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型基金(CTA)的 Alpha 和 Beta 是指什麼?

大家大部分可能是作為個人投資者進入期貨市場的,但是近幾年隨著期貨資管的逐步發展,"CTA"這個詞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大家的視線裡,但是畢竟是私募基金產品,受眾群體相對公募和股票私募基金還算小範圍。上一篇“微頭條”裡有一個大致介紹,好奇貓可以自行參考。以下是知乎裡一個入行很久的基金經理的分享,略調侃,大家自行腦補即可。

國內的CTA產品,是有alpha和beta的。

眾所周知,元勝在中國發行了CDP(China Diversified Program),在國內CTA市場上市場份額比較大,發行渠道廣泛。

又因為CDP策略調倉週期比較慢,今年商品市場整體上漲,所以商品市場漲,元勝就漲,非常直觀,慢慢地大家就把商品市場上漲和賺錢聯繫在一起了。

從資產管理角度來看,如果sharpe差不多或者更高,如果你可以提供和市場相關性低甚至負相關的投資回報,你的策略將非常吃香。 但實際上,在我國的現階段,如果商品市場指數漲了,你沒賺錢,那麼你就會被投資者、銷售渠道的各種問題填滿;而如果市場跌了,那麼大家馬上回來問你跌了多少,如果你回答你已經翻空了,賺了一些,大家卻會更多地質疑你,問你你的策略為什麼和元勝不一樣,和市場中的其他家不一樣,搞得你賺錢了,好像也是犯錯誤了。 (這個說法略誇張哈)

所以久而久之,在我國整個資金管理市場的浮躁情緒和對投資組合理解缺乏的情況下,基金管理者慢慢地都會和元勝保持一致,搞同質化的策略,增加同類策略的比重。因為大家一起虧錢,是“市場”不好,行情不好,並不是你的錯誤。因此,元勝很大程度上,就成了我國CTA的beta,大量資金湧入相似的策略,增加同類策略的系統風險,這在我國,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比如個人資產上,如果你是個個人資產的管理者,如果你沒有重倉配置在房地產上,而是去搞自己的alpha,你的親戚朋友是不是覺得你投資水平一般呢。習慣在泡沫中投資,在泡沫中乘風破浪輾轉騰挪,是目前資產管理者的重要技能。至於成為像《大空頭》那樣的孤膽英雄呢,目前在我國,真是99死1生。

P.S. 《大空頭》算講述07-09年全球次貸危機的觸發,金融市場衍生品複雜性和華爾街金融監管缺失等等問題講的全面又清楚的書籍了(後改編成了電影),想要電子版的評論留郵箱地址~

期貨型基金(CTA)的 Alpha 和 Beta 是指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