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魅影 且演且珍惜

粵劇魅影 且演且珍惜

外沙龍母廟前的小廣場臨時搭起一座戲臺,大戲一唱就是5日。附近的街坊都來了,邊吃雪糕搖著蒲扇,邊飲大鍋煮的桑葉涼茶,看得津津有味,彷彿穿越回沒有電視和網絡的年代。

臺上紅幕一合,燈光照射著“廣西北海海港粵劇團”幾個大字,邊上的LED屏則預報下一幕的演出。後臺,汗溼了眉毛睫毛乃至妝面的團長陳發更換著戲服。大幕徐開,他飾演的男主角意氣風發地亮相,已和在臺下時那個手機不離手、眉頭緊鎖的中年男子迥然。

臺上的風光掩蓋不了臺下式微的陰影,目前這支北海僅存的民營粵劇團的每一次演出,都可能成為歷史的絕唱。

北海僅存的民營粵劇團體

2日的演出是晚上才開始,但舞臺佈置卻讓劇團上午就忙碌起來。前一晚他們才風塵僕僕地從廣東趕回,“拉臺和拉箱的車要等八點鐘才能入市區,”坐在舞臺一角的鐵椅上,陳發一手握著手機,一邊跟記者說道。

粵劇魅影 且演且珍惜

舞臺三面圍著篷布,比舞臺外要更悶熱,正中堆放六七十個逾百斤重的金屬箱,分別標註“盔、妝、雜、燈、景”等字,都是演出的裝備。幾名中青年男子大汗淋漓地安裝著各種設施,作為團長的陳發也要時常搭把手。

自小讀文藝班、小學二年級就上臺演樣板戲的陳發早在1979年就加入了劇團。這個至今已有66年曆史的劇團那時還叫做陂塘粵劇團,是鐵山港區南康鎮諸多粵劇團體中的一個。南康鎮人都好粵劇,陳發所在的陂塘大隊更是任何一人都能唱上一出。

當時劇團的人並不靠唱戲維生,沒有演出和排練的時候,他們就忙自家的農活,陳發則開了一家裁縫店。直至市場經濟的浪潮打來,年輕人才多出外打工,又適應不了市場模式,鎮上的劇團因而相繼散檔。陳發卻掏出自己所有的積蓄,選擇了承包劇團,劇團因此更名為海港粵劇團。

因劇團原有家當過於殘舊,起初可以說是空有其名,最艱難的時期,劇團人從頭到腳的戲服和演出的道具都出自陳發兩夫婦的手,甚至布料都要借錢買。與此同時,他們還要四處尋覓演出的機會。至今,陳發已養成除非在臺上演出,無論多忙手機都不離手的習慣。

最終,憑藉對粵劇的一往情深,以及對傳統劇目的不斷創新和市場化路線的不斷摸索,劇團存活了下來,每年在北海及廣西區內外演出200多場,盛時甚至300多場,目前是北海有演出許可證、能演大戲的唯一一個民營團體。

粵劇背後的青春與汗水

粵劇魅影 且演且珍惜

傍晚五時許,劇團人員到附近的大排檔吃飯,是外沙龍母廟做東,這次一共5晚的演出,正是慶祝農曆五月十八的龍母誕。飯後,舞臺仍在佈景,臺下漸漸多了觀眾,有龍母廟的疍家阿婆,也有剛放學不久的學童。“今晚唱《月亮湖》。”在陳發的通知聲中,後臺道具箱上一排的小風扇與燈泡次第運作起來,演員們陸續上妝換戲服,許多原先佈景的成員也佔了一席。據悉,因為人工成本高,劇團並無分工,精簡後的30多名團員均需身兼多職。

團員裡有曾待過國營劇團的李樂歡,他說,“做這行當然辛苦,為襯得身材靚些,三伏天上臺都要在厚厚的戲服下用棉衣打底,一場戲唱下來全溼了,一晚要換三四件”;演了20多年戲,一年前剛來劇團的李坤則認為劇團的人都親切,大家相處和諧,就像親人一樣。

看上去還像高中生的21歲南康妹翁海燕最讓記者驚訝,化妝臺上的小風扇是哆啦A夢造型,未換裝前一身年輕潮流服裝、鴨舌帽也反著戴的她細聲細氣地說,自己是因為打心底喜歡這個行業才進來的,“不知道怎麼說,我就是喜歡”。幹了三四年,目前演配角的她並不滿足於現狀,每天花三四個小時練聲,“我想慢慢爬上去演主角。”

天色暗了下來,孩子們紛紛好奇地透過舞臺下方的縫隙偷看後臺,各種顏色的臉,各種造型的戲服,構成了一個他們十分陌生的世界。

晚上八時許,演出正式開始。此時的陳發,已不再是那個皮膚黝黑、面容疲憊的中年人,在五光十色的舞臺上,往簡陋的“虎皮椅”一坐,作為主角的他一亮相便吸引了全場的焦點。而在強烈的燈光下,他的妝容與髮梢,已經密佈汗珠。

不知何時成絕唱

隨著演出的進行,觀眾越來越多,有騎著電動車的老年人,有時髦打扮的後生妹,也有抱著孩童的阿叔,還有不少外地遊客。人們搖著蒲扇、吃著雪糕,露天下聚在一起看大戲,這樣熱鬧而瀰漫鄉土氣息的場景,都市裡已罕見。

除去老戲迷,許多人需要靠舞臺兩側LED屏滾動播放的唱詞才能聽懂戲文,有些年輕人錄完視頻發了朋友圈後便離開。連續多晚,記者發現觀眾裡不乏拿著“大傢伙”來拍照的影人們,他們坦言,是想記錄下北海似乎失落已久的粵劇傳統。

據瞭解,自清朝從廣東傳入的粵劇曾廣泛分佈於北海市一縣三區及鄉鎮,但在影視和電子傳媒的“侵佔”下,粵劇已越來越“邊緣化”。2012年,原合浦縣粵劇團和原北海市粵劇團分別轉製為合浦縣傳統戲曲研究中心和北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職業劇團在改制中流失,粵劇的演出場次更是大幅度下滑。

採訪中,陳發始終眉頭緊蹙,“如果不難,為什麼北海市會只剩我們一家民間劇團?”困難在於資金匱乏和培養人才,“排新戲要錢、道具要錢、招人要錢,樣樣都要錢。”他感慨,缺少政府扶持和觀眾支持,民間劇團要想在日益式微的粵劇市場中生存,舉步維艱,“我們一年365日幾乎每天都在路上,無論颳風下雨都不敢停,因為幾十號人就全靠這個吃飯的,只能自力更生。”

而所謂觀眾支持的匱乏並不意味劇團演出質量不佳,劇團自編自導的新戲《接財神》就曾獲“八桂群星獎”一等獎,且每一場演出都贏得喝彩無數。一名劇團成員道出其中原委,“現在的年輕人大多不愛看粵劇,很多地方的劇團都改做歌舞,搞得我們都沒什麼市場。希望媒體幫呼籲一下,讓多些人喜歡粵劇,我們就多些戲演。”一名業內人士則對記者表示,北海的粵劇觀眾主要是本地老年人群體,很少中年人,幾乎沒有年輕人,“當這批老年人過世了,粵劇的主流觀眾群體將不復存在。”

隨著5天的演出結束,舞臺上的風光褪去,留給陳發和海港粵劇團的,是延續66年、前途未卜的堅持,“都不知道還有沒有下次。”一名團員淡淡的一句話,惹起一片唏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