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史話|惠文王巡北河境 朐衍戎獻五足牛

公元前320年的一天清晨,蒼茫無垠的銀川平原上,黃河奔騰向東流去,在黃河東岸大地上,行進著一隊浩浩蕩蕩的車馬,百餘名身著硬甲、手持長戟的武士如眾星捧月般簇擁著一位身穿王袍、目光堅毅的國君,他就是戰國時代秦國的著名國君——秦惠文王。

銀川史話|惠文王巡北河境 朐衍戎獻五足牛

秦惠文王端坐車中,目光透過車廂的簾幕向遠方跳望只見綠草茵茵,遠山如黛,遠處的黃河在陽光的照耀下泛著刺眼的銀光,平緩地流滴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黃河兩岸的高處,到處是參天的樹木,茂密的草叢,幾隻野鹿悠閒地在林間散步,被車輪鹼壓黃土地的聲音所驚擾,從林間好奇地探頭觀望。一個個清澈的湖泊,像斷線的珍珠般散落在這片平原上,清瑩透亮,秀色如畫。遠處隱約傳來牧人的歌聲和驅趕牧群晚歸的呼喝聲,兩千多年前的銀川平原,還是一塊尚未開墾的處女地,處處透著野性的原始美。

銀川史話|惠文王巡北河境 朐衍戎獻五足牛

此時的銀川平原,正向這位遠方到來的國君展示她綽約的風姿,秦惠文王被這片美麗的土地徹底吸引住了,他信馬由韁,盡情領略這裡和三秦大地截然不同的塞外風景。秦惠文王,這位戰國時期秦國首位稱王的國君,也成為首次踏足銀川平原的中原大國的君主。這在銀川歷史上,無疑具有一定的首創意義,它標誌著中原王朝的觸角開始伸向這片廣袤肥沃的土地,正在茁壯成長的華夏族開始向這裡拓展自己的政治空間。

首次巡遊銀川平原的秦惠文王,是秦國曆史上著名的守成之君。他的本名叫嬴駟,是進行商鞅變法的秦國國君秦孝公的兒子。秦孝公任命商鞅,在秦國厲行變法革新,把落後的秦國變成雄據西北的“虎狼之國”,秦惠文王即位後,堅定不移地執行變法政策,為秦國掃滅六國打下了雄厚的基礎。巡遊於銀川平原之上的秦惠文王,望著遠方那些騎在馬背上、被髮左衽的牧民的矯健身影,絲毫也沒有感覺這些遊牧民族野蠻落後,反而有一種文化的認同感。想當年,變法前的秦國又和眼前這些過著原始質樸生活的遊牧戎族有什麼區別呢?與東方那些文化較為先進的中原大國相比,秦從骨子裡更具有戎狄等民族質樸、純真的本性,在他們身上,從秦先祖開始就流漪著戎狄民族的滾燙血液。

銀川史話|惠文王巡北河境 朐衍戎獻五足牛

春秋戰國時期,華夏族,即漢族的前身,還處於發展壯大階段,不斷和周圍的民族相融合,變得更強大、更具凝聚力。當時民族眾多,華夏族就把西方的民族統稱為西戎,北方的民族統稱為北狄,南方的民族統稱為南蠻,東方的民族統稱為東夷。秦先祖本是東夷的一支,以鳥為圖騰,據《史記》記載,秦先祖費昌子孫眾多,“或在中國,或在夷狄”,秦人的子孫有的成為華夏族,有的則居住在邊疆地區,成為華夏族眼中落後的夷狄民族,儘管文化發展程度不同,但包括秦人在內的華夏族與戎狄民族有著共同的祖先,他們的血管裡流著相同的血液。

武王滅商後,將臣事於商的秦人先祖遷往西北,成為周朝的臣子。秦國先祖造父曾為周穆王駕車西巡。周孝王時,曾命秦先祖非子負責養馬,由於非子的養馬工作非常出色,受到孝王的大力褒獎,被封為西垂大夫,秦國先祖才始走上封邦建國的發展之路。但此時的秦,還稱不上上是一個國家,只是一個低等貴族罷了。周南王時期,周朝開始走上上衰亡的道路,政治動盪,國君昏庸,幽王寵幸褒姒、烽火戲諸侯的瘋狂舉動徹底斷送了周朝的國運。

銀川史話|惠文王巡北河境 朐衍戎獻五足牛

西戎諸部中的犬戎部落,在周朝大臣的裡應外合下,攻下週都鎬京,將幽王殺死,周宣王被迫東遷洛邑,開始了東周列國爭霸時期。秦大夫秦仲親自率軍護送宣王東遷,狼不堪的周宣王為了感謝秦仲的救命輔佐之恩,手指著被犬戎佔據的西周故地說:“我把這片被戎狄部落佔據的西周故土分封給你,你能從他們手中奪回故土,這片廣闊的土地就全是你的。“周宣王給秦仲一張空頭支票,名義上分封他為諸侯,但卻沒有一寸領土,所有的國士都要靠秦人從戎狄手中奪取。

就這樣,秦國在血與火的煉中,成為名震西北的春秋五霸之一。但秦人在與戎狄民族血肉相融、朝夕相處中,吸收了戎狄部落的一些習俗、文化,在當時文化更為先進的東方諸侯國看來,秦國簡直就和遊牧民族沒什麼區別,就算再強大,也只是西北一個蠻夷國家罷了。此時的秦國,還存在著落後血腥的人殉制度,沒有長幼尊卑的人倫觀念,秦國百姓男女老少混居一屋,被東方諸侯國所看不起。秦孝公在位時,深感“諸侯卑秦,醜莫大焉“,他發誓要改變秦國的落後面貌,任命商鞅,變法圖強,短短數十年,秦成為令天下諸侯膽寒的強大國家

銀川史話|惠文王巡北河境 朐衍戎獻五足牛

秦孝公去世後,年僅19歲的太子嬴駟即位,這就是秦惠文王。惠文王即位後,堅持商鞅以法治國的理念,將秦國進一步打造成王霸之國,他東出函谷關,與趙、魏、齊等東方大國爭雄,西平巴蜀,北掃義渠,迫使戎狄方國中最強大的義渠戎國俯首稱臣。他任用賢能,張儀、公孫衍、司馬錯等名將賢士紛紛入秦,為他出謀劃策,征戰沙場。惠文王是個賢能之君,他深知“不戰而屈人之兵”的道理,有時候良好的民族關係要比雄兵百萬更有利於國家的發展。

為了進一步增強國家的實力,為掃平六國做好準備,他需要與西方那些戎狄方國建立良好的關係,讓他們成為秦國的屬國和子民,做秦國統一天下的堅強後盾。在這樣的局面下,秦惠文王即位18年後,開始了首次西北巡遊,向西方戎狄部落和方國表達秦國的善意和結盟的強烈願望。這一年,秦惠文王37歲,正值風華正茂的年紀,一直巡遊到了銀川平原的黃河岸邊,受到了當地部落朐衍戎族的熱情歡迎,於是,就出現了本文開頭的那一幕。

銀川史話|惠文王巡北河境 朐衍戎獻五足牛

胸衍戎,是春秋戰國時期遊牧於陝北、寧夏中北部的一支遊牧部族,他們性情質樸善良,善於蓄養牛羊,過著原始單純的遊牧射猜生活。胸衍戎等西戎各族與華夏族同氣連枝,都是炎黃子孫,據一些專家學者研究,朐衍戎的祖先可以溯到炎帝的孫子逢伯陵,逢伯陵有三個兒子,一個叫殳、一個叫鼓、還有廷,延就是胸衍戎族的先祖,這支遊牧部落早先居住在陝北延水流域,也就是今陝西北部綏德一帶。大約在西周初年,胸衍戎族從延水流域西遷到今銀川平原和鹽池一帶,由於長期居住在延水流域,所以這支遊牧部族被稱為胸衍,即居延的別稱。秦國勢力擴張到寧夏北部地區時,胸衍戎族大部分融入到秦人當中,少部分繼續遊牧生產,西遷到河西走廊以北,即今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境內,這裡在秦漢時期曾經有一個著名湖泊叫居延海,就是胸衍戎族西遷後的遊牧場所。

銀川史話|惠文王巡北河境 朐衍戎獻五足牛

熱情好客是遊牧民族的天性,朐衍戎人用最隆重的禮節歡迎遠方到來的貴賓。他們載歌載舞,盡情歡唱,向這位首次踏足銀川平原的中原大國君王表達自己的敬意。秦惠文王向朐衍戎人表示了和平交往的友好願望,希望這些戎狄部落能團結在自己周圍,遵循秦國從成立初期就一直奉行的和戎之策。秦惠文王知道,只有和這些遊牧民族建立牢固的聯盟,才能保證秦國的繁榮富強,才能早日實現統一六國的夢想。

朐衍戎人以遊牧為生,在他們眼中,那些牛、羊、馬、駱駝等牲畜是他們的生命,是他們的圖騰,是他們信仰的神靈,為了表達自己對秦惠文王的敬意,胸衍戎人把一頭珍貴的、長有五個蹄子的“奇牛”送給他。在他們看來這頭“五足牛”不僅世所罕有,而且預示著會給草原上的人們帶來幸福安康,給秦戎之間的友好交往帶來吉祥。秦惠文王見到這份特殊禮物,十分高興,他給胸衍戎人賞賜了很多絲帛、糧食,和朐衍戌人一起暢飲美酒,共賞歌舞。

銀川史話|惠文王巡北河境 朐衍戎獻五足牛

這件民族間友好交往的盛事,被《史記》(漢書》所記載,成為秦國和西戎民族關係史上的重要事件。由於秦國變法成功,民族關係處理得當,使得秦國迅速強大,終於掃平六國,統一天下。可惜的是,秦朝建立後,窮兵黷武,導致天下大亂,自取滅亡。在秦王朝的廢墟上,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王朝之一——漢朝。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一些儒家知識分子為了提醒漢朝統治者愛惜百姓,輕徭薄賦,曾利用秦惠文王遊北河這件史事,添加了一些迷信和神話色彩,為秦朝的滅亡做出解釋。

銀川史話|惠文王巡北河境 朐衍戎獻五足牛

漢代有一個大儒叫劉向,他曾說秦惠文王遊北河時,朐衍戎人貢獻奇特的“五足牛“實際上是“妖牛作祟”,上天用“五足牛“來警示秦國,不可以像對待牛馬一樣虐待自己的百姓子民,“五足牛”實際上是秦國最終滅亡的徵兆。這個說法有一定根據,就是秦亡於濫用民力,不恤百姓,但是認為胸衍戎人獻“五足牛”預示著上天降下妖牛作祟,就顯得無知愚味了。

美麗富饒的銀川平原,隨著秦惠文王的巡遊,終於擺脫了原始矇昧的狀態,迎來了中原華夏文明的第一縷曙光,這縷曙光之中,沒有刀光劍影的民族爭戰,沒有爾虞我詐的合縱連橫,有的只是民族間的和諧共存,不同文化的碰撞融合,不同經濟形態的互補雙贏。從此,銀川平原地區掀開了不斷融入華夏先進文明的嶄新篇章。

銀川史話|惠文王巡北河境 朐衍戎獻五足牛

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