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新增21处省保单位

瑞金新增21处省保单位

瑞金新增21处省保单位

日前,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已公布,瑞金市共有21处革命旧居旧址被列为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瑞金革命遗址是中央苏区的历史见证,体现了瑞金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的历史地位。它们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央苏区人民在土地革命战争的各种历史事件和人物活动的历史环境。遗址内保留的标语等资料是对中央苏区历史描述的重要证物,它们所承载的历史信息,是了解中国近代历史、中央苏区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窗口。

目前为止,瑞金市共有115处革命旧居旧址,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省级文保单位23处,县(市)级文保单位22处。

瑞金新增21处省保单位

1

叶坪《健康报》报社旧址

瑞金新增21处省保单位

叶坪《健康报》报社旧址位于瑞金市叶坪乡朱坊村,原系朱氏宗祠,建于1801年,砖木结构,座东南朝西北,硬山顶,二井一厅,正门为典型的牌坊门,用青石砌成,门首用瓷瓦片拼凑“恩柏翁祠”四字,内有14根圆木住,柱座为八角形青石,台梁式结构,占地98.42平方米。

报社于1931年秋创办,先由中央苏区前敌委员会总军医处主办,1931年冬中革军委卫生部成立后,由卫生部宣传科负责出版。该报为油印单面小报,不定期出版,初期仅几百份,后向苏区各地方发行,印刷量不断增加。《健康报》社的创办为反“围剿”时期红军伤病员的健康和苏区人民防病治病发挥了积极作用。1934年红军主力长征后,该报社随军长征。

2

叶坪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旧址

瑞金新增21处省保单位

叶坪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旧址位于瑞金市叶坪乡洋溪村,原是刘氏私祠,建于1897年。系砖木结构,座北朝南,硬山顶,二厅一井,占地为205.85平方米。

1933年3月,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创办,学校设有教务处,总务处。苏区中央局组织部长任弼时任校长(后李维汉),副校长杨尚昆、董必武,教务主任冯雪峰。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中央党校,意义重大。当年办学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对于新中国党的建设、党政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

叶坪闽赣两省工人代表大会旧址

瑞金新增21处省保单位

闽赣两省工人代表大会旧址位于瑞金市叶坪乡叶坪村黄家山,建于1864年,开始为当地村民祭神拜祖场所。砖木结构,座北朝南,硬山顶,上下两厅,左右各一侧门,内有12根圆木柱,总面积293.54平方米。

1932年2月7日至13日,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执行局在黄家山钟氏祠堂召开了闽赣两省工人代表大会。陈寿昌致开幕词,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作了发言。会议主要议程是听取和讨论职工工会和雇农工会的组织、任务及其斗争纲领,讨论解决失业和创办合作社问题。

4

冈面中央红军兵工厂分厂旧址

瑞金新增21处省保单位

中央兵工厂分厂旧址位于瑞金市冈面乡上田村蔡屋,旧址为蔡氏宗祠,建于1165年。砖木结构,座南朝北,硬山顶,占地562.48平方米。

1933年底,中革军委命令红军进行战线收缩,将官田兵工厂、银坑弹药厂、塞上杂械厂相继迁驻瑞金,最后集中在冈面,组建了中央苏区最大的兵工厂——中央红军兵工厂,又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兵工厂。并建立了总厂和分厂,其中分厂就设在冈面上田蔡屋蔡氏宗祠。厂长吴汉杰、政委张健、党支部书记李石生,下设枪炮科、弹药科,在此基础上还组建了枪炮厂、杂械厂、弹药厂。1934年10月中央兵工厂跟随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离开中央苏区。

5

沙洲坝中共六届五中全会旧址

瑞金新增21处省保单位

沙洲坝中共六届五中全会旧址位于瑞金市沙洲坝镇大埠村黄竹堪下。原为福主庙,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土木结构,坐南朝北,悬山顶,占地面积91.43平方米。

1934年1月15日至18日中共六届五中全会在此举行,会议通过《中共五中全会政治决议案》《五中全会关于白色区域中经济斗争与工会工作的决议》《五中全会给二次全苏大会党团的指令》等文件。全会补选了中央委员及候补委员,改选了政治局,决定设立中共中央书记处,并选举了中央党务委员会。

6

武阳毛泽东召开春耕生产区级负责人座谈会旧址

瑞金新增21处省保单位

武阳毛泽东召开春耕区级负责人座谈会旧址位于瑞金市武阳镇武阳围下角。系邹氏众厅,距今已150余年的历史。砖木结构,座北朝南,硬山顶,二厅一井,占地324.63平方米。

1933年5月,为总结春耕生产运动的经验,表彰先进,掀起夏耕运动高潮,毛泽东率领中央政府代表团来到武阳,主持召开了春耕生产运动赠旗大会。5月18日毛泽东到达武阳并在武阳围下角邹氏众厅组织召开了区干部及各乡乡长的座谈会。座谈会主要是为召开春耕生产运动赠旗大会作准备,并对今后农业生产发展进行了讨论。

7

云石山中央印刷厂旧址

瑞金新增21处省保单位

云石山中央印刷厂旧址位于瑞金市云石山乡沿坝村下新屋。系宋氏祠堂,俗称“半厅祠”,距今已有225年历史。土木结构,座西南向东偏南,硬山顶,二厅一井二横,占地1252.22平方米。

8

云石山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旧址

瑞金新增21处省保单位

云石山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旧址位于瑞金市云石山乡田心村。系侣玉公祠,建于1800年。土木结构,座东向西,悬山顶,二厅一井,占地994.98平方米。

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于1933年3月13日在叶坪洋溪创办,是中国共产党组织设立的第一所高级党校。校长李维汉,副校长董必武,教务主任冯雪锋。内设新区工作人员培训班,党团、苏维埃、工会干部培训班和高级干部训练班三种类型的教学班。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能够领导前、后方革命的政治工作干部。1934年2月,该校迁此办公,同年10月随红军主力长征。

9

九堡彭杨步兵学校旧址

瑞金新增21处省保单位

彭杨步兵学校旧址位于瑞金市九堡镇坝溪村,原是钟氏宗祠,建于1807年。砖木结构,座西北朝东南,硬山顶,三厅二井,上厅两耳室,并有花格吊楼,中厅有耳室,占地373平方米。

1933年10月,彭杨步兵学校在瑞金九堡坝溪钟氏宗祠成立。该校以原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六期学员为基础扩编而成,又称红军第一步兵学校。校长陈赓,政治委员先后为刘西平、宋任穷,政治部主任黄火青。下设两个军事营,一个政治营,一个参谋营,主要训练连、排级干部。该校共办三期,为红军部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指战员。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停办。

10

叶坪中国工农红军通讯学校旧址

瑞金新增21处省保单位

中国工农红军通讯学校旧址位于瑞金市叶坪乡洋溪村,原为刘氏私祠,建于1853年,为洞水房,砖木结构,座北朝南,硬山顶,占地面积174.6平方米。

红军无线电学校于1931年底在红军无线电训练班基础上建成,初称红军无线电学校,1933年3月改称红军通讯学校。校长刘光甫,第一政委杨兰史,第二政委曾三,主要任务是培养红军无线电通讯人才。学校设司号、旗语、电话和无线电四个专业班,另外还设置了一个机务人员训练班。学习期限半年。主要课程有无线电通讯技术、英文、算术、政治常识等。该校共办六期。1934年10月,该校师生编入野战军随军长征。

11

叶坪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旧址

瑞金新增21处省保单位

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旧址位于瑞金市叶坪乡朱坊村,系朱氏宗祠,建于1893年,土木结构,座东南朝西北,悬山顶,占地318.63平方米。

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于1932年春由红军总卫生部创办,是苏维埃培养地方和军队医护人员的专业学校,初设在江西省兴国县山区。1933年8月迁入瑞金叶坪朱坊村朱氏宗祠,陈义厚任校长,政治部主任周月华。教员多由国民党军俘虏过来的军医担任。初办时30余人,一个军医班,后增加护士、药剂、卫生等专业。该校为中央苏区培养了大批的专业医护人员,为苏区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34年,红军主力长征后停办。

12

叶坪中央列宁师范学校旧址

瑞金新增21处省保单位

中央列宁师范学校旧址位于瑞金市叶坪乡洋溪村,系刘氏宗祠,建于1845年。砖木结构,座东北向西南,硬山顶,占地面积313.2平方米。

1932年10月,中央列宁师范在瑞金叶坪洋溪刘氏宗祠创办,主要培养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徐特立为校长,副校长罗欣然。开设课程有语文、算术、历史、地理、政治、图画、唱歌、生理、体育、游戏、劳作等。前后招收两期学员,每期学习4个月。1934年9月,列宁师范迁往沙洲坝,后迁驻九堡小陂村,同年10月停办。

13

云石山中共中央政治局旧址

瑞金新增21处省保单位

中共中央政治局(含中央政府办事处、中共中央分局)旧址位于瑞金市云石山乡丰垅村马道口,系梁氏祠堂,建于1885年。土木结构,座北朝南,悬山頂,陶瓦面,占地面积743平方米。

中共中央政治局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博古任书记,内设组织局、宣传部、白区工作部、妇女部、秘书处、党务委员会、党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等机构,1934年7月从沙洲坝迁驻到丰垅村马道口梁氏祠堂办公。1934年10月,在此成立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和中央军区,领导苏区军民开展游击战争。随后,中共中央政治局编入中央纵队(第二野战纵队)参加长征。

14

云石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局旧址

瑞金新增21处省保单位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局旧址位于瑞金市云石山乡田心村老屋场,系梁氏私厅,建于1876年。土木结构,座东南向西北,悬山顶,小青瓦屋面,总面积197.12平方米。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局于1933年1月从上海迁入瑞金,驻沙洲坝镇下肖村,4月,共青团中央局同共青团苏区中央局合署办公,书记为何克全,下设组织部、宣传部、儿童局、少先队中央总队部等机构。1934年7月,该机关迁驻云石山乡田心村老屋场梁氏私厅办公。10月,青年团中央局工作人员编入军委第二野战纵队参加长征。

15

壬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劳动感化院旧址

瑞金新增21处省保单位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劳动感化院旧址位于瑞金市壬田镇凤岗村,系钟氏祠堂,建于1711年。砖木结构,座西北朝东南,硬山顶,上、中、下厅均有耳房,内有16根大柱,柱座雕有各种图案。主厅左侧有三个可相通的庭院,整栋建筑谓之“九厅十八井”,占地为1683平方米。

1932年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劳动感化院在瑞金壬田凤岗村钟氏宗祠成立。劳动感化院是裁判部下属机关,其任务是看守、教育,感化违犯苏维埃法令的一切犯人,使犯人在刑满后不再违犯苏维埃法令。内设总务、劳动管理、文化等科。设立劳动感化院体现了苏维埃政府对犯罪实行惩罚与改造相结合的方针和政策。强调对犯人实施感化改造,这是苏区法制建设的成功经验之一。

16

叶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教育人民委员部旧址

瑞金新增21处省保单位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教育人民委员部旧址位于瑞金市叶坪乡洋溪村,建于1859年。土木结构,座北朝南,悬山顶,占地146平方米。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教育人民委员部是中央人民委员会下设主管苏区教育工作的国家行政机关,于1931年11月在叶坪谢氏宗祠成立,1932年从叶坪搬迁到洋溪刘氏民房办公。该部初设初等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艺术局、编审委员会等机构,瞿秋白任部长,徐特立任副部长、代部长。1933年4月,教育人民委员部从洋溪搬迁沙洲坝杨氏宗祠办公。

17

云石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人民委员部旧址

瑞金新增21处省保单位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人民委员部旧址位于瑞金市云石山乡湖陂头村,建于1930年。砖木结构,座东北朝西南,两层楼房,硬山顶, 小青瓦屋面,正门前为一庭院,院门首嵌有阳刻“霞蔚云蒸”四个行草青石大字,占地面积1143.8平方米。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人民委员部成立于1931年11月,是主管苏区土地工作的最高行政机关,下设没收分配局,山林水利局,土地建设局和调查统计局等机构,张鼎丞、邓子恢、高自力先后任部长。1934年7月,中央土地部机关从沙洲坝迁至云石山乡湖陂头村赖氏宗祠办公。在云石山期间,土地人民委员部积极领导苏区人民开展耕田、水面、山林的调查,稳定土地权,同时还推行奖励耕种等政策。对于解放生产力,开展经济建设,支援革命战争,巩固中央革命根据地起了重大的作用。1934年10月,该机关随红军主力从这里出发长征。

18

叶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造币厂旧址

瑞金新增21处省保单位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造币厂旧址位于瑞金市叶坪乡洋溪村,原为刘有纯私厅,建于1863年。砖木结构,座东北朝西南,悬山顶,二厅一井,占地206.91平方米。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造币厂于1932年春创办,谢里仁、陈祥生、杨其鑫相继任厂长,下设行政处和业务处。行政处设有文书、会计、出纳等;业务处下设熔银部、压坯部、洗银部、印花部、敲模部等。中央造币厂实行半机械化生产,仿造了“袁大头”“小头洋”等银圆,设计生产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贰角银币,伍分、壹分的铜币。中央造币厂的建立对发展苏区经济和支持革命事业起了重要作用。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中央造币厂停办。

19

黄柏中国工农红军瑞金补充师师部旧址

瑞金新增21处省保单位

中国工农红军瑞金补充师师部旧址位于瑞金市黄柏乡合溪村,系杨氏祠堂,建于1612年。土木结构,座北朝南偏东30度,悬山顶,占地面积303.64平方米。

1933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瑞金补充师(也称为红一军团补充师)师部驻于瑞金市黄柏乡合溪村杨氏祠堂。补充师沿用了部队的建制。瑞金补充师兵员主要是瑞金、会昌、石城、长胜等地扩红征召的新兵。瑞金补充师为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战士,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20

瑞金新增21处省保单位

21

沙洲坝工农剧社旧址

瑞金新增21处省保单位

沙洲坝工农剧社旧址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瑞金市金龙工业园区官山村。系赖氏祠厅,已建300多年。土木结构,座东北朝西南偏南,小青瓦屋面,占地面积917.86平方米。

1932年7月间,以红军学校八一剧团为基础,在瑞金筹备成立业余性质的“工农剧社”。1932年9月2日中央工农剧社正式成立,开始隶属中央教育部,后改为红军学校政治部领导,1933年后又改全总苏区中央执行局领导,1933年8月后再次隶属于中央教育部。工农剧社下设组织部、编审委员会、表演部、舞台部、音乐部、跳舞部、出版部等7个部门。1933年4月至1934年7月工农剧社在此办公。中央工农剧社的创建对苏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瑞金新增21处省保单位瑞金新增21处省保单位
瑞金新增21处省保单位瑞金新增21处省保单位

这里是

瑞金新增21处省保单位

瑞金市共和国摇篮5A景区

期待 您的光临

瑞金新增21处省保单位
瑞金新增21处省保单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