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高密市双羊郑公后店村—郑公祠的来历与传说故事

山东潍坊高密市双羊郑公后店村—郑公祠的来历与传说故事

郑公祠在高密市双羊乡郑公后店村。这是为纪念汉代经学大师郑玄而建造的一座古老的祠堂,建于何年已 无确定考证。郑玄在世时,就已负盛名。北海孔融十分 敬慕他学问渊博,亲自令高密县官将郑玄出生的乡改为郑公乡,并在郑公乡广开门衢,以彰其才学;其中 门,额题“通德门”,可容高车骏马出入。

山东潍坊高密市双羊郑公后店村—郑公祠的来历与传说故事

到东汉末年, 又在其家乡建起“郑公祠”,以崇其显。是 郑公祠为砖石结构,共三间,全长9.3米,宽4.5 米,高8.1米,三面有围墙,东开一门,就是“通德 门”。祠堂在郑玄墓前15米,而郑公墓高六米 郑公祠经过唐朝、清朝、民国三次整修,才得以保 存下来。祠前有一古柏,老干盘曲,状若虬龙,传为郑玄亲植。

山东潍坊高密市双羊郑公后店村—郑公祠的来历与传说故事

后人有诗赞此树曰:“露滴涛声韵,龙盘云色 苍,树存人已远,凭吊坐清凉。”历代不少文人墨客, 怀着对郑公的无限崇敬,来此瞻仰凭吊,留下许多咏物 抒怀的诗篇。这些诗篇被刻成碑文,树立在古柏附近, 碑文以篆、楷等书体镌刻,各具风采。

山东潍坊高密市双羊郑公后店村—郑公祠的来历与传说故事

其中一首诗是这 样描写的:“一亩荒祠傍翠微,千秋经席此依归。烟环 砺阜寨林碧,雁背潍沙落照飞。兵火未磨唐代碣,风云 常护汉臣衣。飘零书带求遗草,通德门前迹已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