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大師寫的詩,包含一千古名句,把春天寫活了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今江西婺源人,著名的理學家、哲學家、教育家、思想家,儒學集大成者,是繼孔孟之後的儒家大師。他同時也是個詩人,他的詩自然清新,寓意含蓄,很多作品都表現了大自然的壯麗秀美。比如他的著名詩作《春日》,描繪了春天生氣勃勃、百花競豔的美好景象,特別是“萬紫千紅總是春”一句,把春天寫活了,成為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儒家大師寫的詩,包含一千古名句,把春天寫活了

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尋芳:遊春,踏青。

泗水:河名,在今山東。

東風:春風。

儒家大師寫的詩,包含一千古名句,把春天寫活了

在晴朗的日子裡去泗水邊,踏青遊春。映入眼簾的都是萬物復甦、萬象更新的景象。春風來到人間是很容易被識別的,因為是它帶來了萬紫千紅的春天。

儒家大師寫的詩,包含一千古名句,把春天寫活了

一般都認為這是一首遊春詩,首明點明出遊的時令、地點,下面三句都是寫“尋芳”所見所識。春回大地,萬物更新,到處都是美麗的春光景象。後兩句寫是滿目春光,一副生機勃勃的景象:彷彿是一夜東風,吹開了萬紫千紅的鮮花;這百花爭豔的景象,正是生機勃勃的春光點染而成的。

此詩還被當作哲理詩來解,詩中的“ 泗水”暗喻孔門,“ 尋芳”暗喻求聖人之道,“東風”暗喻教化,“萬紫千紅”喻孔學的豐富多彩。詩人將聖人之道比作催發生機、點燃萬物的春風,寓理趣於形象的景物之中,說理卻不露說理的痕跡。

不管怎麼解,“萬紫千紅總是春”總是一描繪春光景象的好詩句,它把春天寫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