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阿里云校园公益极客挑战赛

大赛简介

“阿里云校园公益极客挑战赛”通过校园组队完成公益技术题目的比拼,大赛为期4个月,在校大学生将通过大赛的专区进行网上报名、上传作品。评选出的入围选手将进行决赛,争夺最后的胜利并赢取丰厚的奖励。

大赛一方面旨在激发更多在校学生群体对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动手实践、亲身体会阿里云技术带来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旨在鼓励学生将技术应用于公益活动,这才是真正的Be Cloud ER。

2018阿里云校园公益极客挑战赛


大赛初心

众多公益组织希望传递更多温暖,却苦于缺乏代码、运维和运营推广能力;大量IT行业技术人员心怀用技术能力为公益贡献自身力量的热忱之心,却苦恼没有途径……如何将公益组织对科技、对技术的需求和技术人员的公益热心对接起来呢?“让科技有温度”,这正是此次阿里云校园公益极客挑战赛的初心。我们希望大学生用自身的创意和改变世界的热情为传统公益插上技术的翅膀,同时也希望大学生”Be Cloud ER,化云为雨,让技术润泽人心”。

大赛愿景

1、唤醒高校学生的公益情怀,培养“技术赋能公益事业”的新眼界、新思路。

2、帮助高校学生展现“技术、创新,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亲身参与到科技公益项目的实践中。

3、打破“公益就是捐钱捐物”的传统认知,通过大赛,让更多人了解公益事业的多样性,并形成广泛的社会传播效应。

4、通过大赛,发掘高校学生中具有潜力的科技公益人才和团队,并为科技公益事业带来真正有价值的优秀作品。

*优秀作品定义:

(1)触动人心的公益情怀 ;

(2)具有一定的技术深度 ;

(3)作品未来的发展空间

参赛选题

参赛选手可以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通过调研、日常观察所获得的信息而设计出的场景解决方案。

1、支教信息平台移动端开发

该项目是打破信息壁垒,打通支教组织和支教志愿者的渠道,为山区儿童无偿提供支教老师。让孩子有学上,让志愿者能实现自己的公益愿望。

(1)通过互联网,收集支教组织信息,并审核支教组织招募需求,将通过审核的支教组织的招募信息发布。

(2)想去支教的志愿者,可以在平台找寻适合自己的支教组织,参加支教活动。

(3)参赛团队需要根据上述背景设计完成支教信息平台的移动端开发,并部署到阿里云上。

2、优化蔚蓝地图空气质量地图页

蔚蓝地图APP是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在2014年开发上线的一款集环境信息、气象信息等数据于一体的手机应用。公众通过手机即可随时、随地了解、获取所处位置以及其他关注地区的信息,包括空气质量信息、水环境质量信息、黑臭水体信息以及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信息,协助公众更好的知情并参与环境治理。

目前蔚蓝地图上已经积累了全国386个城市2400余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的实时空气质量信息以及5800个国际空气质量监测站的实时空气质量数据;全国8000多个水质监测断面的水质信息,2000余个黑臭水体信息;全国14000多个重点污染源的在线监测信息。为了让公众更好的了解空气污染与气象扩散条件的关系,需要将环境质量信息和风向、风速信息相结合。但APP端目前尚未有合适的工具可供参考。希望可以根据目前蔚蓝地图的情况,模拟优化空气质量地图页,并将技术实现方式及逻辑完整列出。

3、造一个神奇的“日历”,让留守儿童不再孤独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1.2亿农民工进城务工。他们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种种条件限制,他们无法长期把孩子带在身边,不能及时回应孩子成长情况和需求,而受限于自身文化水平,无法很好地给予孩子情感和心理成长的远程支持。在留守现状无法即刻改变的当下,千禾社区基金会榕禾计划启动留守家庭亲子沟通工具包项目。

所有的努力,只是为了能帮助珠三角的农民工家庭,提高与留守孩子的沟通频次和质量,培养良好的亲子互动和支持,减少分离给孩子成长带来的伤害。这个日历将有什么神奇之处?亲子沟通日历结合儿童成长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和成长需求,创造不同的沟通场景和示例,采用日历的概念,以手机APP的形式,从月份、节气、传统节日、寒暑假等角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陪伴留守儿童家长探索最合适的亲子沟通技巧。我们希望,经过365天的陪伴,让家长养成沟通习惯,更好地远程支持孩子的成长,更恰当地表达关心和爱,以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

希望参赛团队能够根据项目背景自由发挥,提出本产品的完整设计及实现方案。也许考虑技术的可实现性及产品的创新性。

4、湖畔魔豆基金会公益网站开发

为了让困境中的母亲和孩子拥有实现梦想的力量!2017年十二位阿里巴巴的女性合伙人发起成立了浙江省湖畔魔豆公益基金会。湖畔魔豆基金会为实现陪伴农村母亲践行科学养育,实现农村儿童平等发展的愿景,关注农村0-3岁儿童早期发展和女性赋能,并将对此进行深度研究和探索。为更好地传播湖畔魔豆基金会的理想和愿景,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到困境母亲和孩子,支持儿童早期发展和女性赋能,基金会亟待建立自己的传播渠道。

希望参赛团队能够完成全套的网站规划,包括网站结构及内容策划,网站页面设计,制作建设及部署到阿里云上。

5、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大数据公民科学行动

《中国自然观察》是由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发起的、旨在以民间视角评价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的调查项目。调查发现中国濒危物种保护最大的障碍在于基础信息不足。我们希望鼓励自然爱好者以公民科学的形式参与和自然保护相关的基础数据收集,建立覆盖全国的生物多样性民间监测网络。

此外,我们还希望影响更多的普通用户,以随手公益的方式记录身边的生物多样性信息,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生物多样性大数据。作为一家多年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本土NGO,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可以利用上述公民科学行动产生的大数据,在决策层、公益投资者和公众之间构筑一道桥梁。一方面为热爱自然的公众提供研究自然体验、智力资源和科学保障,一方面将数据分析的结果整理后定期形成可供决策部门采信的报告。

希望参赛团队能够运用自身技术及阿里云的各类产品设计出一套以下的完整生物识别功能:(1)手机拍摄物种图片;(2)上传照片和拍照时的位置信息;(3)人工智能图像识别鉴定物种,鉴定成功的物种名称和对应位置信息进入数据库;(可自行寻找相关接口或搭建数据库)(4)人工智能无法鉴定的物种交由专家鉴定,鉴定后的物种名称和位置信息进入数据库;(5)从数据库中提取所需的濒危物种分布信息,供数据分析使用。

6、自由赛题

我们希望参与本次公益大赛的同学和团队,有一颗用技术改变世界的心。

参赛团队可以自行选择根据自己日常的观察和对身边公益的了解,自定义公益相关的技术改变项目。通过技术,传播公益、或帮助更多人,让公益通过技术更广泛的传播、并让更多人了解参与到公益中。赛题不限定,但是必须符合公益的大主题,实现方案必须使用到阿里云的产品或服务,并有完整的产品构思和技术方案。

参赛须知

1、参赛对象:全国高校在校大学生

2、参赛方式:团队参赛,每个团队1-5人

3、报名方式:在线报名(通过慧科培优官网“热门大赛-阿里公益大赛”频道提交报名表)

4、作品提交:初赛作品线上提交,决赛作品包括线上提交和决赛答辩现场提交两部分

5、作品形态:作品形态包括但不限于 代码、软件、文字方案、网站等

6、赛制:分初赛、复赛、决赛3个阶段。除决赛答辩外,全部在线完成

时间安排

1、报名阶段

2月1日,大赛启动

3月1日-3月20日,收集赛题方案

3月20日-3月25日,审核赛题,通过队伍注册阿里云账号发放云资源补贴代金券

2、初赛阶段

3月25日-4月10日,提交参赛作品

4月10日-4月20日,作品公开投票

4月21日,公布初赛获奖名单及决赛入围名单

3、复赛阶段

4月21日-4月30日,决赛队伍答辩内容准备,提交决赛材料

4、决赛阶段

4月底-5月初,决赛答辩及颁奖

奖项设置

1、公益极客

一等奖 1名 奖金¥30000

2、公益极客

二等奖 2名 奖金¥20000

3、公益极客

三等奖 3名 奖金¥10000

4、公益新生极客奖

所有通过初赛作品评审的团队将获得价值500元的奖品及证书

参赛权益

1、资源扶持

2、校招直通

所有提交方案并通过初审的参赛选手都将获得荣誉证书,进入决赛的选手有机会获得阿里云或阿里云生态合作伙伴公司校招直通终面的机会。

3、成为创始人

优秀参赛作品有机会被各合作公益组织选中,并持续运营,团队成员则作为该项目创始人,进入阿里云大学、码上公益的公益极客榜。

评选机制

赛制:分初赛、决赛两阶段。除决赛答辩外,全部在线完成

参赛方式:

团队参赛,每个团队1-5人(每队可配置一名指导教师)

初赛:评委评审(70%)+投票(30%)

决赛:评委评审(80%)+互联网影响力(20%)

评委介绍

褚 霸 阿里云研究员

陈 俊 阿里云技术公益事业部总经理

王晓斐 阿里云大学总经理

臧 康 阿里云大学副总经理

陈 滢 慧科研究院院长、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专家

韩小汀 经济管理创新实践基地(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副主任

汪 律 哥伦比亚大学大数据专业客座教授

范 舟 开课吧产品设计学院院长

组织机构

主办方:阿里云大学、阿里云公益

承办方:慧科培优

大赛咨询

群名称:阿里云大赛交流群群 号:228986018

报名方式通过慧科培优官网“热门大赛-阿里公益大赛”频道(http://www.hpeiyou.com/aliActivityNew.html)或阿里云大学官网(https://edu.aliyun.com/)提交报名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