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濒临绝后,太后使出一个“奇招”,一连得了十多个皇子


明朝共有十六个皇帝,要说谁继位最坎坷,那明宪宗朱见深当仁不让。本来太子当的稳稳当当的,但老爸明英宗朱祁镇偏要亲征瓦剌,结果兵败被俘。 叔父朱祁钰当上了皇帝,史称为景泰帝。纵观古往今来,新皇帝上位以后,就没有让侄子当太子的事。景泰帝自然也一样,不过他还是念着点旧情,继位三年以后才废了朱见深的太子位,把自己的儿子朱见济立为了太子。

但朱见深的苦日子并没有过多久,景泰八年,明英宗发动了“夺门之变”,成功复位,朱见深便又成了太子。而到了1464年,明英宗朱祁镇去世,十八岁的朱见深继位,也就是明宣宗。即位之后他肃清了英宗留下的腐朽朝政,使得明朝颇有一番中兴的气势,但这个皇帝却有一个危机,那就是子嗣,甚至快到了绝后的地步。

生儿子、立太子一直以来都是皇帝的任务,明宪宗继位以后也努力去做了,但因为他独宠万贵妃,所以第一个儿子出自万贵妃,但没过多久就夭折了。为了再次生子,万贵妃独霸了明宪宗,史称“六宫希得进御”。但万贵妃的肚子一直没有大起来过,于是她也不准宪宗别的妃子生孩子,“后宫有娠者皆治使堕”。万贵妃甚至还毒死了已经被立为太子的朱祐极,“柏贤妃生悼恭太子,亦为所害”。


一直到成化十一年五月,三十岁的明宪宗竟然还没有一个儿子,见他十分忧愁,宦官张敏说出了一个重磅新闻,“万岁已有子也……皇子潜养西内,今已六岁矣,匿不敢闻”,而这个皇子就是日后的孝宗。 一下子多了个活蹦乱跳的儿子,这无疑给明宪宗打了一针强心剂,同年十一月,孝宗便被立为太子。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只有一人不开心,那便是万贵妃。

为了防止孝宗如同前太子朱祐极一样被毒杀,宪宗的生母周太后想了个奇招,那便是“以儿付我”,意思就是让孝宗去仁寿宫居住。而这个奇招,也的确是让万贵妃有苦说不出,久而久之,也渐渐的放下了心中的执念。由于没有她的干涉,宪宗在之后的几年内,竟然有了十余个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