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雍乾盛世展出錢幣三組

崇寧通寶瘦金體

崇寧通寶是北宋徽宗趙佶崇寧年間始鑄,年號錢。錢文為徽宗親書,所以又稱其為御書錢。北宋天子出崇觀,鐵畫銀勾字字端。聞道蜀中銅貨小,任憑頑鐵買汪山!”詩中傳述的就是北宋徽宗傳神的“瘦金體”。他御筆親書鑄造過的崇寧通寶、大觀通寶、宣和通寶等錢幣,各個版式精美異常,珍品很多,無一倫比,可與歷代母錢相抗衡,給後人留下了鉅額的物質財富----御書錢,從藝術角度來看:鑄造精美,以崇寧錢為上.是現在青銅錢中價值最高的兩種錢幣之一。宋徽宗更因鑄錢精絕,當時官造成色在96%-96.7%高於崇寧重寶、崇寧元寶,而與王莽並稱“錢法二聖”,榮為宋代第一人。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錢幣三組

藏品名稱:崇寧通寶瘦精體

規格:重10g 直徑:3.5cm

類別:雜項

此崇寧通寶錢體厚重,青銅質,鏽色古舊。“寧”字心外點長且無回筆,類鐵母寧;其次,“通”頭呈三角狀,有稱“三角通”者;還有“崇”字 示部“小”中間豎勾細且向右斜。錢文四字飽滿,寄廓接緣,被公認的各譜均載的大字“崇寧通寶”雷同。除錢徑略小外,輪廓寬窄、 穿孔大小、成色亦基本一致。從材質工藝來看:銅質細膩、鑄造工藝上乘、錢文緊湊大方,合金配比均達到了巔峰。從錢幣佈局來看崇寧文書法清秀骨瘦,鐵劃銀鉤,字體結構疏朗,筆筆挺勁犀利,劃劃輕落重收,豎劃收筆帶點。是徽宗趙佶瘦金書體存留世間的真實顯現。崇寧通寶瘦金體錢幣是古代方孔錢最為代表性的錢幣,四字乃宋徽宗的御筆以精美絕倫著稱於世,因為文字俊秀 製作精良,所以具有非常高的歷史收藏價值,投資價值。

宋代錢幣一組

宋代的貨幣經濟是在中國貨幣經濟經過長期衰落復興後的一個全面發展時期,它開創了以銅錢為主和銅銀並行的歷史新時期。也是中國錢幣史上最複雜的時期,更是中國封建社會文化藝術發展的高峰時期,作為科學技術和藝術結晶的宋代錢幣,在那時期也是呈現出了色彩繽紛爭奇鬥豔之勢。錢幣佔有非常重要地位。宋朝錢文書法多樣化。錢文真,草,隸,篆各體兼備,且多出自帝王,名家之手。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錢幣三組

近日深圳雍乾盛世徵集到一組罕見的宋代錢幣,特意展出珍寶

藏品名稱:宋代錢幣一組

規格:總重53.2g

類別:雜項

此組錢幣分別是熙寧重寶,崇寧重寶,建炎通寶,紹興元寶,元豐通寶,淳熙元寶,宣和通寶,元豐通寶共八枚均屬宋代錢幣。此組錢幣包漿渾厚,髮色自然,字跡深俊。鑄工精良,書法優美。錢幣歷經近千年雖然表面長滿銅鏽,字跡依然清晰,是少見的傳世精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近年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生活將更加豐富多彩,錢幣收藏熱潮高漲。錢幣的藝術性、知識性、史料性和娛樂性在全國人民文化生活中發揮它獨特的作用。所以從錢幣的收藏表現出的特點可以看出,它是流通領域之外的一種文化活動,是貨幣文化的繼承、發展和延續。因此錢幣是極具收藏價值的珍品。

宋代錢幣一組

古代錢幣指退出流通領域的歷史貨幣,中國歷史上用做交換的媒介。時間從商朝到中華民國時期,上下四千年,包括貝、玉、石、金、銀、銅、鐵、鉛、錫、以及麻布、棉布等不同材質,從貝幣到銀元,銅圓,以方孔圓錢為主要貨幣形態。宋代是我國古代盛行年號錢的時代。北宋年號錢鑄造時間長,幾乎貫穿整個王朝始終;種類多,接近歷代所鑄年號錢的五分之一;宋初經濟得到迅猛發展,鑄幣量超出唐代20倍,繼新莽之後的又一高峰,是我國曆史上鑄幣極為發達的時期,幾乎每改年號就鑄新錢.其鑄量、種類之多,為歷朝罕有。而且中國漢字書法藝術,在宋朝錢幣上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和發揚。篆、隸、楷、行、草,各代宋朝皇帝一般都喜好書法,這為錢文藝術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錢幣三組

​藏品名稱:宋代錢幣一組

規格: 總重54.1g

類別:雜項

此組錢幣分別為天禧通寶,元豐通寶,熙寧重寶(篆書體),嘉定通寶,建炎通寶,宣和通寶,熙寧重寶,元豐重寶共八枚宋代錢幣。此組錢幣包漿完美,品相較好。鏽色包漿均極自然 , 銅質精良,製作規整,圓形方孔的銅幣。戰國後期,銅錢是法寶之一,象徵富貴,辟邪。錢幣雖經歷了無窮歲月,但紋路依然清晰可見,上面的鏽跡也見證了其歷史的積澱。

從錢幣身上,我們可以瞭解到政治、經濟、歷史、文化、藝術以及科技等很多方面的知識,古錢幣之所以珍貴,不僅因為歷經歲月滄桑,存世數量稀少,也不僅因為設計精巧、鑄造技術高超,更因為作為一種文化載體,它記錄著各個朝代、各個時期的政治、經濟、金融、商業、文化、科技的發展和變遷。因此它的收藏價值,藝術價值投資價值都級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