塞人,费时十年始得东部平静。于是,相当多的一部分塞人从阿拉科西亚(Arachosia)东徙,越过苏莱曼山进入南亚次大陆。

汉朝在前121年遣使张骞拜访米特里达梯二世。汉朝使者与安息帝国通过中亚的丝绸之路建立了正式的贸易关系,但两者没有订立军事同盟对抗匈奴帝国。安息帝国向进行丝绸贸易的过境欧亚商旅抽税而致富,从中国入口的珍珠也是高价的商品,中国人则购买帕提亚帝国的香料、香水及水果。安息帝国以奇特的动物当作礼物送给汉朝宫廷,帕科罗斯二世在公元87年将狮子和瞪羚送给汉章帝(75年~88年在位)。

米特里达梯二世死后,安息渐渐衰落。这时,西方有新兴的罗马势力,东方有已吞并了大夏的大月氏及其后继者贵霜王朝,在两强压力下,安息处境日益困难。内部斗争及长期与罗马的战事削弱了安息帝国。公元1~2世纪,安息帝国和罗马为争夺亚美尼亚和两河流域进行了长期战争,在人力、物力方面都蒙受重大损失。它后期的都城斯宾,曾三次遭到罗马军队的洗劫,宫殿多被烧毁。自公元前2世纪中叶以来商业就十分兴盛的中东贸易中心斯罗城也在公元164年完全被破坏。其末代君主阿尔塔邦五世(213~227),终于在新兴的波斯萨珊王朝阿尔达希尔一世连年攻击下,兵败被杀,国亡。

安息帝国历44任皇帝,享国470年。安息帝国由很多小地区、小部落组成,很不稳定,不是一个政治上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国家。这是一个由八个独立小王国、许多自治城邦、贵族领地、行省所组合而成的政治集合体,这些小王国或领地不但拥有政经自主权,还拥有各自的军队,这些军队效忠的对象经常是领主而不是安息皇帝。

安息帝国其宗教信仰和体制繁多,当中以希腊和伊朗教派最为盛行。除了少数的犹太人和基督徒之外,大多数波斯人是信奉多神教。当安息王权衰落,各省总督和部落首领纷纷独立时,民族意识的觉醒成为主流。同时,安息人接受了琐罗亚斯德教(祆教、拜火教)。

未被伊斯兰征服前的伊朗——安息帝国

安息银币

未被伊斯兰征服前的伊朗——安息帝国

安息骑兵

未被伊斯兰征服前的伊朗——安息帝国

现在的伊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