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鯨1號」爲國爭光: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采成功

“藍鯨1號”為國爭光: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

中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去年5月18日,中國原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在正在我國南海神狐海域作業的鑽井平臺“藍鯨1號”上宣佈。自此,中國成為全球領先掌握海底天然氣水合物(也叫可燃冰)試採技術的國家。

由總部位於中國深圳的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集集團)捐贈的“藍鯨1號”(模型)代表了當今世界海洋鑽井平臺設計建造的最高水平,將我國深水油氣勘探開發能力帶入世界先進行列。

“藍鯨1號”由中集集團旗下中集來福士自主設計建造,其實體平臺長117米,寬92.7米,高118米,是名符其實的“巨無霸”。就是該鑽井平臺,為我國首次實現海域可燃冰的成功試採立下了汗馬功勞。“藍鯨1號”是目前全球作業水深、鑽井深度最深的半潛式鑽井平臺,適用於全球深海作業。與傳統單鑽塔平臺相比,“藍鯨1號”配置了高效的液壓雙鑽塔和全球領先的D P3閉環動力管理系統,可提升30%作業效率,節省10%的燃料消耗。

可燃冰,是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結晶物質,燃燒後僅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與水,與石油、天然氣相比,具有使用方便、燃燒值高、清潔無汙染等優點。大多分佈於陸地凍土區或距海面900到1200米的深海沉積物中。

吉林大學的可燃冰專家賈瑞表示,相比於燃燒後生成顆粒物質的煤炭或石油,1立方米的可燃冰會釋放出164立方米的天然氣和0.8立方米的水,是非常有潛力的清潔能源。更何況,它的儲量又很豐富,如果合理開發,是充當能源的好東西。

從長遠角度來看,可燃冰的持續開採,更具有戰略意義。中國是一個富煤、貧油、少氣的國家,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度相當高。據今年進口數據顯示,我國原油進口量不斷升高,遠超預期。一旦未來全球格局發生變化,石油的進口受到影響,勢必影響我國的戰略佈局。而可燃冰儲量巨大,又能代替部分已知能源,持續、安全地開採可燃冰,不僅會改變世界的能源利用格局,還會為中國未來的戰略格局,建立巨大的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