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秦岭鄠邑栗峪记 思索柳宗元郦道元游山玩水不同心境

秦岭北麓,据说大小有72峪。峪,顾名思义,山之谷也。因工作地变化,几乎从长安一直往西到鄠邑,大小也进数十条峪口,但景色各异,峪峪不同。

来鄠邑近3年,有意无意进入过太平峪、涝峪、甘峪、化羊峪、潭峪等峪口,因时间原因,大多“浅尝辄止”,即使专门开辟一天时间爬潭峪两次,也是草草收场,总给以后留个念想。

游秦岭鄠邑栗峪记 思索柳宗元郦道元游山玩水不同心境

今日分别到涝峪、栗峪“半日游”,大多是车轮上前进,车窗里匆忙赏景。栗峪因为曾被采矿破坏,如今保护秦岭生态刻不容缓,开始封峪修复当中。考斯特不比SUV,多上几人上个小坡已经气喘吁吁,有人提议下车步行。

西安的春天可谓是“春夏秋冬”随机播放,早晚与中午温差20多摄氏度,逼得人“丝袜与羽绒服齐飞,短裙同秋裤共存。”

山中并不算热,但随着海拔提高,紫外线照射强烈。山路十八弯,一点不假。峪口之路,大多沿河而行,顺势而建。河洒脱的在山谷中左右摇摆,路也如长蛇摆尾,一会出现在山南,一会出没在山北。拾级而上,大自然鬼斧神工,加上人类开垦修路,虽然都是上山路,相比爬楼梯的等差数列,却也多了几分趣味。

栗峪,位于鄠邑区(户县)石井镇,因峪内板栗树多而得名,民间传说,隋炀帝杨广荒淫无道,李渊在大悲寺听菩萨诵经开悟,眷念苍生,犯言直谏,被贬晋地,后插旗造反,灭随兴唐,人们为纪念唐李渊为民犯上的耿直性格,称李渊沟,又怕随军查抄连累,取其李(栗)谐音更名栗峪沟。现今山峪里还存有寺庙多处。

游秦岭鄠邑栗峪记 思索柳宗元郦道元游山玩水不同心境

古人命名颇有讲究,来历怕不假。但步行数里,并未见栗树痕迹。突然觉得,人类起名虚实结合,怕不能过于认真:老婆饼吃到胃溃疡,也不见得有老婆,该相亲还是得相亲;鱼香肉丝每次必点,从来没有见过鱼的痕迹;沧海桑田,曾经栗峪,泯然众峪矣。

但是大自然的厉害之处,就是从来不会创造两个一模一样的事物,人,树叶,峪口更是。栗峪因为曾经是采矿之地,路基特别宽,两辆重卡可以互相通过,可见对山体破坏之大。山高,但沟浅,既不像大峪路距离水面很远,也不想土门峪无水可赏,更不像潭峪几近断流,栗峪路和潺潺溪水与进山游客若即若离,既没有远离的高冷,也没有投怀送抱的油腻,就像农村家中的燕子,同居屋檐下,却保持恰当距离,给人以距离,自然也产生距离美。

河水沿几乎看不清河道的河道奔流不息,从未停止。虽然自然知识告诉你,那流水是山峰雪水荣化和雨水聚集而成,但看白花花水流而下不免觉得浪费。山顶是不是有一口大水泵,在日也不断抽水灌溉关中平原?还是山顶有泉眼,淙淙而下,离我远去不可留。

游秦岭鄠邑栗峪记 思索柳宗元郦道元游山玩水不同心境

来到治理观察点,不禁让人叹息人类的蛮横与残忍。炸山破石,毁林种田,大自然总是默默忍受,即使千疮百孔,只要人类一旦放弃干预,短短数年,各种花草神木,便纷纷出土而生,形状各异,艰难生长,山腰土少石多,植物便努力扎根到更深的的地方汲取养分;秦岭北麓日照时间较短,于是树木便努力向阳而生;多泥石流多滚石,树木便扎根石缝间,树木材质长得又慢又紧密,迎接山中发生的任何自然灾害。

山中留存千年的庙宇,百年的土路,数十年的瓦房,如今都被遗弃,成为“废都”。曾经秦岭各峪,都是文人骚客避暑游玩写诗,或者“修仙”出世之地。但游记,必然借物言志,得意者正在朝上加官进爵,失意者往往以描绘风景,借题发挥,托物言志。比如柳宗元被贬后而著写《永州八记》,往往是抒发作者怀才不遇、放逐后的抑郁之情。其中有一记《

钴鉧潭西小丘记,跟鄠邑还有关系,原文如下:

噫!以兹丘之胜38,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39之,贾四百,连岁40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41果有遭42乎!书于石,所以43贺兹丘之遭也。

翻译:唉!凭着这小丘优美的景色,(如果)把它放到(京都附近的)沣、镐、鄠、杜(等这些繁华的地方),那么喜欢游赏的、争相购买的人每天增加几千文钱(购买)反而(恐怕)更加买不到。如今(它)被抛弃在(这荒僻的)永州,连农民、渔夫走过也鄙视它,售价(只有)四百文钱,一连几年也卖不出去。而唯独我和李深源、元克己因为得到它了而高兴,难道遇到这个小丘真的要靠运气吗?(我)把这篇文章写在石碑上,用来祝贺(我和)这小丘的遇合。

游秦岭鄠邑栗峪记 思索柳宗元郦道元游山玩水不同心境

古人游玩,大多带有些许功利色彩,比如要流芳百世之文,借物言志之语,过得不单纯;但富二代郦道元不一样,他就像抖音里面那些游遍全球的文艺男女青年,不为什么,就是一个字玩。但郦道元玩的有技术,有水平的多,走遍全国河流大川,著《水经注》,书中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

据说《水经注》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游山玩水记录河流就罢了,郦道元这文艺青年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让自己的地理课本硬生生成为文学读本,可谓是爬山的“高玩”。

小人不才,既没有柳宗元的怀才不遇,借物言志,也没有时间和金钱走遍祖国大好河山,一切旅游皆是随缘,只是简单的记录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