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森林火災,需要防患於未然

作者 王小杰

森林火災,看似是個離我們比較遙遠的話題,可實際上,自地球出現森林以來,森林火災就伴隨著發生了。全世界每年平均發生森林火災20多萬次,甚至在慈溪,去年就發生過一起大型森林火災案件。

就在去年4月3日,也就是清明假期期間,一行人來山裡祖墳祭祀,小心地點燃了紙元寶和經文。他們幾人圍在一起,怕火星飛出去,因為在上山前,護林員曾告知,山上嚴禁用火。但是,火苗還是被猛風吹了出去,引燃了周圍十餘畝地裡的幾百株楊梅樹。雖然在森林公安的協調之下,這一案件,在賠償上得到了較好的解決,但是還是給我們起到了一個警示作用:在森林,千萬不可因任何原因放火,哪怕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火星,也是一個足以造成大火災的極大隱患。

從科學的角度分析,著火有三個條件:可燃物,氧氣和一定的溫度。眾所周知,森林中的各種植物和一些枯草枝丫都是很好的可燃物,再加上森林是大自然的“氧吧”,氧氣本身就充足得很,一旦天氣過於乾燥,溫度過高,或是人為的燃火,都極易引出火源。在森林裡的風的幫助下,火勢蔓延條件極佳,火災就非常容易造成了。作為小學生的我們在自身不去放火的同時,也要學好安全知識,要明白掃墓點燃的祭品、老爸隨手丟棄的菸頭,野炊時的明火,都是造成火災的重大因素。

如果當你發現著火時,請立刻叫消防員來滅火,火勢如果很大的話就在等待消防員的時候,同時大聲呼叫附近的人,先一起滅火把火勢先控制住火勢,到了無法控制的情況下就先臨時做一個隔離帶,讓大火無法進行擴散,保護剩下的資源,與此同時,一定要保證自己在安全區,做好及時撤離準備,切不可盲目行事。

森林是我們人類的搖籃,是綠色的金庫,是太陽能的儲存器,是天然的氧吧,地球的肺。即使近年來政府越來越重視防災,人民的素質也越來越高,從而在我們的身邊,森林火災沒那麼普遍了,但我們還是要有憂患意識,學好防火、救火知識,帶頭做好宣傳作用,為森林防火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綠色呵護你我他,護林防火靠大家。我呼籲:為了我們的美好家園,森林防火,從我做起,讓我們攜手共同保護我們的森林,我們的家園。

居安思危——森林火災,需要防患於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