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囊安裝在車外?是實用還是多此一舉!

目前來看汽車的安全性,仍然是消費者購車時首要關注要素。自從“主動安全”的概念誕生以來,各種電子安全裝置基本佔據了汽車安全營銷的頭條,而作為早起出現的安全氣囊貌似變得不那麼重要,其實安全氣囊的過去很輝煌、現在很普遍、未來也仍然大有可為。

氣囊安裝在車外?是實用還是多此一舉!

在科幻電影《超級戰警》中有這樣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史泰龍所駕駛的汽車衝入大樓時,車身噴出泡沫形成有力的防護層。對車用氣囊製造商而言,現實當然不像想象那樣天馬行空,但未來車載安全氣囊的發展方向,卻的確是從車內走向車外。

氣囊安裝在車外?是實用還是多此一舉!

實際上,外用安全氣囊已經投入實用,並且在歐洲市場通過了第一階段的實際情況檢驗。只是這種外用氣囊主要是用來保護行人。例如沃爾沃V40便搭載了奧托立夫設計的外部氣囊,置於發動機艙下部,若車輛撞及行人,氣囊將立即展開,包裹住A柱和風擋雨刮,在車輛和人員之間形成緩衝。同時發動機艙蓋後部將抬起,進一步削弱人車相撞的後果。

氣囊安裝在車外?是實用還是多此一舉!

程師當初設計外置氣囊的一大考慮是希望通過此舉來減少碰撞對行人的傷害。當碰撞不可避免地發生時,位於引擎蓋下的安全氣囊將在瞬間彈出,迅速在擋風玻璃、雨刮器和行人之間形成緩衝區域,汽車引擎蓋的後部也會被抬起。此舉可有效緩解汽車對行人頭部的衝擊。鑑於沃爾沃在汽車安全方面所處的領先地位,這家豪華汽車製造商在車外氣囊的下一輪發展中想必也不會落後。

氣囊安裝在車外?是實用還是多此一舉!

看到這裡,相信很多人會有疑問,如果輕微的剮蹭或者是車輛旁邊行駛的自行車等,這種車外的氣囊不會誤觸發吧?尤其是在中國城市這種交通狀況比較複雜的區域。其實,完善傳感器探測精度和算法就可以解決上述問題,這也是車外安全氣囊研究的主要方向。要不然,輕微剮蹭彈出個氣囊來,這個代價肯定比噴漆、拋光更貴。

氣囊安裝在車外?是實用還是多此一舉!

在外部氣囊通往實用的道路上,多重障礙仍然存在。如果氣囊設置在外部,則必須經受雨雪、灰塵和防凍鹽等侵蝕作用。從工作原理上說,外部氣囊必須在碰撞前展開,控制系統需要萬無一失的軟件系統避免錯誤警報。

汽車輕量化和小型化也提升了被動安全的需求,尤其是轎車,不少新車體積越來越小,重量越來越輕,在遭遇皮卡和全尺寸SUV側向撞擊時更加脆弱,即便輕量化車體得到加強,較低的慣量會增大側翻等風險,此時若有外部氣囊吸收一定的能量,輔以更新的其他被動安全裝置,依然可以讓事故後果最小化。其實車的底部可以安裝幾個氣囊,開水裡就不會沉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