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嫁人,守寡80多年,她用这种方式度过每一个孤独的夜晚

在封建社会,女子从一出生就被繁文缛节所束缚,笑不露齿,足不出户都是对古代女子最基本的要求,女子被当做男人的"附属品"而存在。而那些早早就失去丈夫的女人更是可怜至极,改嫁被当做不知廉耻。所以古代女性在丈夫死后一般都会选择守节,她们怎么打发孤独的时光呢?

13岁嫁人,守寡80多年,她用这种方式度过每一个孤独的夜晚

在古代女子一生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能嫁得一个如意郎君,相夫教子然后安安稳稳度过下半生。可事实总是风云变幻的,真正一生顺遂的女性少之又少,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女子,在婚前甚至连未来夫君的面都没见过,更谈不上是否诚心如意了。

13岁嫁人,守寡80多年,她用这种方式度过每一个孤独的夜晚

古代女子中最惨的一类人叫做望门寡。意思就是还没有嫁过去未来丈夫就已经死了。元朝就有一位和亲公主,历时两年经历千上万水才到达伊利汗国,没想到丈夫早已去世,她转而嫁给了丈夫的弟弟。公主身份尊贵又是政治联姻,自然有人愿意求娶。而古代的平凡百姓家的女子遇上这种情况就得守上一辈子寡了。

13岁嫁人,守寡80多年,她用这种方式度过每一个孤独的夜晚

在周朝史料中有这样一个记载:有一吴氏,13岁就嫁给了自己的丈夫,丈夫对她也十分疼爱。好景不长,仅仅半年之后丈夫就因病去世。吴氏一夕之间成了寡妇,夫家人为了让她晚上有事可做,每天将数量不同的三种相似的豆子混合在一起,然后在一齐倒在地上让她去寻,次日来检查。每当将这些豆子全部找齐分类就已经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吴氏也再无暇顾及其他昏昏睡去。吴氏用这种方式日复一日的打发每个寂静的夜晚,不知不觉就守了80多年的寡。

13岁嫁人,守寡80多年,她用这种方式度过每一个孤独的夜晚

在古代历史中有千千万万个这样悲惨的女性,她们受世俗的桎梏和残害,过完自己悲惨的一生。死后族人为其建造一座贞洁牌坊,美其名曰是对守节妇人的嘉许,事实上是用来警戒相同境遇的女性。你怎么看待古代女子守节的做法呢?欢迎讨论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