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自己,比了看透別人更難

非洲有句諺語:“最靈繁的人也看不見自己的背脊”。

看清自己遠比看透別人更重要,因為我們可以很輕易的看到別人的背脊,卻看不見自己的背脊。

看清自己,比了看透別人更難

在生活中,我們和別人發生衝突時,旁人就會安慰說:我們要懂得理解他人,要去體諒別人的難處。或許別人有不得已的苦衷呢。以至於我們常常想要去研究各種各樣的辦法看有什麼辦法可以去看透別人的心,看看他的腦子裡到底是怎麼想的。我們常常聽到別人說:要認識自己,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往往我們都是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就想要理解別人。想想都覺得有點可笑,但我們都是這麼去做的,直到我看了《隱形人格》之後,我才意識到:看清自己,遠比看透別人更重要

《隱形人格》的作者是海倫·麥格拉斯和哈澤爾·愛德華,麥格拉斯是墨爾本皇家理工學院的教授。愛德華茲是心理諮詢師,有趣的是,在她於2001年完成兵行作家的探險歷程之後,南極基地引入了《隱形人格》作為參考讀物。知名的IP大本營創始人,秋葉PPT的創始人秋葉說:“很多人在現實中溫文爾雅,在網絡上卻表現得衝動莽撞。有人說這是因為虛擬網絡更容易讓人放下偽裝,但有沒有想過人偽裝自己到底要掩蓋什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內在衝突。”而這本《隱型人格》這是為我們揭露了不同行為背後的人格奧秘

看清自己,比了看透別人更難

《隱形人格》

《隱形人格》中介紹了13種人格,從這些人格中,或多或少能夠看到自己身上的影子。外向型人格與內向型人格,而當只有碰到自己喜歡的話題的時候,才會敞開自己的心扉去跟別人暢談。這是外向還是內向?沒有人是絕對的外向也沒有人是絕對的內向。人都是外向和內向的綜合體。關於不同的人格,背後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所好奇的。當有一天,我們看到一個人做著一件在我們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事情的時候,我們仔細一想,或許只是我們的人格不一樣,存在差異,這樣我們就不會去與人產生衝突。我們會懂得開導自己,從而才會去理解別人

《隱型人格》中有一種人格叫反社會人格,這種人格做的事情都是一些在我們看起來不可思議的事情,比如這類人,以偷情為樂、以欺騙別人為樂。這在我們一般人看來這是無法理解的,甚至要是出現在我們身邊,我們可能會和這樣的人發生衝突。但是隻要一定你理解反社會人格這種人格的行為和思維。你就不會這麼生氣了。反社會人格是由於遺傳因素,還有環境因素所造成的。這樣的人缺少共情的能力,通常是由於小時候的經歷或者他的家庭中有反社會人格的人存在,這樣下一代出現反社會人格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看清自己,比了看透別人更難

我們總是熱衷於通過心理學去看透別人的內心,卻忘了心理學首先是要先看透自己,才能夠去看透別人,只有先認清自己的內心,才能夠通過共情能力,去看透別人的內心。而《隱形人格》這本書中,恰恰就是講述了各種不同人格背後的行為以及思維,通過了解不同的人格背後的行為以及思維模式,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去理解別人,更好的發揮我們的共情能力,從而去看透別人的內心,

一旦我們擁有共情能力,能夠理解我們和其他人在做某件事情上的差異的時候,我們將不會再去與人發生衝突,因為這是兩種不同人格的差異,而不僅僅只是我和你兩個人之間的差異

同時《隱形人格》中還介紹了CAST四步法,幫助我們更好的去進行社交,改變、接受、留下受苦、離開。這就跟電影《擺渡人》中,擺渡別人的方法是一樣的。有過失戀經歷的人可以回想一下,自己走出失戀的過程,你會發現與CAST四步法很相似,首先是做盡一切的辦法去改變失戀這件事情,最後發現無法改變,那就只能接受這個事情,偶然還會回想起來過往的甜蜜,但這時候只剩下自己一個人留下受苦了,最終你會承認這個事情,並且最終走出失戀。

看清自己,比了看透別人更難

當我們認清了自己,擁有了共情能力,這時候再去看透別人也就不會是那麼困難的事情了。先認清自己遠比我們去看透別人更重要,先看透自己才能看透別人。兩個人的衝突,是兩種人格背後的差異,而不僅僅只是兩個人我和你的衝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