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以法律维权,终将讨薪如愿

近日,宁河区法院一起劳务纠纷案件经过原告的撤诉后,圆满落下了帷幕。

擅以法律维权,终将讨薪如愿

去年春节过后,年余五十的杨某和施某夫妻二人,从黑龙江老家到河北省某工厂打工,两人在宁河区租住了农村房,四千元月薪,堪堪满足家庭支出,工作数月后,由于种种原因二人纷纷辞职,但辞职后工厂迟迟不发放工资,夫妻二人在讨薪过程中碰壁。

讨薪不成终成诉,依靠法律申正义

杨某二人起诉后,经过开庭审理,承办法官发现,为原告开具工资欠条的被告朱某虽常居住于宁河区,但其工作不固定,经常在外地出差,联系朱某极为困难,而且原告对自己工作的工厂具体情况一概不知,所以对原告杨某二人的工作地点、工厂负责人等情况难以查清。朱某庭审中陈述工厂为个体经营,朱某本人也是为厂长打工,所以应由厂长给付工资。因此,本案依靠判决给款,难以保证杨某二人的工资执行到位,杨某夫妻讨薪仍然艰难。

案件进入僵局,经承办法官多次联系朱某,朱某表示帮忙做中间调解工作,由其联系厂长付款,获得原告的认可后,承办法官遂同意朱某的调解方案。至此,原告杨某二人方才看到了讨薪的曙光。

承诺付款频频反悔,言而无信朱某失联

担负了杨某夫妻和承办法官信任的朱某,在多次承诺给付期限后,突然电话失联,朱某提供的住所早已无人居住,案件一度陷入僵局。此时,杨某二人已回黑龙江老家,考虑到杨某二人到天津配合调查需要支付大额的交通费用,承办法官一力承担了朱某失联的后果。

经过长时间的紧张联系,承办法官在本月找到了朱某。这次,法官向朱某严肃讲明了利害关系,既摆明朱某承认欠付工资款的事实,又强调不付款的不利后果,从法律角度打破了朱某的防线。

最终,朱某同意付款,款项直接交付

老实本分的杨某风尘仆仆的赶来取款时,激动的对承办法官连连说了几个“谢谢”,一年的讨薪路,他和妻子讨薪希望早已经磨灭,没想到法院竟然真的帮他讨回了工资,杨某由衷的感谢,也充分认识到了法律武器的重要作用。

我们常说识法、懂法、用法,但有多少人经历过不平不公之后,才体会到法律的重要性,通过杨某夫妻的案件,希望所有人记得——法律始终忠实地守护着每一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