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河北是哪条河,湖南湖北是哪个湖,山东山西是哪个山,广东广西是什么广?

穿短裤的喷子


河南与河北中的河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那就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黄河了。

中国最早的文明就是沿着黄河流域发展起来的。

而湖南与湖北中的湖,也是很著名,那就是洞庭湖。洞庭湖也是历史上重要的战略要地、中国传统文化发源地。

而山东与山东中的山,就是北方最重要的山脉之一,太行山。

太行山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绵延400余公里。它是中国地形第二阶梯的东缘,也是黄土高原的东部界线。

至于广东与广西中的广,就和上面的几省有点不同了,不是天然的山脉河流,而是源自一个历史典故。

在汉朝的时候广东与广西附近并不属于中原政权的领土,当时这里被南越王国统领,后来汉武帝时期被汉朝占领。

汉武帝很高兴,下了到诏令说“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意思就是让当地的官员好好管理,造福当地百姓。后来当地官员为了讨好汉武帝,就把驻守的县改名为广信县。

又以广信县为分界线,以广信县东的地方称为广东,以广信县西的地方称为广西,这就是广东与广西中的广的由来。


漂浮菌


河南河北—--黄河

河北:以在黄河之北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北道,为河北得名的开始。宋设河北路,后分河北东、西路;金分河北东路设大名府路;元设燕南赵北道;明设北平省,后废省,所有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北直隶;清改直隶省;1929年民国改河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河南:简称豫,取地处黄河以南之意。唐代将黄河之南、淮河以北的地区划归河南道管辖。元代称河南行中书省,明代称河南布政司,清代称河南省。有关的河流:黄河。

湖南湖北----洞庭湖

“湖”:洞庭湖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长江中游重要吞吐湖泊。构造 湖。湖区位于荆江南岸,跨湘、鄂两省,介于北纬28□30′ ~30□20′,东经110□40′~113□10′。湖区面积1.878 万平方公里,天然湖面2740平方公里,另有内湖1200平方 公里。

湖北(鄂):宋代自洞庭湖以北至荆山,西包沅澧二水流域设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湖北一名产生。元明两代设湖北道。清代设置湖北。清代湖北的行政中心宜昌,为隋以后鄂州的治所,故湖北简称“鄂”。

湖南(湘):唐代在洞庭湖以南,包括湘姿二水流域设湖南节度使,始出现湖南一名。宋置荆湖南路,简称湖南路。元明两代设湖南道。清代设置湖南。因湘江纵贯全省,故简称“湘”。

山东山西—太行山

山西: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唐大部分属河东道;宋设河东路;金分河东北、南路;元设山西河东道,为山西得名的开始;明置山西省,后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山东:以在太行山之东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南道;宋设京东路,后分京东东、西路;金更名山东东、西路,为山东得名的开始;元设山东东西道;明置山东省,后改山东布政使司;清改山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广东、广西-----广信

知道广东、广西的界分标志之“广”在哪里的人,恐怕不是很多的。有专家曾经在广东封开县和广西梧州考察的时候,从《水经注》知道这里正是桂江与贺江“入郁”(西江)的地方,即西汉时的“广信”,是当时统辖岭南九郡的“交趾部”首府所在地,是依据汉武帝在公元前111年(元鼎六年)统一岭南时所下的圣旨:“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中取出“广信”二字命名;后来以此为界,广信之东为广东,广信之西为广西,这即“广”之由来。“广”字虽出自圣旨,但实是指桂江与贺江入汇西江之地域,故其内涵是两江交汇的意思,这也是中国早有水文化意识的一个体现和佐证。 宋朝建立,统一中国,设置广南东路与广南西路。广南西路,包括今广西全境、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广西"之名即始于此。广西曾发生过侬智 高反宋战争。侬智高扼昆仑(昆仑关),占邕州(今南宁),建立南天国。皇五年(公元1053年),北宋王朝平定这次战争后,便把广西分为邕、宜、融三路,官署设桂州(今桂林),亦称静江府。 广南东路,简称广东路,为广得名的开始;元设海北广东道;明置广东省,后改广东布政使司;清改广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遗产君


中国的取名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大学问,无论是小到给刚出生的孩子取名,还是大到给国家、给省份取名都是非常讲究的一件事情,大家现在看到各种省份的名字已经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要了解一下自己省份或者是别的省份名字来源呢?

接下来我就来跟大家讲一下我国各个省份名字的来源,这些省份在历史中的名字来源其实与山川河流的地理都着一定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讲一下湖南湖北的湖、山东山西的山、广东广西的广、河南河北的河,然后在慢慢讲一下其他省份地里的来源。

湖南湖北之洞庭湖南北

湖南湖北省的湖指的就是古代湖南湖北交界处的洞庭湖了,洞庭湖的湖域非常辽阔,虽然现在已经大部分被湖南省囊括了,但是在古代地区划分的时候,湖南湖北却正正是以洞庭湖为界的。

但是相比于湖北来说,湖南这个名称的来源却要早得多,湖南的名字早在唐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当时唐朝把现在湖南的大部分区域都称之为了湖南道,在那个年代,道就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省。

而湖北这个名字却是在宋朝被灭之后,元朝时期才出现的,后来一直流传至今。

山东山西之太行山

山东之所以被称之为山东,是因为一座山,在古时候山东地区因为处于太行山东边,所以被称为了山东,山东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是在金朝的时候,然后这个名字就一直延续了下来,在清朝确定省份的时候就被称为了山东省。


而山西这个名字最开始出现的时候是元朝时期,它跟山东的名字出现并不是一个时期,当山东被金朝改为山东的时候,山西因为在黄河以东,所以那个时候被人们称为人河东,然后从元朝开始,山西的名字就被确定了下来。

现在的太行山大部分都是包含在山西省内的,跟山东省还有着一定的距离,所以可能很多人就会开始觉得这个说法是错误的,但实际上这个说法并没有错,因为在几百年前改称山东山西的时候,它们确实是以太行山为分界划分的,只不过历史的发展,导致了土地区域的变迁。

广东广西之广信东西

与上面的省份不一样,广东和广西两个名称的由来是出现在同一个时期的,他们都最开始出现于宋朝时期。

当时广东被称为广南东路,广西被称为广南西路,不过那个时代,人们一般称呼这两个地方的时候都会简化一些口语,所以当时广东广西的叫法就出现了,元朝建立之后,也没有太麻烦的改名字,直接就把广东改为了广东道、广西改为了广西道。



而广东广西的由来实际上出自于一个早已经消失的古地名,广信,广信这个地方大概位于现在的广西梧州地区,不过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个地方的名称早已经消散在了历史之中,我们只能从一些史籍中查知到。

河南河北之黄河南北

河南河北的名字来源就更简单了,它们是以中国第一大河黄河为区分的。

我在网上看到有人说河南河北是以漳河划分的,但实际上并不是,虽然现代黄河已经不是在这两个省份的边界了,但是在古代它们名称刚确定下来的时候,确实是以黄河划分南北的。

河南的名称在这众多省份中是出现的比较早的,在汉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而河北的名称就晚了点,是在唐朝的时候才出现的。

不过河北省却因为一个原因的出现,导致后来改了很多名,因为河北是金朝、元朝,明朝、清朝四个朝代的国都所在地,所以在这些朝代中就分别出现了大名府、燕北道、北平省、北直隶、直隶省等名称,一直到民国时期因为国都改换到南京的原因,所以当时人们才以古称将其改为了河北省。



简单说一下其他省份

新疆原本被称之为西域,新疆在西汉时期从被汉朝统治过,不过在后来却与中原王朝断绝了统冶关系,后来的很多朝代,曾经陆续收复了这片土地,又丢失了这片土地,一直到清朝时期平定各种大乱之后,才将重新收复回来,在此之后也把西域称之为了新疆,意思大概就是新的疆土的意思。


辽宁的名称也和一条河流有关,含义大概是辽河流域永久安宁的意思,在元朝的时候辽宁地区被称为辽阳、明朝时被称为辽东、清朝末年到民国前期被称为奉天省,一直到了1929年才被改为了辽宁省。

西藏在唐宋时就开始被称为吐蕃,明朝的时候被称为乌斯藏、清朝初年的成为卫藏,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清朝开始统一把西藏地区称为西藏,然后多年一直保存下来,就成为了我们现在所说的西藏。

青海省的来源很简单,在青海有一座很有代表性的青海湖,所以就有了青海的名字。

很多人都以为四川省名字的来源是指四条大江大河的意思,但实际上并不是,四川的川指的是一马平川的川,这里面的川代表着平原的意思,四川就是四处平原地区合并,才拥有的名字,从宋朝后期出现四川这个名字开始,四川的称号一直延续到了如今。

所以说以上所列出的就是我国全部省份的历史名称来源,很多时候我们看这些省份名称,有些是不能拿现代的地理位置判别的,因为这些省份的区域是随着历史不同时期膨胀缩小的,它们原本是可能在一些山川河流的附近,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可能不在了,而后人因为习惯了古人留下的名称,很容易就发生冲突,因此我们尽量以历史上的名称为标准衡量。


孤客生


古代经常会以一些山河江湖的位置命名地名

河南河北 这里的河当然指的是黄河 但事实上 河南有一部分是在黄河北面的这些都是古代留下的地名 和现在的方位都有一定的差距

河南道与河北道

从名称上来说,河南河北的河是指黄河。河南,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北,因位于黄河以北而得名。河南河北成对出现,始于唐朝李世民时期。贞观元年(627年),李世民置十道,河南道因辖境在黄河之南,故名;河北道因辖境在黄河之北,故名。但在唐朝前期,道属于监察区名称,所以河南道和河北道的辖境都比今天大的多。

作为界河的漳河



从分界线上来说,河南河北的河是指漳河。漳河,上游发源于山西长治,下游作为界河在经过区段划分河北省与河南两省边界。公元前422 年,魏文侯以西门豹为邺令(邺地遗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的邺镇)。西门豹治邺,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以西门引水渠最为历代人民所称道,当地人民在漳河右岸修“西门祠 ” 纪念他。三国初期,建安 9 年,曹操大败袁绍,占据邺城,后为三国魏之首都。曹操以邺为根据地,为向北方战争运粮,于建安 18 年,曹操组织修复了漳河十二渠。

湖南湖北的湖是指“洞庭湖”

洞庭湖位于湖南和湖北交界的地方,因洞庭湖跨湘鄂两省,它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酆四水,古就有“八百里洞庭”之说,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和泥沙的淤积,洞庭湖的面积现在只有解放初期的60%左右。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春秋战国时属楚国,秦分二郡,汉属荆州。唐分归两道,因地居洞庭湖以南,始称湖南。宋为两路,元、明设湖广行省,清置湖南省。因湘江纵贯省境,故简称湘。省会长沙。
而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北岸。春秋战国时期,为楚国之地。秦统一后,楚地为避秦始皇父亲名“子楚”讳,遂以荆山之“荆”改称之。后湖北多称荆,有时合称荆楚。汉属荆州。北宋置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因地处洞庭湖以北,始称湖北。元代属湖广行省。明代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清康熙年间,改为湖北省,沿袭至今。因西部有鄂西山地,故简称鄂。省会武汉。
故此,划分湖南,湖北的湖是洞庭湖。


山东山西的山是指 太行山脉

山西的山是指太行山,山西东为太行,西为吕梁。电影歌曲《人说山西好风光》中唱道:”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太行山是山西与河北的交界,太行山以东是河北而不是山东。

广东:以广南东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以旧广州辖地置广南东路,简称广东路,为广得名的开始;元设海北广东道;明置广东省,后改广东布政使司;清改广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广西:以广南西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置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为广西得名的开始;元设广西两江道;明置广西省,后改广西布政使司;清改广西省;民国仍之;建国后改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觉得还可以,恳请大家点赞!

小胖尬聊


从名称上来说,河南河北的河是指黄河。河南,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北,因位于黄河以北而得名。河南河北成对出现,始于唐朝李世民时期。贞观元年(627年),李世民置十道,河南道因辖境在黄河之南,故名;河北道因辖境在黄河之北,故名。但在唐朝前期,道属于监察区名称,所以河南道和河北道的辖境都比今天大的多。







从分界线上来说,河南河北的河是指漳河。漳河,上游发源于山西长治,下游作为界河在经过区段划分河北省与河南两省边界。公元前422 年,魏文侯以西门豹为邺令(邺地遗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的邺镇)。西门豹治邺,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以西门引水渠最为历代人民所称道,当地人民在漳河右岸修“西门祠 ” 纪念他。三国初期,建安 9 年,曹操大败袁绍,占据邺城,后为三国魏之首都。曹操以邺为根据地,为向北方战争运粮,于建安 18 年,曹操组织修复了漳河十二渠。




在清康熙三年(1664年)之前,湖北与湖南还是一个省,称为湖广省。湖广地区在先秦时,还是一大片湖泊,名叫云梦泽,比今天的鄱阳湖、洞庭湖加起来还要大许多。后世湖区范围不断收缩,在今天两湖之界,形成洞庭湖。

战国至西汉,人们是以崤山(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南)或华山(今陕西省华县东)为界来区分山东、山西地区的,当时的“山西”,是指函谷关以西地区,主要是指以秦都咸阳、汉都长安,即今陕西省西安市为中心的地区;当时的“山东”,主要指函谷关以东的黄河流域(包括今天的山西地区),有时也泛指战国时期秦国以外的六国领土。到了东汉,开始以太行山为界划分山东、山西,东汉光武帝曾称赞大将邓禹“斩将破军,平定山西”,即是指今天的山西省地区。这种变化,是与国都的位置相关联的,西周、秦、西汉的国都皆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对于这里的人来说,华山或崤山以东的平原地区便是山东;东汉的国都在今河南省洛阳市,故以其北面的太行山脉作为地理坐标,以划分山东、山西。后来地区的界线日益准确,便以“山西河东”来指今山西地区。




广东广西的广字则不是这么回事。原来在西汉时期,当时统辖岭南九郡的“交趾部”首府所在地,是依据汉武帝在公元前111年【元鼎六年】统一岭南时所下的圣旨:“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中取出“广信”二字命名;后来以广信为界,广信以东为广东,广信以西为广西。此即“广”字的由来。位于现今广西梧州、贺州与广东封开一带,即西江与贺江交汇一带。


云行雨见闻


河南河北哪个河——黄河

河北省,简称“冀”,因位于黄河以北而得名。

自古有“燕赵多有慷慨悲歌之士”之称,是英雄辈出的地方。

河南省,古称中原、中州、豫州,简称“豫”,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

河南有世界文化遗产6项2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8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3处。

湖南湖北哪个湖——洞庭湖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省境绝大部分在洞庭湖以南,故称湖南;

湖北,简称“鄂”,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武汉,因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

山东山西哪座山——太行山

山西,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太原市,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长城。

山东,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简称“鲁”,省会济南。先秦时期隶属齐国、鲁国,故而别名齐鲁。

广东广西是什么广——广信

广信,是

汉武帝平定南越王国后,到三国孙权时期的交州首府,皇帝下旨“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广信由此而来。

广东、广西之名即由此得来。


摩擦的火柴人


看我这个答案,绝对长知识。

既然有人问到这个问题,索性把所有的省份都说了吧。

河南河北以漳河为界。



这张图比较清楚的表现了河南河北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河北”的说法从汉唐即有,但是真正设立行省还是从清朝灭亡之后。元朝的时候管理河北的叫做“中书省”,明清时期一直叫直隶。

湖南湖北以洞庭湖为界,这个没有什么好说的,非常清晰。洞庭湖在历史上曾经非常非常大,古时候屈原那个年代,常出现在《楚辞》中的“云梦大泽”就是洞庭湖的前身,广阔的湖泊把地理分成了湖南和湖北,也就成为了今天的两个省。不过在明清时期,湖南湖北通常是一起管理的,属于湖广行省。

山东山西则是以太行山为界。不过山东山西并不接壤,太行山以东是河北。只不过习惯上将山东叫做山东,虽然他也的确在太行山以东。

广东广西并没有太明确的地理分界线,一般可以看做南岭的中段是广东广西的分界线。古代广东广西统称“交州”,这一带被称为“交广”,在《孔雀东南飞》里还有“交广市鲑珍”的说法,指的就是广东广西。宋朝的时候,设立了“广南东路”,是现在广东省的由来。

把其他省份的名称来由也说了吧:

第一种是由两个城市的名字组成的省份名称,这种非常多。江苏,是指江宁和苏州,南京在清朝的古称就是江宁。福建,是福州和建州,建瓯古称建州,甘肃,就是甘州(即今天的张掖)和肃州。还有安徽,是以安庆和徽州为名。

第二种是祈求平安的。辽宁,祈求辽河安宁,宁夏,祈求西夏安宁。

第三种是以山川河流为名,黑龙江省我们都知道。浙江是指钱塘江,钱塘江古称浙江,还有贵州省,是因为以贵山命名。青海,是因为有青海湖。

第四种是以地理位置的重要标识,除了上面的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之外,还有云南——云岭之南,陕西——陕原之西。江西——江南西叶。海南岛,在琼海之南。

第五种是因为历史因素,比如天津,是因为明成祖朱棣再次度过海河,所以叫“天津”(天子度津)。重庆,是因为宋光宗最早在重庆被封为亲王,当时的重庆叫做“恭州”,宋光宗也就被封为了“恭王”,后来宋光宗接受禅位当了皇帝,又升了一级,两次升级,为了表示纪念,就把“恭州”改为重庆,一直沿用至今。

第六种是跟少数民族相关的,比如吉林省,吉林在满语里是“沿江地带”的意思,直接用来当省名,西藏和内蒙大家都懂。新疆,是开阔疆土的意思。

还有一个大佬——上海是因为这个地方曾经在明朝有“上海浦”和“下海浦”,其实上海的历史非常非常短,没有什么特别的讲究。

另外,我国的台湾省,是因为康熙在此设立了台湾府,一直沿用了下来。没人说的清究竟是为什么叫台湾,反正就这么叫啦!


小约翰


我国历史悠久,除了大家较为熟悉的长治久安的朝代之外,还有夹杂了很多战乱和割据的时期。很多地方的名字在历史过程中变来改去的,历朝历代对于行政区域划分的差别也是很大的(明清时期的区划跟今天的比较接近)。各朝各代对一级行政区的叫法也有变化:秦汉隋均称为“郡”,唐为“道”,宋称“路”,元明开始叫做“省”(明朝时也曾改“省”为“布政使司”,清之后又改回“省”)。

回到原题。河南河北是哪条河,湖南湖北是哪个湖,山东山西是哪座山,广东广西又是什么广呢?

河南河北的河是黄河。也有反对的说法,因为严格来说,黄河并不是河南河北两省的分界线——河北省全境都在黄河以北;而河南省则是大部分区域在黄河以南,只有安阳等小部分区域位于黄河以北。但我个人不是很认同这种以河分界的理解,因为河南河北的行政区划称谓是有历史原因的。“河南”一称始于西汉的河南郡,“河北”一名则始于唐朝。唐朝用“道”来划分国土疆域,境内共设15道行政区,其中就有河南道和河北道。不过当时这两道的辖区可要比现在这两个省的范围大得多~~

湖南湖北的湖是洞庭湖。“湖南”的叫法早于“湖北”,始于唐朝。刚才说过唐朝的15道行政区域划分,当时湖南一带属于大唐的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因设有“湖南观察使”而有了“湖南”的叫法。到了宋朝,一级行政区的划分有了变化,称谓也从“道”改为“路”。在宋朝最初的15路里就有“荆湖南路”和“荆湖北路”。到了明朝,湖南和湖北都属于“湖广省”;清朝又将明“湖广省”再次分开,洞庭湖的南边为“湖南省”,洞庭湖的北边为“湖北省”,沿用至今。

山东山西的山,有些分歧,一说太行、一说崤山。虽然比较公认的是太行山,但太行其实隔开的是山西和河北;山东虽然算得上是在太行山东边,但却跟太行山并不挨着。这是怎么回事呢?“山东”和“山西”最初是对某一片区域的泛指:西汉之前,“山西”是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山东”则是指函谷关以东的黄河流域,譬如战国时期的“山东六国”指的就是函谷关以东的六国;东汉则以太行山为界划分山东与山西,这两个称谓也并不是行政区的名称。今天的“山西”大部分地区在唐朝属于河东道、宋属河东路,元代设为 “河东山西道”,明清时期开始叫做“山西省”。今天的山东省一带,是先秦时的齐国和鲁国,唐朝时属河南道和河北道,在宋则属京东路,金时改京东路为山东路,这是“山东”第一次作为行政区的名称来专指齐鲁大地,直到今天。

广东和广西的广,指的是古时候的“广信”,也就是今天广西梧州和广东封开一带。汉武帝曾 “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并取此圣旨中的“广信”二字为地名,设立交趾刺史部,用来管辖岭南九郡。后来就以此为界,广信之东为广东,广信之西为广西。广东和广西作为行政区的名称,始于宋朝的广南东路与广南西路。广南东路简称广东路,元代为广东道、明清为广东省,直到今天。广南西路简称为广西路,包括今天的广西全境、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元代将广西路并入湖广行中书省,元设广西行中书省,明清为广西省至今。

欢迎大家补充和指正!


长腿叔叔


  1. 谢谢邀请。中国目前有34个省级行政区,对于一个资深的地理爱好者,今天来为大家解读一下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字,供大家参考。
    1,帝都北京,简称京,乃我大中华之首都。战国时乃燕国京城,辽谓之燕京,金谓之京都元谓之大都,明开国皇帝朱元璋谓之北平,燕王朱棣称帝定都北平,改谓之北京。民国时期谓之北平,新中国谓之北京!

  2. 天津,简称津,明朝朱元璋之子朱棣在此渡海河南下,起兵篡位当上皇帝,成为天子。即天子渡口(古之渡口谓之津),谓之天津是也!
  3. 河北,地理位置上处于黄河之北,唐朝时期把太行山之东称为河北道,清时称为直隶,后民国政府改称为河北省。
  4. 内蒙古,简称蒙,以前是蒙古族聚居的地方,后为了区分外蒙古(既今天的蒙古国),所以称为内蒙古。

  5. 山西,简称晋(春秋时期属晋国领土),地理位置整体处于太行山之西,明朝便已经叫山西省。
  6. 黑龙江,简称黑(取省名第一个字),境内有一条大河,河水墨绿,河流蜿蜒曲折,若游龙,乃称黑龙江,省以江名命名。
  7. 吉林,简称吉(取省名第一个字),清朝时,在松花江沿岸建立了今天的吉林市,后以城市名命名省名。吉林乃满族语言,吉林乌拉意为沿河城市。
  8. 辽宁,简称辽(省会第一个字),境内有辽河,取辽河安宁之意,简称辽宁。

  9. 河南,简称豫(古为豫州之地),整体在黄河之南,谓之河南。
  10. 湖北,简称鄂(清时武昌属鄂州之境),洞庭湖之北,谓之湖北。
  11. 湖南,简称湘(境内有湘资沅澧四条江河,取湘江之湘),洞庭湖之南,谓之湖南。

  12. 山东,简称鲁(古时齐鲁之境),整体在太行山之东,明朝时有山东省。
  13. 江苏,简称苏(取省名后一字,与苏州也有关),取江宁(今南京),苏州二府各一字,合称江苏。
  14. 安徽,简称徽(取省名后一字,与古徽州有关联),取安庆,徽州二府各一字,合称安徽。
  15. 魔都上海,简称沪(古时当地人用竹子编的捕鱼工具)或申(古时春申君之住地),宋时已有人在此远上海洋,故有上海之名。
  16. 浙江,简称浙(省名第一个字),境内有一江,上游名富春江,下游名钱塘江,蜿蜒曲折又叫浙江,以江名为省名。
  17. 江西,简称赣(赣江南北贯穿其境),唐乃江南西道,清时已有江西省。
  18. 新疆,简称新(区名第一个字),汉朝时为西域地区。归中原王朝后,实为新开辟之疆土,清朝左宗棠从沙俄收腹新疆,设有新疆省。

  19. 甘肃,简称陇(境内有陇山),以古之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各取一字命名,谓之甘肃。
  20. 青海,简称青(取省名第一个字),境内有中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民国时期建省,以湖泊名命名。
  21. 陕西,简称陕(省名第一个字)或秦(古之秦国之境),陕县、陕陌之西,谓之陕西。
  22. 宁夏,简称宁(取省名第后一个字),古为西夏之境,取夏地安宁之意,民国建宁夏省,今为宁夏区。

  23. 西藏,简称藏(区名后一个字),自古有藏(藏语,圣洁之意)之称,藏民,藏区,西部藏区,谓之西藏。
  24. 云南,简称云(省名第一个字)或滇(昆明滇池或古滇国),云岭以南,或传说中的彩云之南,谓之云南。
  25. 贵州,简称贵(省名第一个字)或黔(古有黔中郡),明朝已有贵州省之名。
  26. 四川,简称川(省名后一个字)或蜀(三国时期之蜀国,古之蜀地),唐有东川、西川,宋有利州、益州等四路,合称川峡四路,元设四川省,沿用至今。

  27. 重庆,简称渝或巴(古有渝州巴州),宋朝光宗在恭州封亲王,后又当上皇帝,有双重喜庆之意,于是他把恭州改为重庆。
  28. 福建,简称闽(古有八闽大地之称),取古之福州、建州二州之首字,谓之福建。
  29. 广东,简称粤(古为百越之地,越即粤),广东之名最早出现在五代,明朝便有了广东省,更早之前的岭南大地被称为“交州”,也叫“交广”,后居中分为广东广西。
  30. 广西,简称桂(古有桂林郡,今有桂林市),明初便有广西省。更早之前与广东类似。

  31. 海南,简称琼(古为琼州,今有琼州海峡),海南位于中国最南端,是南中国海上的一个岛,叫做海南岛。
  32. 香港,简称港(区名后一个字),香港主要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组成,以香港岛命名。
  33. 澳门,简称澳(区名第一个字),明初有澳门之称,境内有南北两座高台相对,有如澳之门,渔民谓之澳门。
  34. 台湾,简称台(省名第一个字),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明朝设立台湾省,为什么叫台湾省?因为他是中国台湾省,所以叫台湾。


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组成了960万平方公里,组成了伟大的祖国,一点不能少,一分一厘都不能少!

那诗那远方


河南河北

显然,河南河北里面的河指的是黄河,现在以漳河为界(有人提出现在河南有一部是在黄河北面,觉得这个河不是黄河,而是漳河,但漳河只是现在两省的分界河,在解放前,河南在黄河以北的部分叫平原省,后来并到河南省的,另外河南河北的概念很早就有了,不是现代才有的,古时,说河,主要讲黄河,说江主要指长江,得名与分界河是两种概念,再者行政区域是经常发生变化的。如果说现在以现代概念为准,那么广东广西的广信,现在根本就不在了。那要如何说?)


湖南湖北

显然,湖南湖北,是以洞庭湖作为分界的。

山东山西

显然,山东山西,是以太行山作为分界的。

广东广西

这个问题就比较难呀,前面的是河,湖,山这种天然的分界,那么广又是什么呢。

广是取自广信,那么广信又是怎么来的呢?这个是跟汉武帝有关的,我们知道在秦的时候,秦军有一支部队开到南方,这个部队的首领叫赵佗,他趁机在南边建立了南越国,后来到了汉武帝的时候,南越国被汉所灭,汉武帝下诏: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那么官员们就从中拿出了两个字,广与信合成广信做为交州的治所。

到了宋朝的时候,广东广西都属于广南路,为了方便管理,他们就以广信县为界,广信以西呢为广南西路,也就是现在的广西省,广信以东呢为广南东路,也就是现在广东省了。广信就是现在的广西梧州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