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到底什么样的人适合复读,什么样的人不适合复读?快看看

大家好,我是北大苏北。

高中生:到底什么样的人适合复读,什么样的人不适合复读?快看看

关于复读这件事,一直争论不断,今天学姐就以客观的角度说一下这个问题,因为复读这件事因人而异。如果你已经开始对应不应该复读而犹豫,那么这篇文章对你来说十分有用。

小伙伴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慎重考虑。不过首先你应该知道的是,假如你复读了,这一年你需要面对些什么。

1、复读前你应该知道的

很多时候我们考虑一件事情的时候或者对某件事进行取舍的时候,考虑的都是对其的付出和收益是否可以成正比,或者在不在接受的范围之中。

如果你选择了复读,那么你要面对的是比以前更加辛苦的一年,这一年你得承受很多,不单单是繁重的学业,还有来自四面八方的精神压力,比如来自你的父母,亲戚朋友,老师同学等等,算下来,复读一年的成本基本在1.5万元以上。

外界条件大体一致,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复读,首先要分析的是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如经过细致权衡,感觉自身还有潜力可挖掘,而且通过总结找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安排好解决不足的办法,才可以考虑复读。

因此,复读并非人人都可以选择,花费一年的时间成败未知,其实是很有风险的。对于考生来说,只有针对自身情况找到最适合的路,才是最重要。

高中生:到底什么样的人适合复读,什么样的人不适合复读?快看看

2、哪些人不适合复读

第一种,遇到大考容易紧张的人。

选择复读需要具备更加优秀的心理素质。复读的人经历了一次重要失败,一般更加容易悲观,对于考试更加容易紧张和焦虑。从考生个性看,许多考试失败的考生就是一个爱紧张的人,今年的失败经验会在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致使整个复读像一个梦魇,失败的情绪伴随着他们的读书。

对于某些特别容易焦虑和紧张的人,最需要的是先上一所普通的大学,先有一点点成功体验和激励,重新调整和定位,将考大学的遗憾化作前进的动力。

第二种,自我约束力很差的人。

复读班的老师很少会像之前的老师那样督促你学习。但是话说回来这也能说得通,你都选择复读了,然后你还不学习,谁还管的了呢?

还有一点就是复读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其学习成绩、个性素质的差异较大。如果学生平常自我约束力较差,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并且很多复读学校留给学生自学的时间较多,这类学生成绩很难提高。

高中生:到底什么样的人适合复读,什么样的人不适合复读?快看看

第三种,不清楚自己高考失败的原因的人。

知道自己败在哪里很重要,加以避免,这也才可以在哪里跌倒在哪爬起来。如果你稀里糊涂就去复读了,都不知道自己当初为什么来复读,那你只会在跌倒的地方多卧一年而已。

找准到底是哪些因素影响了学习成绩,觉得自己很用功,脑子也不笨,就是成绩不如人意,是不是学习的方法或者考试的方法问题,发现及时纠正,亡羊补牢。

第四种,被“逼上梁山”的人。

有不少复读生内心其实对复读是抗拒的,但是父母磨不开面子,觉得身边的孩子都是一本,985,211,自己的孩子考得很差,觉得抬不起头。

你内心抵触复读,就会信心不足,或者开始阶段还有热情,越往后越没冲劲。

高中生:到底什么样的人适合复读,什么样的人不适合复读?快看看

3、什么样的人适合复读

第一种,真的是高考发挥失常的。

我为什么要在这里加“真的”二字呢?你要知道发挥失常不是你借口之辞,抑或碍于面子说自己发挥失常。你自己的水平自己更清楚,之前的月考为什么考了那么多分,还记得你手里的小抄,可乐瓶上的笔记吗?

第二种,学习和考试方法不当的。

有的学生偏科,有一科很差,拖后腿,只有复读,重点攻差科;忽视基础,眼高手低,把精力放在解难题上,策略上犯错,致使基础题分拿不全,难题分又拿不高。不听从老师指导,不注意劳逸结合等,使学习效率低下。

第三种,弥补报考志愿失误的。

有的考生由于所报志愿没有拉开梯度,结果考出的是一批本科的分数,却掉入二批本科的起点;也有考生填了“服从调剂”,结果与自己的志向差距太大,比如,根本不打算学医,却被医学院录取。

高中生:到底什么样的人适合复读,什么样的人不适合复读?快看看

4、学姐说

也有很多人上了不满意的大学,后来通过考研考上了211,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还有很多人读专科不随波逐流,自学考上了本科,也是比比皆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定。

不过如果你选择了复读就没有了后路可以走,就得咬牙走下去,复读这一年,你身上寄予的是更多的希望,当你看着你身边的同学都踏进了校门,在朋友圈开始晒军训照片的时候,你还得继续承受高四这一年艰苦的学业。

相比起心里压力来说,更多的来自于你不知道自己选择这条路到底是对是错。毕竟大家都曾走过高三,踏过高考这根所谓的“独木桥”,也都曾深孚众望过。

如果你选择了复读,我希望你可以在这场只有你自己的硝烟战场上,单枪匹马,独对铁骑的时候,还可以不忘初心,将这条路走完,将这场战争赢得漂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