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和俄罗斯青睐现金?中国央行:单位不得用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

据欧洲时报报道,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曾指出,“如果片面推进无现金化,将可能扩大支付结算领域的数字鸿沟,这不但产生了技术歧视,也与普惠金融的精神和原则背道而驰。”近年,世界多国央行都在探索推行数字货币,去“现金化”似乎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阵风,甚至有不少人担心纸币会被数字货币取代。

那么,现金到底会不会在世界上消失呢?

德国和俄罗斯青睐现金?中国央行:单位不得用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

图片来源The Fiscal Times

事实上,近年随着各类移动支付的兴起,一些商家的确开启了近乎于“无现金”的模式,而助这种模式在商业中的运用似乎可以用一刀切来形容,即许多商家不分支付对象,不会金额,一律采用“无现金”支付。这看起来,是技术进步推动形式的创新,也创造了交易行为的便利,但是,却也隐藏了一些交易过程中的麻烦。以下的迹象或可以说明问题

德国和俄罗斯青睐现金?中国央行:单位不得用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

图片来源FT

比如,众所周知,在大多数日常实体店铺,类似超市、菜市场等进行购物的消费者,是以老年人偏多,许多老年人尽管也都使用智能手机,但由于视力、操作速度等种种原因,可能使用“无现金”支付更为不便,甚至会出现交易速度不及现金更快,特别是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较缓慢的省份,老年人这一群体接受“无现金”交易的程度也更低。

再比如,对于有车一族而言,现在许多停车场都采用了必须电子支付的一刀切模式。假设一辆车停在某停车场的时间没有超过三十分钟,他需要支付的停车费是一元钱,这个时候,如果车上有一元硬币或纸币,他可以很顺畅地付费通过。然而,等他递出这一元钱时,停车场管理员的答复可能是一句冷冰冰的“我们只接受无现金”支付。接下来,过程是这样的,司机需要掏出手机,根据一些支付规则,可能还需要将手机递给管理员进行扫描。试想,如果这个停车场出口后面排着许多车等待通过,无形浪费了太多个体的时间,甚至可能造成交通堵塞。无独有偶,停车场“无现金”这一现象正是笔者不久前刚刚经历过的尴尬。总而言之,“无现金”交易的确应该因人因事因时而异的

德国和俄罗斯青睐现金?中国央行:单位不得用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

图片来源mirroruk

许多分析师认为,纸币并不会消息,因为它承载了一个经济体的文明和信用。值得一提的是,在世界范围内,德国经济似乎向来并不太青睐“无现金”交易方式。例如,德国两年前发行面值五欧元的硬币,当时在德国多地引发抢购潮可见一斑。而欧洲央行此前宣布将永久性停止发行500欧元纸币的决定也曾引起德国联邦银行部分人士不满,他们担心民众以现金来储存积蓄的自由将受到限制。

我们分析认为,“无现金”概念也是世界经济债务化越来越严重的一个休现,由于德国人在文化上不喜欢债务,德国人更偏好使用借记卡而非信用卡,同时,德国摆脱现金的速度更慢

德国和俄罗斯青睐现金?中国央行:单位不得用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

德国一度引发抢购5欧元硬币潮,图片来源欧洲时报

再以俄罗斯经济为例,我们此前援引中新网今年1月报道,哈尔滨银行此前携手俄罗斯亚太银行,首次实现中俄两国金融机构间卢布现钞空运至中国非边境口岸城市的跨境调入。信息显示,此前哈尔滨银行从从位于莫斯科的俄罗斯亚太银行调运1000万元卢布现钞空运至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哈尔滨银行金库中。哈尔滨银行相关负责人说:“此次有意义的尝试,打通了卢布现钞空运海关出、入境渠道,实现了卢布现钞输出与输入的双向流动,改变了境内金融机构卢布现钞只出不进的局面。”

当时这一消息发布后,不少读者留言认为,在“无现金”趋势化中,俄银行没有必要大费周张直接运现金,但有分析却认为,这恰恰为现金不会在世界上消息的观点提供了生动的答案。(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