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不完美的母親,不是嗎?

我們都是不完美的母親,不是嗎?

孩子出生後,貌似照顧孩子的大任就落在了母親身上,倘若哪個父親換換尿布,沖沖奶粉,都會被冠名為"奶爸"!

1.

琪,生完孩子後,全身心的賠了孩子半年,孩子與她的感情也特別的好,只是因為工作,就不得不再次奔赴職場,把孩子交給了她媽媽來帶,雖然孩子也是在她身邊,只是每天她去工作孩子還在睡,她下班孩子還在睡,這種狀態持續了兩年多,她發現孩子貌似不太需要她,吃飯找姥姥,睡覺找姥姥,所有的事情都是姥姥,她這個媽媽彷彿就只是一個把孩子帶到世界上的容器……

琪慌亂過,也跟我們討論過,如何才能找到更好的方法不失去自我同時還能親近孩子,我們勸她,如果不想放棄工作,那就少加些班,至少空出週末陪陪孩子!

琪也照做了,週末儘量空出來帶著孩子到處去玩,可是她發現,孩子與爸爸比她更親近,甚至有很多時候,她想抱抱孩子,孩子都選擇要爸爸,而不是她!

她不知道是因為孩子真的與她生疏,還是孩子故意在生她氣疏遠她,因為之前孩子很多次的跟她提起能不能多陪著玩!

她又開始質疑自己,覺得自己無助又無能,同時又很糾結,她想要停止工作,找回之前與孩子間的親密,可是她又特別怕全職之後,她會失去自我,糾結掙扎了許久,最後她選擇了暫時"逃離"職場,陪伴孩子,陪伴了大半年,孩子確實跟她親密了許多!

2.

還記得兒子剛剛兩個月的時候,指甲長了,需要修剪,家裡老人幾乎都已眼花,自然這工作又落在了為孃的頭上。

當天有些陰天,再加上產後乏力、眼神兒也不給力,拿著嬰兒指甲鉗,自以為對準了兒子的指甲,然後狠狠的落下了剪刀,隨著是兒子響亮的哭聲!

好在嬰兒指甲鉗不是特別鋒利,看到兒子指甲上面的那一條肉,被夾的通紅,感覺是夾在了為孃的心上!

那會孩子睡著了,為孃的被娃的吃喝拉撒鬧的生物鐘嚴重混亂,也有很多時候,對著旁邊熟睡的那小隻,仔細的聽他是否有呼吸異常,有時覺得呼吸太安靜,還會用手去鼻翼間試探孩子是否有呼吸……

很多時候感覺剛喂完不一會兒奶,他又開哭,檢查尿布,沒有尿呀;檢查體溫,也不高;檢查衣物,摸後頸都正合適;以為孩子求抱,抱起來拍拍,還是照哭不誤……

於是亂了陣腳,孩子又不會說話表達自己,不會這是生病的前兆吧?

於是各種網上查詢,諮詢做產科大夫的朋友,向合有娃的媽取經……

最後大家都覺得,孩子可能是餓了,於是又給孩子餵了奶,果然,小傢伙又安靜的睡著了!

可是育兒書上,不是說孩子要定時給喂嗎?為什麼我的孩子會餓的這麼快?

後來才發現,其實很多育兒書裡面寫的也不無道理,只是不適合我的孩子而已,後來,慢慢的找到了適合的育兒方式,發現其實育兒順手多了!

其實,孩子是第一次當你的孩子,你也是第一次當你孩子的媽媽,兩個人需要磨合共同的成長!沒必要苛責自己,孩子生病了就覺得是自己疏忽;孩子的玩具一定要消毒清理的一塵不染;孩子喜歡玩沙子,就覺得贓不可言……

其實我們都不完美,也許每個媽媽在某一個點都會有質疑自己不完美,待過了那個點後,你會發現其實你就是你孩子的育兒專家,因為只有你瞭解你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