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報導」2017年區局十佳優秀案例(六):某電氣技術諮詢服務公司違反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案

案情概要

案件事實:2016年12月8日,新橋市場監督管理所根據相關線索,對轄區內某電氣技術諮詢服務(上海)有限公司出具的編號為JTZ-16N01681VTSP檢測報告提出質疑。經初步調查,該公司作為檢測機構在出具檢測報告過程中涉嫌違反《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第二十五條、第三十一條的規定的嫌疑。

經過調查,本案中,當事人作為某商品檢測(上海)有限公司電子電氣類實驗室,受浙江某技術有限公司委託,對其自有某電子商務平臺上20家第三方賣家所售的同類多媒體播放器產品進行了抽檢,出具了20份檢測報告,均未按照國家相關強制認證證書規定進行檢測,增加了“電源端傳導騷擾”和“諧波電流”兩項不適用的檢測項目;本案中涉及的JTZ-16N01681VTSP檢測報告在頁碼3-樣品照片中出現“保修卡”非“紫光電子X06藍牙MP3MP4運動計步無損錄音筆有屏迷你播放器隨身聽”產品配件。

當事人以上行為違反了《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三款的規定。

當事人未按照國家相關強制認證證書規定進行檢測,增加了“電源端傳導騷擾”和“諧波電流”兩項不適用的檢測項目,所產生的多收費用共計12000元,當事人未告知浙江某技術有限公司“電源端傳導騷擾”項目和“諧波電流”項目不是國家相關強制認證規定的項目,未告知這兩個檢測項目是屬於可選擇的項目及其收費。

當事人以上行為違反了《關於商品和服務實行明碼標價的規定》第十九條和《上海市關於商品和服務實行明碼標價的實施辦法》第二十八條和第四十五條第二款的規定。

辦案人員通過對涉案人員和舉報人的多次詢問,並收集固定了當事人主體信息、採購合同、JTZ-16N01681VTSP檢測報告原始數據、某品控中心(檢測系統)網頁截圖、同類產品第三方檢測報告、當事人檢測同類產品收費證明等,證明當事人的違法行為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充分。

當事人未按規定出具失實的檢測報告的行為依據《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第四十三條第(三)項的規定,除責令當事人改正違法行為外,對當事人做出處罰:

罰款:人民幣10000元整。

當事人未明確標示每一個項目和標準,捆綁銷售的違法行為依據《關於商品和服務實行明碼標價的規定》第二十一條第(七)項的規定,除責令當事人改正違法行為外,對當事人做出處罰:

沒收違法所得:人民幣12000元整;

罰款:人民幣5000元整。

「案例報道」2017年區局十佳優秀案例(六):某電氣技術諮詢服務公司違反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案

案件亮點

1本案當事人是國際知名權威檢驗檢測機構,案件違法行為直指當事人出具的檢驗檢測報告的合法性和檢驗檢測業務收費的合法性,打破了權威檢驗檢測機構一貫作為專業典範的大眾印象,破除了檢測機構利用所從事業務的專業性和信息不對稱優勢,多收費、亂收費的亂象。

2充分利用相關線索進行深挖,積極探索新類型案件、“跨界”案件查辦。本案適用法規涉及了質監和物價的案件類型,形成了典型的“跨界”案件,為以後類似案件的查辦積累了寶貴經驗。

3助力政府實施質量強區和G60科創走廊戰略,通過對檢測機構的查處,提高了公眾對質量相關法律法規的重視度,促進了受檢單位對檢測報告的理解程度,而不僅僅拘泥於檢測結果是否合格,對相關檢驗檢測單位的專業性和合法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辦案心得

01

注重案件的完整性。案件辦理過程中,不但要查清違法事實,更要注意案件“背後的故事”,本案中當事人作為知名權威檢驗檢測機構,專業性欠缺造成了檢驗報告的不合法進而導致了多收費的情況。

02現場檢查要詳實。在本案中,涉及到淘寶、當事人、受檢單位等相關人員,執法人員為了證據的完整性,進行了外調等多種調查模式,儘可能的掌握所有的案件證據。

03培養了複雜性案件、新型案件的辦理能力。本案中,檢測單位一貫給人以專業的印象,本身也有較強的法律意識,而且本案適用的法律法規《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等平時辦案中較少涉及,在案件調查中,對生僻法律的應用得到了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