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白,你需要一份Kalita梯形三孔滴滤杯手冲萃取指南

咖啡行业交流请加

(长按复制)

qiannjie

平时我们冲煮咖啡,比较常用V60滤杯,但是V60流速较快,对注水的流量和水流的控制要求较高,对于新手来说可能有难度,那么,kalita滤杯会是比较好的器具选择。

咖啡小白,你需要一份Kalita梯形三孔滴滤杯手冲萃取指南

为什么叫kalita呢?

Kalita,它是一间公司的名称,Kalita公司从1950年开始在旗下的一间日本公司制作咖啡器具。扇形滤杯的发明者并不是kalita,而是梅莉塔夫人,发明的滤杯是将铜杯底下挖一个洞,而后Melitta公司推出的滤杯就是现在常见的单孔扇形滤杯。口径较小、流速较慢,因此较适合德式深烘焙的咖啡,一直到第三波咖啡浪潮才在日本复兴。

1959年,Kalita模仿改良了扇形滤杯,将单孔改为三孔,减少堵塞,冲煮者可借由控制水流速度来调整咖啡的浓度。Kalita扇形滤杯,又称“梯形滤杯”或“台形滤杯”,底下的孔洞较小。从单孔到多孔(六孔或八孔)都有,最常见的为单孔和三孔的扇形滤杯。

咖啡小白,你需要一份Kalita梯形三孔滴滤杯手冲萃取指南

Kalita滤杯的特点?

从侧面观察,呈现上宽下窄的形状,有利于水量的集中,而上方呈现圆形,做出较宽的面积目的是为了让咖啡颗粒均匀分布,减少堆叠的状况。kalita杯壁上的肋骨多,呈直线分布,肋骨间的距离一致,目的是为了增加排气和水流的速度。同时,它的流速比较慢,主要采用浸泡的方式萃取

咖啡小白,你需要一份Kalita梯形三孔滴滤杯手冲萃取指南

如何用kalita做手冲呢?首先准备好器具:

选滤杯:选择了kalita滤杯,因为底部是三个小圆孔,水流出去的速度比较慢,所以整个过程是半浸泡式的萃取。对于不擅长控制水流的新手来说,它很容易帮助你实现充分萃取,而不用担心会因水流过大导致萃取不足。kalita的三孔滤杯,有两种,一种是直排的,另一种三角分布的。

滤纸:kalita 梯形滤纸,值得注意得是:上杯是分大小的:101、102、103,相应的滤纸也分如上型号,家用一般推荐101型号。也有人用瑞士金KF-2/4,原用于美式机,由于是金属滤网,所以不可避免有一点点咖啡粉会过滤进去。

咖啡小白,你需要一份Kalita梯形三孔滴滤杯手冲萃取指南

手冲壶:手冲咖啡器具品牌有很多,一般建议新手从细嘴壶入手,使用壶嘴内径5mm以下的细口壶,一般的细口壶、宫廷壶、尖嘴式鹤嘴壶,水流易控制,不会有过大的水流,过大水流,水会直接穿过咖啡粉,到下壶,造成萃取不足。

咖啡小白,你需要一份Kalita梯形三孔滴滤杯手冲萃取指南咖啡小白,你需要一份Kalita梯形三孔滴滤杯手冲萃取指南

准备的器具还有:电子秤,计时器,温度计

咖啡豆:15g危地马拉 波尔萨

研磨度:小富士3.5

粉水比:1:15

水温:90度

咖啡小白,你需要一份Kalita梯形三孔滴滤杯手冲萃取指南

冲煮手法

豆子养了7天,先用热水冲洗滤纸,放咖啡粉,轻轻拍铺平,用90度水温,1:15粉水比三段式冲煮,用25g水闷蒸30秒,让粉层充分吸水排气,为第二段注水做萃取准备;

咖啡小白,你需要一份Kalita梯形三孔滴滤杯手冲萃取指南

第二段注水至120g;适中的高度,小水流、匀速慢绕圈的柔和的注水方式,采用浸泡的方式让咖啡粉释放好的物质,减少对粉层的冲刷;

咖啡小白,你需要一份Kalita梯形三孔滴滤杯手冲萃取指南

第三段注水至225g;在水面下降1/3时进行第三段注水至225g,此时水面下降速度较缓慢,代表细粉已经开始沉积在滤杯底层,稍微加大注水水量和绕圈速度,让底层的细粉舞动起来,减少过度萃取,出现苦涩味;最后在1:40秒左右停止萃取,1:50秒左右移开滤杯,最后的5g液体不要。

咖啡小白,你需要一份Kalita梯形三孔滴滤杯手冲萃取指南

风味:闻的时候,有焦糖和成熟水果的气息,刚入口柔和柑橘酸质,有李子、百香果、黄柠檬酸味,慢慢会出现类似蔗糖和蜂蜜的甜感,余韵还有一丝丝红糖香气,质地顺滑,干净,

醇厚度较V60高,层次感丰富。

用kalita滤杯冲煮其实不难,合适的研磨度、水温和稳定的注水方式,味道不会偏差太大,稳定的水流需要平时多加练习,今天就这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