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虎妈猫爸”为女上学三迁,又一部《摔跤吧,爸爸》级别电影

印度“虎妈猫爸”为女上学三迁,又一部《摔跤吧,爸爸》级别电影

印度“虎妈猫爸”为女上学三迁,又一部《摔跤吧,爸爸》级别电影

影片很好地诠释了,穷人像穷人,穷而有骨气;富人像富人,为富有仁义。这就是印度追求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句台词特别赞:我们身为穷人,只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了。

印度“虎妈猫爸”为女上学三迁,又一部《摔跤吧,爸爸》级别电影

他们体验了贫穷,其实只是拮据,却没有了解贫穷;他们一直在强调对小孩的教育,和小孩的互动戏份却寥寥无几;他们夹在富有富出路,穷有穷方法中间被现实制度和环境抛弃,却没有反思自身的群体(无论是描述的铺垫还是讨论性的出路)。全片就在流水账简单笑料中进行,触碰了教育话题,却方方面面的不深刻

印度“虎妈猫爸”为女上学三迁,又一部《摔跤吧,爸爸》级别电影

先说一点感叹,也算是题外话,这两年进入中国的印度电影很奇妙,除了掀起了一股印度电影票房热潮之外,同时也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或许并不那么美好、时尚,但却无比鲜活的当下印度。这一点其实恰好生动地诠释了曾经流行,如今有点烂大街的名词——接地气。真正的接地气,就是敢于去表现真实,哪怕这真实有丑陋的一面,但是也正因为有丑陋,才显示出人性的伟大。《摔跤吧,爸爸》如此,《神秘巨星》如此,《起跑线》也如此。

电影批判了印度的教育制度与阶层固化。印度人在电影里被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上等人的孩子将来是上等人,中等人的孩子将来是中等人,下等人的孩子将来是下等人。而在我国要读国内大学就必须参加高考,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公平。虽然高考非常辛苦,但至少给贫困生提供了凭实力打败富二代的机会。

印度“虎妈猫爸”为女上学三迁,又一部《摔跤吧,爸爸》级别电影

这部印度电影拍出了我们不能拍的现实,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教育方能改变命运,入学查三代,语言划分阶级,用喜剧的手法来剖析了中产阶级所遭遇的社会歧视和对印度教育体系的拷问,很多场景和细节都让人感同身受,不过,这样的电影也注定无法跟《摔跤吧,爸爸》那样的伟大的作品相比较,整体还是可以一看的!

不出意外这是今年最好的印度片!通过喜剧手法反讽教育问题。笑点通俗易懂,好几次都笑出声。歌舞片段融入剧情,孩子们的表演非常棒!拍的是印度,但简直和我国国内一模一样!除了印度人竟然歧视本土语言?我们最多歧视外地口音。其实还暗藏了“种姓制度”没挑明讲,阶级固化真的很严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