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批奏折,官员写了一个字,惹得他暴跳如雷,立即将官员斩首

有句老话叫:"伴君如伴虎",意思是在皇帝面前伺候,比在老虎面前还要危险。事实上也是如此,历代帝王都是高高在上不可冒犯的,大臣在皇帝面前都是谨言慎行,不敢有丝毫的逾越。明朝有位知州就吃了这个亏,最后落得革职下狱斩首的悲惨下场,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朱元璋批奏折,官员写了一个字,惹得他暴跳如雷,立即将官员斩首

明朝的时候,有一个姓卢的年轻人,他在读书上资质平平,可从小立志入仕为官。经历了几次科考失败,他终于争取到了做官的机会。经过吏部的推荐,派遣他去山东兖州担任知州。这个卢知州欢天喜地的就去了,没想到这只是他人生悲剧的开端。

朱元璋批奏折,官员写了一个字,惹得他暴跳如雷,立即将官员斩首

到了山东,卢知州接到了朝廷的任命书和官印,这时细心的他忽然发现一个问题。任命书上兖(yan)州被误写成了衮(gun)州。本来这也不是一件大事,可是错就错在卢知州是个认死理的读书人。他立即写了份奏折给朱元璋。长篇大论痛批朝廷做事不够严谨,在如此小事上都不上心,还怎么治理好一个国家。

朱元璋批奏折,官员写了一个字,惹得他暴跳如雷,立即将官员斩首

明太祖朱元璋看到这份奏折,脸上立马就挂不住了。毕竟他是一国之君,被小小一介知州这样指着鼻子骂。当即勃然大怒说道:胆大包天!朕难道不知道是兖(yan)州吗?文人用字各有不同,朕说"衮"读yan,他偏要读gun,难道是想让朕滚吗?随即就下令将知州革职下狱择日处斩。

朱元璋批奏折,官员写了一个字,惹得他暴跳如雷,立即将官员斩首

朱元璋自小贫苦,本就没有读过什么书。平日最痛恨的就是别人嘲笑他没文化出身低。这个知州初出茅庐,偏要往枪口上撞,落得这个结局也不知道该怪谁了。你觉得这个因为一个字引发的血案归根究底是谁的错呢?欢迎讨论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