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微观察」“三访”常态化,奏响和谐曲

一张工整的表格,一侧填着日期,一侧填着领导姓名……走进湖北恩施州大大小小的乡镇政府,不用费力气,就能找到这张公示领导接访日程安排的表格,在这背后是常态化的坚持。

自2017年以来,2000多名领导干部积极参与,实行工作日轮流值班接访、带案下访、书记陪访,与群众面对面,对合理合法诉求及时研究、及时督办、及时反馈、及时解决。

一个问题,连着一颗民心

“三访”常态化,奏响和谐曲

值班接访

大员上阵解民忧

3月15日,是恩施州委书记柯俊值班接访的日子。

恩施市龙凤镇的彭某反映,因修建州城金龙大道,大量渣土堵塞河道,导致每逢大雨,水就涌进自家房屋,请求协调解决。柯俊耐心听完彭某的诉求,召集相关部门、律师进行研究,当即明确相关部门负责解决此事。

这只是一个缩影。自2017年开始,领导干部值班接访制度建立,州、县市、乡镇三级群众信访接待服务中心,工作日每天都有一名领导接访。参加接访的包括州及县市的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领导及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

大员上阵,直接解决了一大批“疑难杂症”。

2017年5月15日,州长刘芳震到州信访局接访。利川市蹇某反映,她原在某公司工作,工作期间因公受伤,要求进行补偿。刘芳震召集公司、人社、信访等单位以及法律顾问进行讨论,责成相关单位依法依规解决她的合理诉求。

随后,相关补偿到位,蹇某长达7年的信访路画上句号:“感谢领导接访,解决问题,不然我的补偿不晓得哪时候才有着落。”

领导下访

源头把脉解积案

领导下基层,上门解难题。

自2017年以来,定期下访、约访,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必修课。从源头“把脉”,找当事人“问诊”,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协商解决办法,耐心做好解释工作,让一大批信访问题得以化解。

恩施市舞阳坝街道办事处某小区,78户住户与开发商签订了搬迁还建协议,但因各种原因,原定的改造项目“停摆”,业主们“在外租房4年,项目仍未动工”。眼看房屋迟迟没有着落,业主们急了,多次到舞阳坝街道办事处、恩施市政府反映情况。

2017年,恩施市市长苏勇带着这个积案,到舞阳坝街道办事处下访,召集市经信局、办事处、业主代表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对这一问题专题研究,终于找到破解问题的良方。数月后,这批住户得到了妥善安置。

随着下访工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主动走出机关楼堂,沉到院坝居民家,零距离体察民情,把“办公桌”搬到基层一线,变“背靠背”为“面对面”,变“你上来”为“我下去”,变“你约我”为“我约你”。

书记陪访

齐抓共管除顽疾

利川市凉雾乡大岩村靠近城郊。过去,这里村民的饮用水基本靠井水。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展,因为一些项目的施工,导致主要的井水断流。随后,不少村民开始到市里信访“要水喝”。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安装自来水,但仅管网一项就需要数百万元,这不是一笔小数目,也不是哪一个部门能单独拍板的,所以在村民信访后,这仍然是一个难解的困局。”看着焦急的村民,一时难以找到解决的办法,凉雾乡党委副书记黄关双“很是头疼”。

2017年,州委办、州政府办出台专门文件,要求开展书记陪访活动,对超出职权范围的诉求,党组织书记应亲自陪同或安排相关负责人陪同信访人“上访”。

僵局终于有望打破,困扰大岩村的“饮水难”问题迎来解决的希望。该乡领导带着大岩村村支书、村民代表,先后7次到市水利、住建部门及自来水公司反映。通过协调和多个部门共同努力,大岩村村民们终于吃上了自来水。

“群众上访”有“书记陪访”,让诉求表达更高效、更有力度、更加规范,也更能让上级部门形成合力,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一村民代表感慨不已:“有领导们带着,帮我们讲情,少跑了好多冤枉路。”

问题得到了解决。黄关双终于松了一口气。回想这一过程,这位分管信访工作的乡镇党委副书记深有感触:“接访下访陪访,感受最深的就是对群众问题的重视程度上来了,合力上来了。”

合力上来,州、县、乡镇三级联动,实现了信访工作由“被动接访”到“主动化解”的转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