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大师写的诗,包含一千古名句,把春天写活了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今江西婺源人,著名的理学家、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儒学集大成者,是继孔孟之后的儒家大师。他同时也是个诗人,他的诗自然清新,寓意含蓄,很多作品都表现了大自然的壮丽秀美。比如他的著名诗作《春日》,描绘了春天生气勃勃、百花竞艳的美好景象,特别是“万紫千红总是春”一句,把春天写活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儒家大师写的诗,包含一千古名句,把春天写活了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寻芳:游春,踏青。

泗水:河名,在今山东。

东风:春风。

儒家大师写的诗,包含一千古名句,把春天写活了

在晴朗的日子里去泗水边,踏青游春。映入眼帘的都是万物复苏、万象更新的景象。春风来到人间是很容易被识别的,因为是它带来了万紫千红的春天。

儒家大师写的诗,包含一千古名句,把春天写活了

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首明点明出游的时令、地点,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识。春回大地,万物更新,到处都是美丽的春光景象。后两句写是满目春光,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仿佛是一夜东风,吹开了万紫千红的鲜花;这百花争艳的景象,正是生机勃勃的春光点染而成的。

此诗还被当作哲理诗来解,诗中的“ 泗水”暗喻孔门,“ 寻芳”暗喻求圣人之道,“东风”暗喻教化,“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寓理趣于形象的景物之中,说理却不露说理的痕迹。

不管怎么解,“万紫千红总是春”总是一描绘春光景象的好诗句,它把春天写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