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杀熟”中,你真正的愤怒是什么?

大数据能做什么呢?

——在2018年的3月提出这个问题看起来有点愚蠢。

大数据能使平台更懂你的喜好,在你购买了A的时候能够帮助你搭配上B,让你花钱花得心满意足不说,还省下了许多思考的力气。大数据能够知道你每天上班下班的动线,在长安街交通管制,你迈出单位大门的时候,提醒你绕一绕六号线可以更快让你回家。……大数据看起来让你变得更加便利,但是也变得更加“愚蠢”——是的,没错,就是你理解的哪个意思。因为大数据就像是你的一个大脑“外挂”,你把一些思考的权力丢给了大数据,同时也赋予了它操控你的权力。

但是大数据也会欺骗你。因为这个“外挂”的大脑毕竟不属于你,它服务于它所在的商业平台的营利目的和动机。最近从滴滴打车开始,被大数据宠坏了的人们突然发现,大数据正在利用对自己的熟悉而欺骗自己,让自己付出更多的金钱和代价。网络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愤怒。

“大数据杀熟”中,你真正的愤怒是什么?

乍一看,扒老师对这些愤怒是不太理解的,因为对于我来说,“大数据杀熟”其实不是什么新鲜事。大概二十年前,扒老师有个亲戚曾经在一家汽车外企工作。这个亲戚学的是经济专业,但是数学特别好。这个亲戚在这家外企做到不错的位置,后来还到了这家跨国企业派驻其他国家的办事处工作。这个亲戚在这家公司做的工作就是“大数据杀熟”的早期雏形。他会收集不同国家的GDP、居民消费总额等经济数据指标,然后根据一个分析模型来确定和判断该车企在各个国家的定价策略。

对于一家正常的企业来说,在面对价格越高、销量越少这个最基本规律的时候,它所要做的就还是寻求价格和销量的最佳平衡点,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对于跨国公司来说,不同国家不同价格是再正常不过的,想象今天晚上就要发布新品的苹果公司,你就会非常明白了。即便是在同一市场区域,批发和零售的价格都是不同,这也是一种价格歧视。但是你会为此愤怒吗?显然不会!你还有可能乐于去钻这种空子,比如去香港买iPhone,或者通过团购拿到批发价,卖家也很乐意这种销售策略来帮助自己赚得更多利润。

“大数据杀熟”中,你真正的愤怒是什么?

那么“大数据杀熟”愤怒的点是大数据本身吗?我觉得大数据是很冤枉的。因为就像我的那位亲戚早年从事的工作一样,收集经济指标和收集大数据信息有什么不同吗,无非就是精度更高而已。只要平台和商家通过合乎隐私协议的方式得到大数据并且加以利用,其实也没有什么问题,就像你在购物网站中看到推荐栏一样,你并不会愤怒。

“大数据杀熟”中,你真正的愤怒是什么?

那么高价格本身有问题吗?扒老师认为也是没有问题的。就像这次涉事的某出行APP经常做的一样,当某一区域打车人过多时,价格会自动上浮,并且给出相应的上浮标准,很多急于用车的人也接受了这种涨价策略,而没有产生愤怒。

那么和“杀熟”有关系吗?朋友身边现在最津津乐道的是某排名第二的通信运营商,为了扳回业绩,给新客户无限量套餐以超低的价格,而且只能是新客户才能够办理,老客户只能干瞪眼。这个事情大家并不会愤怒,反而被许多人当作一个笑谈。因为大不了我们可以换一家通信运营商,或者注销掉旧卡,以新客户的身份再重新申办。

所以,这一次所谓的“大数据杀熟”事件,其实和“大数据”应用、和价格上涨、和“杀熟”没有太多关系,我们不能因为大数据这个新词就看不清事情的本质。所谓的“大数据杀熟”其实就是一种信息不对称的欺骗!大家这种愤怒就像突然发现自己无比依赖、忠贞不二的恋人其实一种都在转移家产、养了一个小白脸一样,充满着惊恐、慌张、不安和深深地被欺骗感。所谓的真小人敌不过伪君子啊,浓眉大眼的你居然也背叛了革命!

商家利用了大数据这个“外挂”大脑对我们自己思维的麻痹,在我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欺骗了我们,我们不是无法选择,而是根本连选择的权力都没有,这是对我们大脑本身、对我们自由意志极大的不尊重。这才是“大数据杀熟”真正可怕的地方。

“大数据杀熟”中,你真正的愤怒是什么?

扒老师的忠告:

永远记得“大数据”只是一个工具,不要让它取代了你的思考和判断,这样你的钱包会更鼓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