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状元出上联:两舟并行,鲁肃不及樊哙,下联堪称经典

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中国古代读书人地位崇高,只要能金榜题名,就有机会为官。而状元又是读书人中第一人,一千多年来,古代中国总共也只诞生了六百多名状元。状元一般指文状元,只是后来朝廷加了武举,武举第一名就是武状元。

武状元出上联:两舟并行,鲁肃不及樊哙,下联堪称经典

武状元和文状元虽然同是状元郎,但两者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历朝历代凡是承平盛世,朝廷都是重文轻武,文人地位远在武将之上,连带着文状元也比武状元地位更高更重些。

明朝的杨慎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号称明代三才子之首,而杨慎的父亲又是两朝首辅杨廷和,作为官二代的杨慎从小就接受了很好的教育,正德六年,杨慎不负众望殿试第一,被点为头名状元。

杨慎是四川新都人,高中状元后,他从水路回家乡视亲。杨慎所乘的小船行至一狭窄处时,恰好碰到另一艘船行到此处,另一艘船上也不是普通人,乃是新科武状元。

武状元出上联:两舟并行,鲁肃不及樊哙,下联堪称经典

两人互报身份之后,却是谁也不肯相让,都想行在对方船的前头。眼看争执不下,武状元说道:“你是文状元,对对子的功夫想必很厉害,我虽然只是一个武夫,却也会对对子,我现在出一个上联,你若能对的出下联,我就让你在前,我的船跟在你后面。”杨慎作为文状元自然是满腹经纶,对一个武人出的对子他根本不在意,当即就答应了下来。

于是那武状元就说出上联:“两舟并行,橹速不及帆快。”

武状元出上联:两舟并行,鲁肃不及樊哙,下联堪称经典

这上联一出,让杨慎很是意外,这上联看似简单,好像只是在说两船之间的比较,实际上不仅指船也指人。上联中的“橹速”暗指三国时期东吴的名臣鲁肃,而“帆快”自然是西汉开国名将,刘邦的妹夫樊哙了。鲁肃不及樊哙,实际上是在说文不如武,文状元也比不上武状元。

杨慎听到上联后便苦苦思索,可是一时之间实在想不出能反制的下联,于是只得认输,让船跟在武状元后头。

这件事一直被杨慎引以为憾,直到几十年后杨慎的儿子大婚,在婚礼上各种鼓乐之声齐鸣,热热闹闹的婚礼场面一下点醒了杨慎,他终于想出了合适的下联:八音齐奏,笛清怎比萧和。

武状元出上联:两舟并行,鲁肃不及樊哙,下联堪称经典

“笛清”又指北宋大将狄青,而“萧和”更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萧相国萧何,萧何作为汉初三杰之一,帮助刘邦夺得天下,其名声、能力确实远在狄青之上,也就是武不如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