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人的危機,從不讀書開始!

人到中年,你的生活過得怎麼樣?

有人感嘆,答應給另一半的好日子還來不及過上;有人嘆息,子女的受教育壓力還在不斷蔓延;有人擔憂,職場危機隨時都可能爆發……

君不見,42歲的中興程序員歐某,拼盡全力,還是輸給了生活。當職場危機到來,面臨上有老、下有小的現狀和高昂的房貸,他不得已選擇了輕生,來獲得最終的解脫。

君不見,唐山36歲的收費員,每天的工作就是“招手、微笑、收費、再見”,以至於當突然失去了這安穩工作,彷彿整個世界都坍塌了。

人到中年,本應是功成名就、歲月靜好的時候,何以生活竟如此之狼狽?

原因其實很簡單。度過了激烈的職場動盪期,大部分人在人到中年後,越來越習慣呆在自己的舒適區,選擇享受相對安逸的生活,越來越不思進取,而是選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

殊不知,由於長久的不充電、不學習,無論體力和智力,都比不上年輕人,最終導致危機爆發時,竟無路可退。

中年人的危機,大都從不讀書開始。

【02】

同樣人到中年,有人失意,也有人得意。

創辦新東方的俞敏洪,如今仍是無數人的偶像。而他成功的秘訣,就是讀書。

俞敏洪說:“大三開始我就在拼命讀書,基本以每天一本書的速度在往前走。”即便如今早已功成名就,他仍堅持每年讀幾百本書。

在他看來,“一個擁有夢想、積極個性、專注能力、學習能力的人,會更容易在人生奮鬥中取得成功。”

49歲的“矮大緊”高曉松,他並沒有過人的顏值,卻硬是靠著自己的才華,成為無數人心中的“男神”,如今更入職哈佛成為研究員。

高曉松說,閱讀應該是一種生活習慣。對自己而言,讀書就像吃飯,不是一種追求,也沒有太多的意義,“就是一種正常的生活”。

無論是俞敏洪也好,高曉松也罷,他們儘管人到中年,但始終沒有停下學習的腳步,仍然一步步努力向前,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03】

保持學習力,懂得隨時“輸入”,才能讓自己在中年活的更從容瀟灑。

大學者錢穆先生早就告誡我們:“中年以上的人,有了職業,便不再想到要進修,也不再想到業餘還可再讀書。我希望諸位能看重此事,也不妨大家合作,有書不妨交換讀,有意見可以互相傾談。”

在知識日新月異的當下,中年人尤其應該多讀書、讀好書、多交流,不斷充實頭腦,提高自己的專業儲備,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擁有終身學習的能力,不斷突破自我,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如果你也想成為像俞敏洪、高曉松這樣的成功男人,那就來讀書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