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全民信仰佛教,因而緬甸又被稱為“佛國”,據說該國僧侶有50多萬人。凡是篤信佛教的家庭,為了表示對佛祖的虔誠,男子一生至少要有一次當和尚的經歷,女子至少要有一次當尼姑的經歷。
在緬甸,送孩子去寺廟當和尚,可不是一件小事情,其慶祝儀式比婚喪嫁娶還要隆重。
一提到緬甸,人們自然會想到瑞達光大金塔和各式各樣的佛塔群,而民間的建塔之風,也歷經千年不衰。有人估計,緬甸大大小小的佛塔不下10萬座。
在緬甸無數的城鎮和鄉村,隨處可看到善男信女們在佛像前跪拜、祈禱、沉思。
多少年來,信佛的緬甸人寧願自己過著貧窮的生活,也要將省吃儉用存下的錢用在集資維修、興建佛塔上。
如果錢多,就要自己捐資造一座塔。儘管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但在緬甸任何一個佛教徒聚居的偏僻鄉村,人們都有“富足”的力量來修建佛塔。
緬甸信仰的是小乘佛教。小乘法門,是以自我完善與解脫為宗旨。按經典使用語言和所在地區分類:分為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南傳佛教以巴利語為經典載體,傳播地區主要在東南亞的泰國、緬甸為核心地區。漢傳佛教以漢語為經典載體,傳播地區包括中國大陸大部、臺灣和港澳地區,日本,韓國,新加坡,越南等區域,涵蓋了東亞最發達經濟區。藏傳佛教以藏語為經典載體,傳播地區以中國西藏及周邊和蒙古。
南傳佛教是由印度向南傳到斯里蘭卡並且不斷髮展形成的。在教義上,南傳佛教傳承了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統,遵照佛陀以及聲聞弟子們的言教和行持過修行生活,因此稱為“上座部佛教”(Theravàda)。上座部佛教主要流傳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老撾等南亞和東南亞國家,以及我國雲南省的傣族、布朗族、崩龍族一帶地區。上座部佛教使用的經典語言屬於巴利語體系,所以也稱為“巴利語系佛教”。
當年金庸修學佛法,苦學大乘佛法不能開悟,後來學習了小乘佛法,才開悟了。按金庸的感悟,小乘佛法更多地保留了佛教的早期信息,有點原原本本的意思。
南北傳的法與律固然有許多共通點,但是差異乃至相左之處也不少,尤其在法的方面。北傳佛教的特色是兼融並蓄;弘法者只要說得圓融無礙,不妨博引各派教法。 南傳佛教的特色則是保守傳統;弘法者必須謹守在固有教義的範疇內作解釋,不能摻雜其它思想。正由於南傳佛教的保守作風,才使佛陀的教法得以依樣傳承、 不變質。
緬甸人的日常生活
緬甸人的日常生活
緬甸人的日常生活
緬甸人的日常生活
緬甸人的日常生活
緬甸人的日常生活。政治滲入日常生活。
緬甸人的日常生活
緬甸人的日常生活
緬甸人的日常生活
緬甸人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